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李世民在得知杨文干叛乱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从仁智宫出发,带领精兵强将前去平定。然而,在他还未到达叛乱地点时,便传来了杨文干已被其部下斩杀的消息。李世民迅速地平定了剩余的叛乱势力,然后马不停蹄地返回仁智宫,向李渊报告了战况。
李渊在得知叛乱已平的消息后,也匆匆回到了仁智宫。然而,他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生恻隐。他看到李承宗居然也来到了仁智宫,而且与被关押在帐篷中的李建成一同受苦。李建成和李承宗面容憔悴,神情落寞,显然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不少磨难。
李渊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他决定释放李建成和李承宗,并单独询问他们关于杨文干谋反一事的情况。李建成坦诚地向李渊表示,他送盔甲给杨文干只是为了加强庆州的防备力量,并无任何造反的意图。他承认自己在未向李渊禀明的情况下就擅自送出盔甲是他的过错,并请求李渊给予惩罚。
同时,李建成还向李渊提出了自己的疑虑。他认为这次事件背后可能有人在捣鬼,希望李渊能够明察秋毫。李渊听后若有所思,他答应会深入调查此事。
经过一番周密的调查,李渊最终决定不再追究李建成的过错。然而,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严和法纪,他还是将东宫的谋臣王珪和韦挺以及秦王府的兵曹参军流放到了偏远的嶲州。这场风波过后,仁智宫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李渊携李建成等人回到了繁华的京城,京城的喧嚣与华丽的宫殿形成鲜明对比。在东宫之中,李建成面色凝重地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认为这次的事件是秦王李世民在背后精心策划的诬陷,目的就是为了夺取他的太子之位。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翻涌,如同暗流涌动的深海。
“秦王觊觎我的位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李建成喃喃自语,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他知道,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于是,他召来了李承宗,低声地交代了一个计划:“承宗,为了我们的将来,你必须假死脱身,跟着王珪一同流放去嶲州。在那里,你可以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李承宗听后默然许久,他知道这是父亲的无奈之举,也是他们反击的开始。他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说:“为了大局,我会照做的,父亲。”
李建成又特别叮嘱道:“此事绝不能让外头任何一个人知晓,包括你心爱的高曦儿。”提到高曦儿,李承宗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舍,但他还是咬牙答应了。
“父亲,我会舍弃曦儿,但请您在我离开后,善待于她。”李承宗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李建成看着儿子,心中五味杂陈,他拍了拍李承宗的肩膀,郑重地说:“放心,我会的。”
随后,李建成又召见了东宫谋臣王珪。他将李承宗交给了王珪,并深切地说:“王珪,承宗我就交给你了。在嶲州,你们要相互扶持,等待我召唤的那一天。”
王珪跪拜在地,声音坚定地说:“殿下放心,臣定不负所托。”说完,他深深地看了李承宗一眼,然后转身离去。
此刻的东宫之中,一场关乎命运的大戏正缓缓拉开帷幕。而李建成、李承宗和王珪三人,也将在这场大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深夜的东宫,李建成的眼神阴沉而决绝。他站在廊下,看着月光照亮的庭院,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一场精心策划的戏码即将上演,而他,将是这场戏的主导者。
他转过身,对着身边的侍从低声吩咐了几句。不一会儿,东宫的一处偏殿便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浓烟滚滚,宫女和太监们惊慌失措地奔跑着,呼救声此起彼伏。
李建成冷静地看着这一切,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他深吸一口气,然后转身向李渊的寝宫奔去。他的脸上满是焦急和悲痛,仿佛真的是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
“父皇!”李建成跪在李渊的床前,痛哭流涕,“承宗……承宗他……”
李渊被惊醒,看到李建成如此模样,心中一惊:“承宗怎么了?”
“父皇,承宗他……他在东宫的偏殿里,被大火……烧死了!”李建成哽咽道。
李渊闻言,如同五雷轰顶,瞬间呆住了。他颤抖着手,抓住李建成的肩膀:“你说清楚,承宗他怎么了?”
“父皇,您节哀吧。承宗他已经不在了。”李建成痛哭道。
李渊呆呆地看着李建成,仿佛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的眼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怎么会这样?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李建成低下头,掩藏住眼中的冷光。他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具和李承宗身形差不多的男尸,此刻正被抬到李渊的面前。李渊看着面前被烧焦的尸体,虽然面容已经模糊不清,但那身形,那衣物,无一不让他想起自己的孙子。他颤抖着手抚摸着那具尸体,泪水滑落眼角。
“厚葬承宗。”李渊悲痛地说道。
而此刻,真正的李承宗正和王珪一同踏上了流放到嶲州的路。他们的行李简单,只有一些必要的衣物和干粮。李承宗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稚嫩和天真,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和决然。他知道,他的命运已经改变,但他不会放弃任何一线希望。
王珪看着身边的李承宗,心中不禁感叹。这个曾经娇生惯养的小郡王,如今却要遭受这样的磨难。但他也相信,李承宗一定能够坚持下去,等待着重返京城的那一天。
两人默默地走着,前路漫漫,但他们都没有说话。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希望看到未来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