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 第445章 勿失其志

第445章 勿失其志

    诸葛亮也在一旁补充道:“陛下,法度乃国家之根本,当以公正、严明为要。在制定法度时,应广泛征求民意,确保法律既能维护社会秩序,又能体现人民意志。”

    刘伯温则进一步细化:“法度之外,还需设立监察机构,对官员进行监督和考核,防止贪腐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法律教育,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

    鲁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科举制度乃选拔人才之良策。当广开才路,不拘一格。除了传统的文举外,还可设立武举、商举等,以吸引各类人才。”

    诸葛亮则强调了科举制度的公正性。

    “科举制度的核心在于公正。当设立严格的考试制度,确保选拔过程公开透明,避免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

    刘伯温却是话锋一转,道:“陛下,当加强中央集权,明确各级官员的职责和权限。”

    “同时,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确保政令能够及时传达至各地。此外,还应加强官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范蠡则从经济角度提出了看法:“内部治理不仅关乎政治,还与经济密切相关。应当加强财政管理,确保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同时,鼓励商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为内部治理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此时,诸葛亮轻抚羽扇,缓缓开口:“陛下,臣以为,武朝之治,还需注重平衡。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刚柔并济,方能长治久安。此外,我们还应重视教育,培养百姓的忠君爱国之情。”

    刘伯温接过话茬:“陛下,诸葛亮所言极是,在此基础上,臣斗胆提出一个原则。”

    “‘以民为本,法治为先,德治为辅,教育为基’。此原则贯穿武朝治理的始终,无论是制定政策、选拔人才,还是处理政务,都应以此为准则。”

    .........

    就这样,秦川只说了一句话,就微微颔首,沉默不语。

    不是他不想说话,实在是他插不上话。

    这五人坐在一起,就这样唠了足足三个时辰,终于定制出了一个适合武朝的国策。

    而这个国策,秦川看来看去,有些愣住了。

    一个武朝原则,这...不愧是历史上的顶级名将,在策略,真的绝了!

    .......

    送走李斯、范蠡、鲁肃、刘伯温等人后,秦川的书房内只剩下了他与诸葛亮两人。

    张让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手中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两碗热气腾腾的“太和汤”。

    他恭敬地将托盘置于桌上,然后退到一旁,静候秦川的吩咐。

    秦川看着眼前的“太和汤”,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无奈的笑意。

    他心中暗想:“这太和汤,名字倒是雅致,实则不过是白开水罢了。”

    他转头看向诸葛亮,发现对方也正以温和的目光注视着自己。

    秦川轻轻一笑,打破了沉默:“孔明先生,你如何看待这‘太和汤’?是否觉得其名不副实?”

    诸葛亮微微一笑,回答道:“陛下所言差矣。”

    “‘太和汤’之名,虽源自白开水之实,但水乃万物之源,生命之本,其性平和,能容万物而不争。”

    “正如陛下治理国家,需以平和之心,包容万物,方能成就太和之治。”

    秦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

    他端起碗,轻轻吹了一口气,然后小啜一口,感受着那温热的水流滑过喉咙的感觉,很舒适。

    “孔明先生所言极是。”

    秦川放下碗,没忍住内心的好奇道:“孔明,那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孔明锁,八阵图,你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诸葛亮轻轻摇动着手中的羽扇,带着一股超凡脱俗的韵味。

    他微笑着回答道:“千机意无尽,万象皆玄枢。”

    “此言非虚,世间万物,皆有其理,皆含其机。吾所创之物,皆源自对天地自然的深刻领悟,以及对人心物性的细致观察。”

    “木牛流马,乃是为了解决蜀道之难,运输粮草之困。吾观山川地势,悟出以木为骨,以轮为足,借助地势之利,便可轻松行走于崎岖山路之间。此乃顺应自然,化繁为简之道。”

    “诸葛连弩,则是为增强军队远程打击能力而创。吾见单弩之力有限,遂思如何使其连续发射,以增威力。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制成连弩,一弩多发,势不可当。此乃创新求变,精益求精之心。”

    “孔明锁,非为锁物之用,实为益智之具。吾设计此锁,旨在启迪人心,锻炼思维。其结构精妙,非智者不能解。此乃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之趣。”

    “至于八阵图,则是吾兵法与阵法之集大成者。吾观天地之变化,悟出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之理。八阵图变化无穷,可攻可守,进退自如。此乃洞察先机,运筹帷幄之智。”

    诸葛亮说到这里,脸上洋溢着一种超凡脱俗的自信与从容。

    他继续说道:“其实,你我都不属于这个时空吧。”

    秦川听到这话,愣住了。

    他看着诸葛亮,有些呆滞地问道:“您,是怎么知道的?”

    诸葛亮轻轻摇动着手中的羽扇,一脸温和笑意道:“千机万象,总有端倪。”

    “我且问你,你所在的时空,华夏可有一统?百姓可有安居乐业?”

    秦川看着他,突然笑道:“嗯!统一了,而且比你所在的时空,还要大!百姓生活得也很好,甚至,东风也能随时被我们借到了。”

    诸葛亮脸上多了一些释怀。

    秦川不知道丞相的这抹释怀是在释怀五丈原的那一场雨,还是在释怀白帝城的托孤之诺。

    亦或者是,无法克复中原的遗憾。

    但只是看见诸葛亮已经轻摇羽扇,对着自己温和一笑。

    随后便向着殿外而去。

    在快要到门口时,诸葛亮才开口说道。

    那声音,传到秦川的耳中,他的眼眶一下就红了。

    “承蒙后世之爱,亮由是感激,华夏之路慢慢其远,尔辈勉力行之,勿失其志,勿忘其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