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 第二百五十一章 谥号文帝皇,庙号太宗

第二百五十一章 谥号文帝皇,庙号太宗

    寒冬腊月,房前屋后的树枝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柱,宛如一根根细长的银针倒悬其中,在冬日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屋内,温暖如春,与屋外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一阵阵清朗悦耳的读书声从房间里传出,犹如天籁之音,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勃勃生机和活力。

    突然,只听得“啧”的一声轻响,原本紧闭的房门缓缓被推开,一股夹杂着雪花的寒气猛地涌入屋内。

    随着房门大开,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进来,瞬间在地面上铺就了一层薄薄的白色绒毯。

    只见李承乾身披一件厚重的黑色披风,侧身小心翼翼地踏进屋内。

    走进讲堂之后,原本专注于诵读诗书的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停下声音,齐齐转过头来,用充满好奇的目光看向门口,想要看看到底是谁这么晚才到。

    此时,正专心致志捣弄着手中木制器物的阎立德听到声响后,连头也没抬一下,一脸严肃且颇具威严地沉声喝道:“后面站着!”

    然而,话音未落,他似乎察觉到气氛有些异常,于是下意识地抬起头来。

    当他看清来人竟是李承乾时,顿时大惊失色,慌忙丢下手中的东西,站起身来就要行跪拜之礼。

    “阎大匠不需如此,是本宫的不对,不该如此冒失,打扰了你的讲学。”

    李承乾见状,赶忙快步走上前去,伸出双手用力将阎立德一把扶住,脸上露出温和谦逊的笑容。

    “不知道殿下此行,是有什么事情吗?”

    阎立德询问道,然后眼光一扫而下。

    哗!

    所有的学子在此时,也突然站起,对着阎立德躬身。

    “先生,学生告退。”

    这二十多位学子,均是无比聪慧之人,均是万中无一的天才,是经过千挑万选,才能成为阎立德的关门学子的。

    怎么能看不出,阎立德有要事相商。

    也能猜出了李承乾的大致身份了。

    在这里,能让阎立德如此恭敬的人,也只有那么一个人。

    “阎大匠,我这次前来,也是为了授学而来,你们让学子们都退下了,本宫如何授学啊!”

    李承乾温笑道。

    来此一朝,怎么说,也要把一些先进知识进行传播吧。

    “原来如此!”

    阎立德瞪大眼睛,连忙招手,让学子们均座回到了座位之上。

    “殿下,请吧!”

    不多时,课堂上,一片寂静。

    阎立德也退下去,入座,甘当学生,将讲台留给了李承乾。

    “大家好,本宫现在的身份就是你们的先生,要是有什么不懂,或是有什么疑问的,欢迎提问,不要有任何的负担。”

    李承乾站在讲台上,缓缓说来,举重若轻。

    在面对数万大军之时,他都能镇定自若,上台讲学,自然就是洒洒水了。

    “本宫讲的学,你们可能未听说过,本宫讲的内容,谓之为物理。”

    “何为物理?”

    当即便有学子提问道。

    “物理一词,出自《周易》,意为自然界的道理,而我们学习物理,就是为研究这自然界的道理,也就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的道理。”

    李承乾含笑回道,显得和蔼可亲,一下就拉近了与学子们都距离。

    但是,李承乾讲的太深奥了。

    别说这些学子,就是阎立德也是皱起了眉头,更感觉李承乾在空谈。

    “那何又为自然界的道理呢?”

    又有学子提问,他们是聪明无比,但是知识的跨域度太远了,这是他们的知识盲区。

    就是百家学说,也未听说有过物理学说这一论断。

    “为什么梨掉落的时候,会一直落在地上呢?这其中就是自然界的道理。”

    李承乾简单的概括着。

    一众学子都瞪大眼睛,梨子掉落的时候,本该落在地上啊。

    难道不是吗?

    越说,众人是越糊涂。

    如果李承乾不是太子,说出这样的话来,肯定是被人当成了傻子,轰了出去。

    唯有阎立德好似有所明悟,但是绞尽脑汁也想不通。

    为什么梨会掉在地上。

    “因为有一种无形的力在影响着它,也是这一种力在使得水总往低处流。”

    李承乾见众人都陷入了到迷茫之中,便再次开口引导着。

    “我们也都知道水往低处流,梨总是落在地上,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那么这个理,便是自然界的道理。”

    “物理学说,包罗万象,可以说,我们生活的一切基础都离不开物理学。”

    物理,与阎立德所研究的方向是无限的接近。

    李承乾才选择在他的课堂讲解。

    “殿下,如此说来,物理学术的研究,用处很大了。”

    阎立感觉到,他好似抓住了那一丝联系,又好像从指尖流走了。

    “很大,墨术也包括在物理学之中,你们所谓的小孔成像秘术以及气力,也不过才物理学之中的冰山一角。”

    “就是你锻造出来的枪、炮,也是物理学术之中的一点学术研究,若能研究透彻,上天入地不在话下。”

    李承乾言辞凿凿,并未有半点夸大。

    “啊!”

    阎立德一惊,什么上天入地,他未听清楚,而是枪炮两字,把他给雷到了。

    “学习好了这物理,真能飞天入地吗?那不是仙术了吗?”

    有不少的学子有着无限的憧憬。

    在一定程度上,也不知道该说他们是富有想象力,还是说是无知。

    “能,如果你们好好学习,十年之内,便可有成。”

    李承乾斩钉截铁的说道,他腹中有很多的物理基础知识理论,随便造出一点东西来,都能推动时代进步。

    “还请先生教我们!”

    数位学长拱手请道。

    “都坐下吧,我们先来说蒸汽机的道理吧,这其中就涉及到了气力。”

    李承乾缓缓道,他这是又要故技重施,将制造难题抛给善于创造的先人们。

    蒸汽机是推动时代革命的至关重要的产物,在很大的程度上,要远超火药的影响。

    无论如何,李承乾都要尝试,是否能利用前人的技艺加上自己的理论创造出蒸汽机来。

    就这样,为了学术研究方便,李承乾就住在了百家学堂之中。

    学子也渐渐的多了起来,不止是适龄的学子,也有工部的诸多能工巧匠来听课,欲要一起攻克这个历史难题。

    工部的作坊里,也制造了一批又一批的蒸汽机。

    李承乾也是只知道蒸汽机的原理,至于它的造型如何,还没有见过。

    但是随着一批一批蒸汽机的实验,样式也在向正确的模型逼近。

    冬日寒冷,但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忙碌之事。

    相比于李承乾的没日没夜的忙碌。

    远在长安的李治,在此时段,只能说是夜不能寐。

    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就明显消瘦了很多,整个人也都显得萎靡不振起来。

    整个大唐的重担压在了他肩膀之上,让他一下子适应不过来。

    “太子殿下,吐蕃的使者已至,是否召见?”

    两仪殿内,高士廉举步前来,对着李治说道。

    “吐蕃使者?他们来干嘛?”

    李治脸上露出了一丝温怒,而后,大手一挥。

    “不见!”

    如今,他正在善后李世民的身后事,并无心他顾。

    一代帝王的身后事太多了,光是埋葬,都要发上几个月的工期。

    而且,李治还需要为登基上位的工作要准备,可没有一点时间去会见什么使者。

    “等等!”

    长孙无忌则是摆了摆手,示意内侍先不要传话。

    “太子殿下,此时吐蕃遣使而来,怕是不怀好意啊。”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事情已经发生了几个月,如是长安城内,有吐蕃的细作,那么一切也就说的通了。

    “能有什么不怀好意,一个贫瘠之地,若有二心,举兵便可灭之。”

    崔挹冷冷的说道,此时的吐蕃,在大唐的面前,就是一只蚂蚁。

    想如何捏死就如何捏死。

    毕竟,在所有人的意识之中,高原之地,能有多少人口。

    “一个附属之国,让礼部去对接就是了,如今陛下已经宾天,各位大臣,以为该上何谥号呢?”

    李治环顾一众臣子,君王死后,进行追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而对于武功文治均有建设的李世民,那就更加要慎重了。

    而且,对于君王谥号,也并不是想给什么样的称谓就可以了。

    是要根据其生前的功绩来衡量,谥号是最能直接提现出其生平的成就。

    经天纬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

    布义行刚曰景,辟土服远曰桓。

    圣善闻乎曰宣,布纲治纪曰成。

    柔质慈民曰惠,临照四方曰明。

    ……

    在一众的谥号之中,文武的称号,是最高的。

    一般都是那些有很大功绩的帝王,才会得到此番的尊称。

    而相比较之下,文帝之称,又显得地位更高了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更执着于文帝的谥号了。

    “陛下对外开疆扩土,万朝臣服,对内行律法,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功盖寰宇,有经天纬地之能,当上尊号文帝。”

    长孙无忌亦是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当然,如今长孙无忌权势滔天,也未有人敢抢了他的风头。

    顾命大臣,当朝国舅,关陇集团的话事人,多重的身份的加成下,已然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陛下功勋盖世,定乱世,启盛世,当世便完成了几代人的基业,纵观历代朝代,也未曾有之。”

    “秦奋六世之力,定世不过十余载,二世而亡,汉武帝尽几世之基业,才能远驱匈奴,开疆扩土。”

    “臣亦觉得,陛下谥号应取文字。”

    左仆射许敬宗亦是出声,此时的他,已经再向长孙无忌的阵营偏靠了。

    而且,夸赞先帝的功绩,绝对是不会有错的。

    “当是如此,陛下之功绩,可照前人,亦可耀后世,文之称谓,不为过之。”

    房玄龄也赞同的说道。

    李世民不但武功了得,文治也是不低。

    是为数不多的武功文治兼备帝王,谥号文帝,实至名归。

    “请上谥号文帝!”

    一众大臣异口同声的说道。

    李世民能上文帝谥号,他们也跟着脸上有光。

    “如今谥号已定,庙号可有争议?”

    李治再次发问。

    谥号与庙号是有区别的。

    谥号是帝王乃至是大臣,根据生前事迹功绩所给予的称号。

    而庙号,是帝王的独有,是在太庙之中,给予的尊号。

    “老臣以为,这并未该有争议,按照以往的太庙追封,先帝当以太宗定为庙号。”

    半晌之后,见到无人说话,高士廉才站出来说道。

    但是,对于此,李治和他们大臣,也未立即发言,而是陷入了无言的寂静氛围之中。

    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

    别看是一个庙号,但是却决定了太多的事件,也决定了这上面很多人的利益。

    太宗,在一般看来,是第二代顺位继承帝王的庙号,而且还是有重大作为的帝皇,才配的上太宗这样的庙号。

    不然,秦二世胡亥和隋二世杨广,也要掺进来一脚了。

    太宗这样的庙号,李世民当然称的起来,而且还是其中的楷模。

    但是,谥号和庙号都是帝王死后,新帝和大臣一齐追加的称号。

    不过,李世民所做的事情,可以说是超过了一个太宗皇帝所能做的。

    大唐的大部分土地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而且,玄武门政变,多少也是谋反的途径,李世民可不是顺位继承人,而是杀兄逼父得到的皇位。

    在众多大臣的心中,这是明明白白的。

    这和明成祖朱棣的行为,也不遑多让了。

    庙号为祖,也不是不可以。

    相比于太宗庙号的称谓,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则更希望给李世民追加为唐成祖了。

    祖是开国之庙号,这可不是在贬低李世民,而是拔高。

    同样的,也是拔高了他们这一干臣子的地位。

    他们不仅是从龙之臣,还是开国的名臣。

    但不过如此的话,又会将高士廉、萧瑀等一众老臣至于何地。

    大殿陷入了无声的寂静之中,大家相互瞪眼。

    “老臣以为,自汉以来,以孝道治天下,如今天下顺从,还应在为先帝追加孝字,以宣先帝之德。”

    末尾处,孔颖达缓缓走出。

    他这一番话,也恰好的缓解了紧张的气氛。

    一个孝字,就断绝了长孙无忌等人,欲要加封李世民为祖的心思了。

    也是在掩盖李世民玄武门的丑事。

    但是,这个孝字,又显得是那么的讽刺。

    “先帝文武兼备,孝德于先,便在此上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庙号太宗皇帝。”

    李治开口说道,确立了李世民的谥号与庙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