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汉狠狠一巴掌,拍在一旁木木呆呆的孙子头上。
孙子自然是没条件读书的,头发倒是留起来了,但常年营养缺乏以及没细心打理,只是像一条条枯黄的野草般随意束在脑后。
“快去禀告主家,亩产万斤呢!起码亩产万斤!!!”
王老汉激动的对孙子吼道。
孙子猛然一激灵,这才回醒过来,跑得跟兔子一样朝着赵家屋堡冲去。
虽然朱元璋已明令下令,全国各地地主不允许在设置坞堡以自卫。
可在苏州府这样的地方,关系难免通天,赵家又是方圆百里的大族,占据田土数万亩,有个坞堡也很难免。
等王老头的孙子来到赵府上,说出地里亩产了万斤的神话,却被门房以及管家指着鼻子大笑了一阵,笑声甚至传到了厅堂。
“哈哈哈哈哈哈,听到了没?”
“这王老汉家的傻孙子,做什么春秋大梦呢?亩产万斤,怕是神仙下来给你种的地吧。”
“此事没必要禀告老爷,将这小子撵回去吧。”
不过细心的赵府管家还是留了个心眼,亲自到田地上去摸了一趟。
当然也是乘坐着轿子,到番薯地里后随便指了个下人去查看。
结果一扒,一个个番薯从土里被挖出来,越挖越多。
直接将管家给惊的失声惊叫了起来,他娘的!
这亩产万斤的番薯竟然真的!
冷汗顿时从他背后冒了出来,他可知道赵老爷有多么不希望这番薯丰收。
一旦丰收,下面的泥腿子人人吃饱了,还跟不跟着赵家干就说不定了。
到时候佃户都跑去让朝廷分地,自己耕种了,赵家这数万亩田地给谁种?
只能低价发卖...
这可是涉及身家性命的大事,很快消息就报道了赵家老爷的面前。
赵老爷惊的眸子瞪圆,脸上发白的胡子颤抖着,双眼猩红,狠狠一巴掌就扇了过去。
“你这狗奴才说什么胡话,老子要亲自去看看。”
又乘坐轿子来到田地,却见佃户们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挖的番薯。
田外的番薯都已经堆积成山,每一亩的产量都在几千斤到万斤上下。
神仙粮啊!简直是神仙粮!!!
就连赵老爷此刻也胡须颤抖起来。
他本是应天城中的礼部左侍郎,因为在跟张居正的政治斗争中落败返乡。
只是这些年下来,他早就捞够了资本,想在家里安安生生种地的。
结果没想到...
这赵家主也不傻,迅速反应过来,这种粮食的产出意味着什么。
二话不说,快速回到了府邸内,火速写了好多封信,赶紧通知了自己苏州府上下的亲朋故旧。
信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
“万万不能让番薯亩产万斤的消息传出去,哪怕这些番薯就是烂在地里也不能给那些泥腿子吃了!”
消息一经发出,苏州阜南镇,南直隶其他地方,除了皇庄以及勋贵外的各个府邸都收到了消息。
现如今。
只能用尽各种手段贿赂劝农官,甚至贿赂驻守在当地的锦衣卫,不能贿赂的直接打杀。
用尽一切手段掩盖番薯丰收的消息,并阻止这消息向外界传播。
同时将田里的佃户们将番薯给收起来,并痛斥道。
“这番薯有毒!吃了之后会活活肚胀而死,全家人都会因此遭到报应!”
话里话外,就是将这已经收割出来的番薯,放一把火直接烧了,烧成灰烬为止,也绝不允许一颗粮食流到佃户的口中。
让佃户们吃不饱,这其实都是地主们精心计算过的。
他们吃不饱就没力气,只能年年在贫困线上挣扎,给自己打工。
眼看堆积的像小山一样的番薯轰隆隆燃烧起来,佃户们跪在地上不断磕头。
他们是最勤劳朴实的一群人,自然知道这粮食能不能吃。
眼下粮食被烧了,得罪的是谁?
得罪的是农神,神农大帝呀!
得罪的是后土娘娘呀!
朴实的农民们一边哭嚎,一边哀求起来。
“不要烧啊,这都是能活命的好粮,吾等绝不会废弃佃约,还请老爷开恩!”
可赵府管家没有丝毫怜悯之色,咬了咬牙,哪怕动用更多的油脂也要将这些番薯烧干净。
人群之中。
那看起来木木呆呆的王家小孙子,眼睁睁看着能填饱自己一家人肚肠的粮食被烧毁。
联想到自己那长到四五岁,却因为家里没钱养活,硬生生饿死的弟弟,瞳孔都放大了。
脑海中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
这念头越来越压抑不住。
只见着原本一直被称作傻子的农家儿,忽然从地里抄起了一块硬石头,突然冲去,狠狠一下砸在了赵府管家的后脑勺。
啪的一声闷响!
血流如注!
赵府管家摸了摸自己后脑,满手的鲜血惊恐的看着面前的王家小子。
“你...”
伸出手指了指,便摇晃着倒了下去。
四肢抽搐,半晌就不动了。
在场原本还在哀嚎的农户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片刻之后。
第一时间救火,将面前焚烧着的番薯给救下来。
然后便有人说道。
“这粮食都是吾等种出来的,粮食是当今太子赐给我们的,想让我们活下去,但赵家不想让我们活下去,为今之计,只有灭了赵家,带着番薯亲自进京,向太子殿下请愿!”
这话是一个还算有些晓事的里长站出来说的。
这里长原本是北征军的一员,因为负伤右臂被砍,便被安排到苏州府当了个里长。
虽然平日也是赵家所贿赂的一员,替赵家管管乡里。
但今天看到如此大不忍的行为,再加上自己家里也是半饥半饱...
便咬了咬牙,大声吼了出来。
此话一出,农户们纷纷看向了他,虽然眼神中还是有些不敢,但赵府管家已经被杀,根本没有多余的活路给他们走。
于是,农民们沉默着,每人抄起一把锄头,数万亩田地里的上千个佃户,拖家带口足足有两三千人,便一窝蜂般朝着赵家坞堡冲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