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 第三百一十九章 舆论之争

第三百一十九章 舆论之争

    博拉耶耳战役以“A”角的奥斯曼军队全面溃败结束,法兰西军队顺利占领了“A”角获得难得的登陆和生存空间。

    而法军在“A”角登陆,就意味着加利波利半岛的补给线将彻底被封锁,一旦将法国的75炮运上岸,奥斯曼军队就连避开公路用人力运输补给都做不到。

    防守加利波利半岛对奥斯曼军队而言就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奥斯曼军队在桑德斯的指挥下全面从加利波利半岛撤军,退守至博拉耶耳以东构筑了一条新防线继续与协约国对峙。

    夏尔看到的,是一队队来不及撤走被协约国俘虏的奥斯曼人,他们衣着褴褛浑身污洉,但望向法军的眼神却充满了恨意。

    “A”角共俘虏了七千余名民兵和正规军,其它方向又俘虏了一万多人,总共有两万一千多名俘虏。

    但夏尔知道,加利波利的胜利并不意味着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结束。

    海峡的另一侧还在奥斯人手中,奥斯曼人依旧可以用水雷和潜艇阻止协约国舰队进入马尔马拉海,而且水雷和潜艇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延伸到马尔马拉海。

    另外,加利波利还有许多零散的部队躲在山地和丛林中与协约国坚持战斗。

    因此,战事仅仅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之后依旧困难重重。

    有时夏尔觉得匪夷所思,如此艰难且复杂的战场,英国海军大臣凭什么会认为只凭几艘军舰就能解决?

    更可悲的是,这场战役无论是战略战术,海军大臣都犯下严重错误。但他凭借着话语权成功为自己洗白,把这场战役的失败说成“他在战略方向的巨大成功,但战术实施不力最终导致失败”。

    ……

    法兰西媒体却普遍对这场仗抱着乐观的态度,它们大篇幅报道了夏尔在加利波利取得的胜利:

    “就像所有人预估的那样,夏尔没有让大家失望,他以一己之力成功扭转了战局,将加利波利彻底置于协约国的控制之下!”

    “这才是真正的登陆作战,夏尔开创了人类登陆作战的先河,这场战役必将作为一个经典载入史册!”

    “自此之后,舰队进入马尔马拉海只是时间问题,达达尼尔海峡至少有一侧是安全的!”

    ……

    法兰西公民看到胜利消息后又一次沸腾了。与夏尔之前所取得的胜利相比,这一次夏尔是在战场上把英国人比下去,它让法兰西公民无比自豪:

    “看看,英国人投入了一整支舰队又组织了几万人登陆,却在加利波利陷入困境,而夏尔只带3000人,仅仅几天时间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听说夏尔从一开始就警告过英国人,但英国人置之不理,于是才有这次失败。”

    “我也听说了,他们是通过温特将军与夏尔取得联系的,但骄傲的英国人根本没把夏尔的忠告当一回事。”

    ……

    这消息是从城防司令部传出去的,这不能算泄密,因为它已经是过时的情报。

    美国的报纸也对这次战役的过程进行大篇幅报道,甚至还有军方对其进行模拟和还原。

    美国此时虽未参战,但其实一直站在协议国一方,其参战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他们很希望能在参战前获得一些作战经验和现代化装备,让自己已经落后的军队和战术迅速走向现代化与国际接轨。

    只有英国的报纸不咸不淡的报道了这次胜利,它们着重强调英国舰队的火力支援和澳大利第5轻骑兵团发挥的作用。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舆论持续发酵,逐渐发展成英法对战事的主导权和指挥权之争。

    就连英国人自己都在讨论一个问题:“这次战役,如果从一开始就是由夏尔指挥,还会打这么久、牺牲那么多人,损失那么多战列舰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各国军政界做出一个惊人的评估:如果一开始就使用夏尔的战术进攻,战斗可能在一星期内结束,伤亡人数很可能不到一千人。

    “因为那时奥斯曼人没有任何准备,他们在加利波利半岛只有炮兵没有步兵。”

    “夏尔能轻松的登陆半岛并卡住敌人的脖子。”

    “接着,奥斯曼人的弹药无法运进半岛,我们的军舰就不会遭到炮击,奥斯曼人也无法顺利的布设鱼雷!”

    “可笑的是,英国军队居然把博拉耶耳这么重要的地方作为佯攻位置!”

    ……

    军政界之外的人们讨论的更简单更通俗:

    “如果由夏尔指挥是不是可以少死很多人?”

    “这对那些政客来说或许只是一个伤亡数字,但对我们而言却是生命!”

    “我们应该要求英国人把指挥权交给夏尔,这对谁都有好处!”

    ……

    他们还真这么做了,先是法兰西发起了几次游行,接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迅速跟进。

    法兰西是为了荣誉,其投入加利波利的军队大多是殖民军,部队死伤对绝大多数人没有切肤之痛。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参与游行的大多是军属。

    不久,就连英国都出现几次类似的游行和喊声:

    “如果能用更小的代价取得胜利,为什么不?”

    “谁主导这场战争很重要?重要的难道不是胜利?”

    “政客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自身的利益更重要!”

    ……

    一时间,舆论全倒向将指挥权交到夏尔手里,而且越来越大声,甚至还有澳新军队放出一些危险的言论:

    “如果不是夏尔指挥,我们将拒绝作战。”

    “我们是为协约国的利益作战,不是为了政治家的利益。”

    “我们付出的是生命,我们希望付出有价值!”

    ……

    这时,忽然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德国人已经确认夏尔在加利波利作战,他们打算不惜一切代价消灭夏尔,他们认为夏尔比加利波利甚至奥斯曼帝国更重要!”

    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不约而同的思考一个问题:现在,是不是应该把夏尔撤回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