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在买印版木材时,并没有明确尺寸,以免让人猜测他做盒子的用意。
利用锯子锯出细条与板块,接着开始拼凑。
“先沿着外圈做一个盒子形状。”
然后,只需要根据已经晾晒干的字模大小,将它们按照大常的阅读习惯,竖排放好。
再把细条定固在它们左右,留下能够使用竹夹子,移动和取放的微小空隙。
“单面能够排五行,和这本抄录的千字文一行不差。”
单面做完,另一面照着复制就行。
简单的印版,除了挑捡字模时,耗时半刻钟,整套印版制作起来,连锯木条和钉好,才用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
“果然熟能生巧,上次我又是量尺寸又是看教程,花了半天没做好这个装字模的小盒子,现在知道了,尺寸全部随我心情,差几毫米不算差,做起来就是容易上手。”
不过这个印版只是一个让陈光儿试用的最初版本。
后续到底要使用多大的尺寸、以及采用怎样的花样,还有字模要不要增大或减小。
一切全凭陈光儿说了算。
“现在我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林羽一把将想要偷拿字模的熊爪拍了下去。
如今他是真的无所事事,正准备带着猫熊去挖笋给它吃。
突然,猫熊冲着大门方向龇牙咧嘴地叫了起来。
“哦吼!”
“哦豁!你还真的把自己当成镇宅的了?”
林羽见到它这个反应,知道来了生人。
果不其然,紧跟着不知道在哪里溜达的大黄狗的叫声,从山林里传了出来。
然后一道黄色狗影,直奔大门口而去,嘴里似乎还有团灰扑扑的东西,应该是野兔。
“看来大黄最近吃得挺好,看门期间敢跑到山里去打野了。”
身为主人,不把兔子截和做个麻辣兔丁,简直对不起狗子打野的努力。
林羽一边在心里吐槽着,一边跟上大黄狗的脚步往大门口走。
还没走到门口,就看到一辆双头马车停在外面。
马车刚停还没放马镫,一个青衣男子猛地跳了下来,身后孔武有力的小厮眼疾手快地拉了男子一把。
险些把男子摔了个狗啃屎。
“执笔,你今日怎么总跟我过不去?”
“我没想到公子你这么猴急,会直接跳下来。”
执笔也很委屈。
向来风光霁月的徽之公子,一举一动都是世家典范,儒雅有礼。
哪怕是面对长乐郡主的事情,也从未这般着急过,他是真没想到公子会直接跳下马车,还以为需要他扶呢。
“你还敢顶嘴了,回去罚写十遍千字文!”
执笔更委屈了,赶紧松开拽着公子的双手,任由公子横冲直撞地往前走。
然后一脑门子险些撞进迎上来的林羽的脑门。
还好林羽反应迅速往旁边闪了一下,这才避免两人硬碰硬。
宋徽之因此越过他往前冲了一大截又倒退回来,动作有些滑稽,林羽只能想了一遍伤心的事,忍住笑意问他。
“徽之公子有何急事找我?”
“父亲来信说你的功名已让陛下恢复了,圣谕不日抵达旌阳县衙公布。”
皇帝恢复了我的原童生功名?为什么?
原本对功名不感兴趣的林羽,面对着这个喜讯,表现得十分淡定。
这让在陈光儿口中,得知林羽不再参加科举考试的宋徽之,确认了这不是陈光儿乱说,心里更气。
“林公子,你可是不相信我说的话?”
“没……”
不等林羽解释,宋徽之把信塞到了林羽的怀里,昂了昂首,示意他自己看。
热情难却,林羽只能打开信纸。
当看完上面的内容时,眉头紧锁起来。
自己恢复功名,竟与宋徽之的父亲有关系?还要让宋徽之多接触自己?
不愧是最强军师宋尚书,眼光独到。
林羽把信纸折好,双手奉还给宋徽之的同时,不忘记道谢。
“多谢令尊的赏识,也多谢徽之公子特意登门告知这个喜讯,虽然我已无心科举,但能够有童生的身份,好歹也算是大常的学子。”
他也算是看出来了,宋徽之是真的放下了长乐郡主。
能够通过诗会上的切磋,结识一位新朋友,远比恢复童生功名收获更大。
谁知,宋徽之没有接他的信,而是目光炯炯地凝视着他的双眼,沉声问道:“你真无心科举之途,不打算为民做官?”
啊?
林羽被问得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怎么突然间开始谈论理想了?
他和宋徽之的关系,难道不是只是吟诗赋词之间的切磋吗?
“林羽!”
“汪!”
旁边守着的大黄狗见宋徽之在吼自家主人,马上冲了过来。
执笔吓了一跳,就要去摸腰间的匕首。
没想到林羽比他反应还快,转了个圈抱住狗脖子,半蹲在地上安抚狗子,低头未看宋徽之。
“徽之公子,我听着呢,你不用喊这么大声。”
“所以你的回答呢?”
宋徽之的语气因紧张变得有些生硬。
林羽不知这位大才子登门质问的意图,对于宋徽之这个人接触不多,也没法全靠外界传闻来判断他的为人。
但他根据对方所作的那首,想要从军报国的诗,多少了解到了此人内心的爱国情怀。
“徽之公子,我想我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感谢你们父子送来的好消息,但我已无心科举。”
“懦夫!”
宋徽之伸手要把人拎起来。
但看到用后腿刨地要往他身上冲,被林羽死死摁住的狗子,知道双方力量悬殊,干脆学着林羽的姿势蹲了下去。
这次,没等他开始劝林羽,林羽率先解释清楚,自己放弃科举的原因。
“我的出身连寒门都算不上,还痴傻了许久,落下不少功课,再加上如今我已成家立业,实在无心顾及科举考试,但我觉得,除了当官为民这条路以外,我还可以走别的报国路线。”
林羽说完,看到一脸震惊的宋徽之,就知道自己没有想错。
宋徽之不是故意来找茬的,只是因为惜才,想劝他考科举去当官的。
和宋尚书一样,哪怕不认识他是谁,只是因为惜才,就愿意冒着被皇帝怀疑拉拢门客的想法举荐他的文章。
宋家人不愧是文坛里独树一帜的清流。
“林兄,只要你心中有国家,就是我的朋友,你不想当官,难道是想去从军?”
宋徽之眼神立即变得火热起来:从军好啊!到时候我还可以和林兄住同一军帐,白日练兵,晚上写诗,有知己相伴在侧,余生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