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苏联红军进入南斯拉夫,铁托在其帮助下成为国家最高领袖,建立了共产主义国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联邦),但在1948年南联邦与苏联决裂。1961年铁托和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创立了不结盟运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铁托的领导下,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着重各民族团结以及国家的统一。南斯拉夫在这个时期成为了东欧共产主义国家当中较富裕的国家。
铁托于1980年逝世后,民族矛盾开始激化,最终导致了南斯拉夫在1990年代初期解体。南斯拉夫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中的四个先后宣布独立。1992年之后,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国,重组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1999年,塞尔维亚共和国在科索沃战争中遭到北约的轰炸,战争以国际社会接管科索沃告终。
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重新组建,将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2006年5月21日,黑山通过公民投票决定正式独立,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国会亦宣布独立并且成为塞黑联邦的法定继承国,塞黑联邦因而解散。10月28日,塞尔维亚就是否接受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结果显示草案获得通过。
2007年1月21日,塞尔维亚共和国举行独立后的首次议会选举。塞尔维亚激进党在议会250个席位中获得81席,民主党64席,塞尔维亚民主党-新塞尔维亚党联盟47席,塞尔维亚名人党19席,塞尔维亚社会党16席,塞尔维亚自由民主党为首的竞选联盟15席,另外8个议席由5个少数民族政党和竞选联盟分享。
另外,塞尔维亚共和国南部的科索沃地区自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以来,就脱离了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实际管辖,并且成为了联合国的保护地,由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临时管治。各方于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问题展开谈判。科索沃于2008年2月17日,自行宣布独立。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塞尔维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部,面积为88361平方公里。塞尔维亚一共与8个国家为邻,边界总长2457公里。其中与北部匈牙利拥有151公里长的共同边界;东北部与罗马尼亚相连,共同边界达476公里;东部与保加利亚接壤,共同边界为318公里;东南部和南部分别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毗邻;西北部与克罗地亚相接,共同边界为241公里;西部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拥有长达312公里的 共同边界线;西部与黑山拥有211公里长的共同边界。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西欧、中欧、东欧,以及近东和中东之间的天然桥梁和交叉路口。塞尔维亚原是位于巴尔干半岛的邻海国家,随着南斯拉夫在1990年代的解体和2006年黑山的独立而变成了内陆国。
地形
塞尔维亚大部分地区山水文丘起伏,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和山区。而北部则是平原。东、西部分别为斯塔拉山脉和迪纳拉山脉的延续;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平原为多瑙河中游平原的组成部分,河网稠密,土壤肥沃;南部多山脉、丘陵,由科索沃盆地和梅托西亚盆地组成。塞尔维亚最高点位于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边界的贾拉维察山(Đeravica),海拔2656米。
多瑙河在此与支流萨瓦河、蒂萨河汇合后,折向东南流,构成与罗马尼亚的界河;另一支流大摩拉瓦河南流纵贯。
气候
塞尔维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塞尔维亚被称作欧洲的十字路口,是连接欧洲和亚洲,中东,非洲的陆路必经之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降水量550~750毫米。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降水量550~750毫米。
时区
塞尔维亚是在西欧时区,比格林威治时间早一小时,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
自然资源
塞尔维亚主要矿产资源有煤(储量92.8亿吨)、天然气(储量43.5亿吨)铁、锌、铜(储量27.1亿吨)、锂(储量7.3亿吨),辉钼矿(储量28.5亿吨)等,森林覆盖率25.5%,水力资源丰富。
行政区划
区划
塞尔维亚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塞尔维亚由中塞尔维亚、科索沃、伏伊伏丁那共29个州及直辖市贝尔格莱德所组成,其中中塞尔维亚可依地区分为舒马迪亚和西塞尔维亚、东南塞尔维亚两区,州及直辖市下可再分为150个县及24个市。虽然塞尔维亚声称科索沃共和国为该国境内之领土,但科索沃自1999年以来就已经脱离了塞尔维亚的实际管辖,并于2008年2月17日自行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共和国分为29州和一个直辖市,其中科索沃5州(已独立),伏伊伏丁那7州(自治),中塞尔维亚17州,首都贝尔格莱德为唯一的直辖市。州下再分区,全国有108区,其中科索沃有30区,伏伊伏丁那有54区。
塞尔维亚宪法承认两个自治省:北部伏伊伏丁那,南部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其中科索沃仅在法律上为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部分,因为科索沃战争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244号决议进入科索沃和梅托希亚后已实际上由联合国管辖并于2008年2月17日自行宣布独立。而塞尔维亚共和国其余地区通称“中塞尔维亚”,则从未有过区域权力机构和行政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