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紫禁城大殿之中……
朱棣早已整装待发,静候朱寿的到来。
一旁的赵王恭敬行礼道:“父皇,人已带到。”
朱棣缓缓点头,随后大手一挥,吩咐道:“请他进来吧。”
“遵旨!”
赵王转头对身边的锦衣卫说:“请朱大人进殿。”
“是!”
在朱寿到来之前,朱棣神情肃穆地望着赵王,问道:“就他一人吗?”
赵王摇头答道:“还有他的家人。”
“以及一名随从。”
朱棣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心中甚是欢喜。
因为这表明,朱寿对他毫无戒备,完全服从,没有丝毫反抗之意。
如此一来,他也就没有必要对朱寿下杀手了。
不久,朱寿步入奉天殿。
刚入大殿,朱寿即刻拱手行礼:“微臣朱寿,恭请圣安!”
朱棣摆手笑道:“哈哈,免礼,平身!”
“朱寿啊朱寿,你可是我朝的大功臣!”
“如今蒙古尽数归顺大明!”
“朕审视版图,虽说不及盛唐之辽阔,但在历史长河中,亦是空前绝后!”
“听说你已推进至瓦剌西部边境,即将踏入金帐汗国?”
朱寿点头微笑:“皇上过誉了。”
“微臣不过遵旨行事,速灭瓦剌。”
“微臣之功,皆是皇上所赐。”
“若非皇上英明领导,微臣何以调度大军?”
朱棣听后,满意地点点头:“说得好,说得好!”
这话既是对朱寿说的,也是对六部大臣们的宣告。
先前,六部大臣纷纷劝朱棣除掉朱寿,
而今,朱棣不但不杀朱寿,反而欲重用他。
毕竟,朱寿孤身入京,家眷同行,足见其对朝廷的忠诚。
想到这里,朱棣站起身来:“朱寿,此番有功,朕要赏你!”
“不过,金银你并不缺,呵呵,这个朕清楚。”
“官职你也不少,已是正四品朝廷命官!”
“现在,你只缺一个爵位。”
“朕决定,封你为开疆伯!”
伯爵?
在场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这朱寿,年纪轻轻,竟获封伯爵?
在场众多官员,有人终其一生为朝廷效力,也未得一爵。
当今大明,能获爵位者,恐怕唯有皇亲国戚。
而朱寿,却是永乐年间少数非皇亲而得爵之人。
朱寿听后,却显得有些为难。
他低头苦笑:“皇上,这是为何?”
“微臣为国开疆,非为个人荣华。”
“微臣只愿大明盛世,只愿后世安宁。”
“皇上!”
朱寿还想说什么,朱棣却摆手道:“呵呵,不必多言。”
“朕知你心系国家。”
“但你这样的英雄,朕若不有所表示,他人如何看待朕?”
“朕向来赏罚分明!”
“此事已定!”
“封朱寿为开疆伯,赐千户之赏!”
“封地自选!”
朱寿闻此,心中一震!
他料到皇上会有赏赐,
却不曾想朱棣竟如此器重自己,
直接封伯爵,赐千户!
千户意味着什么?
小县城不过数千户人家。
但伯爵治下的千户,与县令管辖的千户,不可同日而语!
华夏虽非西方封建制度,但伯爵在其领地内拥有绝对权力。
而这千户,仅是赏给他的开始。
未来,这千户如何壮大,全凭伯爵本事。
况且,为官者退休后,只能靠积蓄或朝廷俸禄度日。
而伯爵呢?
伯爵通过治理领地,即便后代不仕,也能生活无忧。
想到这里,朱寿心情大好,连忙拱手道:“谢主隆恩!”
朱棣摆手道:“好了好了!”
“你的两万备倭军已在半岛西京集结。”
“朕赐你兵符,可调动那两万兵马!”
“爱卿打算何时启程?”
朱寿拱手答道:“若皇上允准,微臣愿明日启程。”
朱棣点头,满意地说:“好!那你早点回去休息吧!”
“谢皇上!”
朱寿行礼退出。
朱寿走后,朱瞻基一脸疑惑地望向朱棣:“爷爷,您这是何意?”
“不是要除去他吗?”
“此人将来必成大患啊!”
兵部尚书杨士奇也附和道:“是啊,皇上,三思啊!即便不杀,也不能放虎归山啊!”
朱棣瞥了二人一眼,冷哼道:“哼!何时说过要除掉朱寿?”
“朱寿乃我朝功臣,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朕若杀之,史书将如何评价朕?”
“你们这群蠢材!”
他又指向朱瞻基:“还有你!”
“瞻基啊,想想,如此能人,不善加利用,反倒想着除去?”
“是你糊涂,还是朕糊涂?”
“瞻基,记住,伴君如伴虎!但你这虎,若把能干的人都吃了,谁来为你效劳?”
“虎要吃,也该吃敌人!”
“自己人,吓唬吓唬就行了。”
“你看不见吗?朱寿连家眷都带来了。”
“说明他敬畏朕,更无反意!”
朱瞻基缓缓点头,低声嘟囔:“爷爷教训的是。”
“哼!”
朱棣又哼了一声,甩袖道:“行了,都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