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 第二百零三章最后的疯狂

第二百零三章最后的疯狂

    “陛下,当真要如此吗?这样无疑是饮鸠止渴。”

    孙思邈和甄立言两位太医院士,看向床榻上的李世民,担忧的询问道。

    作为资深的医学大家,他们怎么会不清楚,这样做的后果呢?

    “陛下,你如今的病情,只需要安心修养,还是能好过来的,但是一旦行针刺激了生机,那之后便会回天乏术了。”

    甄立言耐心的劝解着,这样的做法太过激了。

    “朕意已决,行针吧。”

    李世民不为所动,不可置否的下令道。

    孙思邈、袁天罡和甄立言三人都不由暗叹一声,随着便都拔出了银针来,三人与要合力行针,争取能做到最好。

    半日之后。

    孙思邈三人宛如虚脱一样,有气无力。

    而相反,李世民却变得精神抖擞起来,容光焕发。

    但这只不过是回光返照。

    他们都知道,这也意味着,这位大唐皇帝已经进入到了生命的倒计时了。

    “你们都退下去吧,不要泄露有关于朕的半点病情信息。”

    李世民感觉到,自己现在充满了无限的精力,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的一样。

    次日,李世民便已全盛的姿态临朝,镇住了原本要蠢蠢欲动的一些权臣。

    “薛延陀屡次患我边境,残杀我同族,罪大恶极,朕决定御驾亲征。”

    李世民当朝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此时的李世民表现的非常强势,不容有人质疑。

    很多的大臣也只能把嘴闭上。

    面对如今的危机,也许只有李世民亲自出马,才能解决了。

    “恭祝陛下旗开得胜!”

    许敬宗躬身喜道。

    随之,众多大臣也都回过了神来,纷纷呼和着。

    李世民置之不理,再次开口道:

    “朕御驾亲征,由太子监国,因太子年幼,特任房玄龄为太子少师,任褚遂良为太子少傅,任马周为太子少保,协助太子治理朝政。”

    太子少师、少傅和太子少保,即为太子三少,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大权是分发给了三人,协助李治一起管理朝纲。

    “臣等谢恩!”

    马周和褚遂良立马站出队列,微微躬身。

    对于他们两人来说,是有些太过于突然了,受宠若惊。

    “传令沿途州道,兵甲随军掉动,三日之后,大军开拔,讨伐薛延陀。”

    时不我待,李世民必须要尽可能的将敌军挡在黄河以北。

    不然,中原将再无险可守。

    在李世民的严令之下,整个大唐,再一次运作了起来,仿佛要将最后的一丝底蕴都给压榨而出。

    几年来的大动作,让大唐帝国也不堪重负起来。

    将一切都布置好了之后,李世民便要踏上了征程。

    长安城内,十里空巷。

    全体的军民都出城相送,同时也都祈祷着,他们的帝皇能凯旋归来。

    “父皇,你多加保重。”

    李治亲自为李世民披上了战甲,泪眼婆娑。

    此一别,可能便是永别。

    “都是要君临天下的人了,还哭哭啼啼的,哪有人君之相。”

    李世民则是十分轻松的开口道,看淡了生死。

    “回去吧,大唐的所有人都还在等着你呢?”

    李世民轻轻的拍了拍李治的肩膀,又抬眼望向了那斑斓的长安城墙,这可能也是最后一眼了。

    李世民没有过多的留恋,而是转身便进了车撵。

    大军随即便开拔而去。

    说是大军,但是也只有五六千余人,是长安最后能挤出的兵甲了。

    北陆道,上野州。

    原野之上,皆尽是伏尸。

    这里爆发过一次大战。

    从战果来看,说是一场屠杀,更为准确。

    上野城上,巨势德多脸上青筋凸起,怒意难消,更有一股无力感从内心深处滋生而出。

    巨势德多,聚集了十万多的大军,对李承乾的军团进行了围剿,欲要扭转局面。

    但是结果,就是他现在看到的这样,倭军尸横遍野,不是唐军的对手。

    要不是有上野城的拦截,后果可能更加的严重。

    倭国也并全然没有城池,护卫皇都的都城还是有几座。

    上野城,是倭国皇都波难皇都的西边门户。

    李承乾带领的军团势如破竹,横推而来。

    对于只有一个州道大小的倭国,很快就要打到了倭国的皇都附近。

    也是基于在这样的情况下。

    倭寇的高层军官,欲要放手一搏。

    “巨势将军,叛军战力太强,不能再出战了,只能依靠城池阻挡了。”

    安昙比罗夫说道,他现在已经被打出了心理阴影来了,再不敢于正面对战了。

    “如果放任叛军不管,纵使能抵御叛军,但是以李承乾的狠辣,南部的居民,肯定会被屠杀,我大倭国的实力会大减,想要恢复过来,怕是不知道要到何年去了。”

    毛野稚子无比的痛心道。

    “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灭国在即,保住国本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本将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战,另外还要加强防守,一定要将叛军格挡在上野城外。”

    巨势德多也只能直面残酷的现实,这是最后的一道防线了。

    “将军,不如,上书天皇,我们大倭国向李承乾臣服吧,只有如此,才能保住我大倭国的根本。”

    向强者臣服,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这是弱者夹处生存之道。

    “叛军只不过才数万人马,待到我们的援军赶到,也不见得不能将其一并歼灭。”

    巨势德多,还心存侥幸。

    叛军战力是高,但是就以几万的兵力,就让他们领军投降,这未免太儿戏了。

    而且,全国皆兵的情况下,倭国现在至少还能动员到二十万大军。

    优势还是在我。

    “不如先假意先投降,稳住叛军,让其不再屠杀我南境臣民,待到援军到了,再对叛军发动总攻。”

    安昙比罗夫从中看到了一丝契。

    “如此不妥,我还是觉得,应该向叛军诚心投降,你们可不要忘了,叛军的背后还有着高句丽、白济和新罗作为后盾,他们的兵源,可不只是眼前的这数万人。”

    “他们一次的入侵,就让我们国力损伤过半,试问我倭国还难经受这样的入侵几次呢?”

    毛野稚子,一直都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大脑。

    闻言,诸多的将领,都意识到了严重性。

    好像,只有这样臣服这一条路可走了。

    倭国不是不想求和,反而是担心李承乾不愿意和解。

    早在最初的时候,孝德天皇就有想过要臣服和解,有过投降的方案,所以如今,他们也不必在请示,能让李承乾退便是倭国的大功臣。

    “毛野将军,你先出使叛军军中,打探他们要什么样条件,才能退兵。”

    诚然,倭国太小了,也太贫瘠了,打不了长期的战役,只能搞点小偷小摸。

    “末将,马上出使。”

    毛野稚子二话不说,便答应了下来。

    死亡都不怕,他何惧叛军营中走一趟。

    他们现在怕的是被亡国灭种。

    而李承乾确实也打出了这样的旗号来。

    怕,倭寇们真的怕了,被杀怕的。

    这样屠杀下去,真的会被杀绝。

    为南境的百姓,为了大倭国的未来,必须要尽快解决掉李承乾的祸乱。

    硬来不行,只能通过柔和的方式来解决了,只要能让李世民退去,给予倭寇喘息之机,什么条件都会答应。

    毛野稚子手持着倭国旗帜,从南门走出。

    单枪匹马奔向唐营。

    与此同时,上野城的北门也是大开,一行行新征的兵甲鱼贯入内,不断的向山野城增兵。

    这是倭寇的最后希望了,上野城破,倭国灭。

    他们不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毛野稚子的身上。

    在数十里外的波难皇都之中,孝德天皇双眼空洞的看着手里的战报。

    半晌之后,他才颤抖的开口道:“败了,十万大军,损伤过半。”

    说完,他便瘫坐在了皇椅之上。

    上位之时的豪情壮志,在此时都变为了泡沫。

    心中大志,再难以施展。

    如今的倭国,是满目疮痍。

    国将不国。

    “陛下勿忧,我倭国还可一战,如今北境的兵源都已经调集完毕,尚有二十万大军,足可以破敌。”

    海人皇子说道,这是全国的兵员来,包括了十二岁至六十岁的男子,倾国之力。

    大殿之中的人也都十分清楚。

    说有二十万军卒,能战者,不会超过半数。

    “那都全部派往上野城,本皇要临阵亲征,鼓舞全军士气,抗击敌寇。”

    孝德天皇也不愧为一代雄主,坚定了信心,欲要决战。

    “陛下,全国上下一心,定然能够取胜。”

    众位大臣被受鼓舞。

    “兵无常势,我们虽然都有信心战胜来犯之敌,但是李承乾太过于狠毒,我们也不得不妨,一旦有所失误,将是亡国灭种之征兆,从军中抽出年轻、聪慧之士,准备船只,以防不备,到时出海避祸,保留火种。”

    屡战屡败,无一胜局,怎么不让孝德天皇做最坏的打算。

    士气、装备无一占据优势。

    人数虽多,也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真正的精锐,已经被安昙比罗夫和毛野稚子给败光了。

    孝德天皇哪里不知道,胜率渺茫,败局已定。

    真正的战争,是没有正义可言,如今的李承乾的行径与恶魔何异。

    “遵令!”

    在亡国的危机之下,倭国已经没有党争,真正的做到了上下齐心,共同抵御外敌。

    其实也有,想要倒戈的,但是唐军不受,一路平推而来。

    “殿下,倭寇抵御顽强,此前一战,前军折损了三千多的军卒,可能需要另行谋划。”

    对于唐军来说,这样的战果还是难以接受。

    “殿下,我们损失虽重,但倭寇折损的更加厉害,以末将来看,他们再难以为战了,不如劝降之,之后再徐徐图之。”

    浮屠道琛做了做抹脖子的动作。

    时机确实已经成熟,可以实施道琛的计谋了。

    先骗降,再坑杀之。

    李承乾未答话,其实在之前,对倭国着墙头草进行劝降,就能成功。

    但是,李承乾要的不是倭寇的一时臣服。

    劝降之后,再进行全体坑杀,这就会再次刷新军事史上的下限。

    诈骗军队,进行坑杀的,也有过不少。

    但是没有屠国过。

    若是,李承乾在倭国言而无信,之后的路就会难走上很多。

    他要征服的不只是一地,而是诸国。

    开头万不能如此。

    屠杀倭寇全国,不仅是消除隐患,还能够威慑诸国,起到不战而降的效果。

    现在倒好,你把投降的倭寇全部斩杀了,这以后,谁还敢投降呢?

    此计看着虽能兵不血刃的达到目的,但是隐患极大。

    得不偿失。

    “兴兵事,损伤再所难免,知会刘仁轨,计划依旧,让他继续航行,从北境包剿,前后夹击。”

    李承乾摇了摇头,再次拒绝了浮屠道琛的提议。

    这是一条毒计,太损了。

    哪怕是面对的是小日子,李承乾也不敢采用,不然岂不是比小日子要更加无道德底线了。

    “可是.”

    浮屠道琛还欲要再加劝说。

    “道琛将军,殿下一言九鼎,岂能出尔反尔。”

    黑齿常之在一边,猜测出了李承乾之担忧。

    亦是绝得浮屠道琛太不讲武德了。

    “殿下,不如有关受降之事,全权交于末将处理吧。”

    道琛也是豁出去了,李承乾爱惜羽毛,但他却不同,一直扮演着坏人。

    此事,如果是他自己的决断,那就怪不到李承乾的身上。

    “你可知道后果,事发之后,最轻也是斩立决。”

    李承乾也直接表示,他将不再能保全浮屠道琛。

    “用末将的一条命,去换千万将士的生还,值!”

    道琛没有半点的犹豫,视死如归。

    忠臣忠的是国家社稷,而奸臣忠的是君主。

    这也就为什么,奸臣更受皇帝的喜爱了。

    道琛对于李承乾也可谓是忠心耿耿。

    说是为了三军将士,实则就是为李承乾排忧解难。

    “不必如此,我军军盛,破倭寇易如反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李承乾点了点头,也许道琛有其他的算计,但是能做到这份上,确实也是拿命去当赌注。

    “殿下,末将之躯,何足为道,如今倭寇拼死抵御,极难推进,如此僵持下去,后勤粮草,把也难以为继。”

    浮屠道琛还是坚持的说道。

    自古以来,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由于是航船运输,随军而来的粮草本来不多。

    原本是可以以战养战,但是李承乾的行径被曝光之后。

    倭寇在撤退之时,将所有的粮草都带走或是烧毁。

    也就造成现在的困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