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大明仙赋 > 仙虞夏商周(上古五朝录) 第054章 西施亡吴,战国七雄

仙虞夏商周(上古五朝录) 第054章 西施亡吴,战国七雄

    ——书接上回——

    吴王夫差杀了伍子胥后,整个吴国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压抑与不安。

    夜幕降临,王宫深处,灯火摇曳,映照出夫差那张因愤怒而扭曲的脸庞,他的眼神中既有失去忠臣的痛惜,又夹杂着被背叛的怒火,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令人不寒而栗。突然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侍卫们神色慌张地冲进大殿,带来了一个让夫差更加怒不可遏的消息。

    西施,他视若珍宝的宠妃,竟在今夜遭遇了不幸。

    原来,自伍子胥死后,宫中的暗流涌动更甚,尤其是那素来与西施不睦的郑旦,心中嫉妒如毒蛇般啃噬着她的理智。在得知自己永远无法取代西施在夫差心中的地位后,她终于按捺不住,趁着夜色潜入西施的寝宫,趁其不备,猛地推倒了那身怀六甲的柔弱女子。

    西施的尖叫声划破夜空,伴随着的是胎儿微弱的哭喊声,随即戛然而止,只留下一片死寂和满地鲜血。

    这一幕,如同晴天霹雳,让夫差的心瞬间沉入谷底。他怒发冲冠,双眼赤红,仿佛要滴出血来,周身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杀气。

    “来人!将郑旦给我押上来!”夫差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带着不可抗拒的威严。

    不一会儿,郑旦被五花大绑地带到夫差面前,她脸色苍白,眼神中既有恐惧也有不甘,却再也无法挽回什么。

    夫差没有给她任何辩解的机会,直接下令将其打入冷宫,永世不得翻身。

    然而,这并不能平息他心中的怒火,更不能挽回那已逝去的无辜生命。他站在月光下,望着那片被伍子胥鲜血染红的江水,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亲手埋葬的不仅仅是伍子胥的忠诚,更是吴国的未来和希望。

    次日,吴国上下皆知此事,人们纷纷议论,对伍子胥的遭遇表示深深的同情与哀悼。他们自发地在江边设立祠堂,名为胥山,以此纪念这位忠贞不渝的国之栋梁。

    每当夜幕降临,江面上便会有点点灯火摇曳,那是吴国人对伍子胥无尽的缅怀与敬仰,也是对这个动荡时代无声的控诉。

    在伍子胥死后的第四个年头,天空仿佛也笼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预示着吴国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吴王的心志如铁,不甘于偏安一隅,他誓要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刻下属于吴国的辉煌印记。

    于是,在邗地,一场浩大的工程悄然拉开序幕,无数工匠与士卒在尘土飞扬中挥汗如雨,石块与泥土在他们的手中化作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池,矗立于长江之畔,仿佛是吴王雄心壮志的实体化象征。

    与此同时,一条蜿蜒曲折的河道在工匠们的精心雕琢下逐渐成形,它如同一条巨龙,穿山越岭,将长江与淮水这两条古老的水系紧紧相连,开辟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水上通道。

    河水湍急,带着吴国人的决心与勇气,一路向北,直抵齐鲁之地,仿佛预示着吴国即将踏上的征服之路。

    随着城池的落成与河道的贯通,吴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沸腾的喜悦之中,但吴王的心中却更加坚定了那个宏伟的目标与中原之国会盟,争夺那至高无上的霸主之位。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实力的较量,更是智慧与策略的博弈。

    两年后,当春风再次吹拂过江南大地,吴晋两国之间的暗流终于涌动成了一场明面上的较量。

    然而,晋国国内却是一片混乱,诸侯纷争,内乱不息,面对吴国咄咄逼人的态势,晋国只能选择避其锋芒,暂避一时。

    这一战,吴国几乎未费吹灰之力,便轻易夺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其势如破竹,无人能挡。

    胜利的喜悦如同烈酒,让吴王与群臣都沉醉其中,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停下脚步。在伯嚭那如簧之舌的蛊惑下,吴王开始筹划一场更为盛大的会盟,意图效仿当年齐桓公姜小白,成为真正的天下共主。

    吴王夫差令整饬兵马,强化军备,同时广邀四方诸侯,准备在不久的将来,于吴国境内举行一场空前绝后的盛会,让全天下都见证吴国的强盛与辉煌。

    整个吴国都沉浸在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氛围之中,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盛事忙碌着,准备着。

    夫差在伯嚭的建议下调集了全国精英前往会盟之地开启黄池之会。

    而此刻,在吴国的另一角,西施的闺房中她紧锁的眉头。

    她刚刚从夫差的怀抱中脱身,心中却无丝毫欢愉。得知夫差即将离开的消息,她迅速提笔,一封密信在她指尖流淌而出,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范蠡的急切。她深知,这将是决定吴国命运的关键时刻。

    信鸽振翅高飞,穿越夜色,将这份情报准确无误地送达了范蠡手中。

    范蠡阅信后,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之色。他深知此战非同小可,必须一击即中。

    于是,他迅速召集泄庸等将领,部署了一场精心策划的奇袭。

    此时,吴王夫差正立于黄池之畔的高台之上,四周诸侯环绕,争论之声如潮水般此起彼伏,连日来的唇枪舌剑已让空气凝重得几乎凝固。

    夕阳如血,映照在他紧锁的眉头上,更添几分焦灼。就在这紧张对峙的紧要关头,一名满身尘土、神色慌张的使者突然从远处疾驰而来,手中紧握的卷轴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

    “报——!”使者声嘶力竭,声音穿透了喧嚣,所有人的目光瞬间汇聚于此。

    夫差的心猛地一紧,预感到不妙,他缓缓转身,目光如炬,直射使者。

    “越兵入吴,势如破竹,安国君已不幸遇难,姑苏台亦遭焚毁,火光冲天,吴军正陷入苦战,情势危急万分!”使者的话语如同晴天霹雳,震得在场众人面面相觑,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夫差闻言,脸色骤变,瞳孔猛地收缩,仿佛能吞噬周围的一切声音与光影。

    他紧握双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周身散发出难以言喻的怒气与惊恐交织的气息。

    伯嚭见状,眼疾手快,身形一闪已至使者身旁,寒光一闪,长剑出鞘,毫不留情地挥向使者,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染红了衣襟与地面。

    “你!”夫差惊愕之余,怒视伯嚭,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为何如此?”

    伯嚭面色冷峻,迅速以衣袖拭去剑上的血迹,强压下内心的慌乱,沉声道:“大王,此时正值争霸关键,若消息走漏,恐生变故,于我国不利。且消息真伪尚待查实,不可轻易自乱阵脚。”他的声音虽低,却字字铿锵,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绝。

    夫差闻言,心中五味杂陈,既感愤怒又觉无奈,他深知伯嚭所言非虚,却也无法忽视心中对都城的深切忧虑。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面上却是不露丝毫惧色,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夜幕降临,黄池之上的灯火与星光交相辉映,却照不亮夫差心中的阴霾。

    会盟终于结束,夫差未及多言,便迫不及待地宣布班师回朝,夜色中只留下一串串急促而坚定的马蹄声,回荡在无尽的旷野之上。

    另一边,勾践带军直抵吴国腹地。

    勾践紧握着佩剑,剑尖微颤,映出他的脸庞。

    随着他一声令下,五万大军如同沉睡的巨龙猛然苏醒,踏着沉重的步伐,悄无声息地向着吴国心脏,姑苏城进发。

    三日三夜,战鼓震天,喊杀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火光在夜空中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姑苏城紧紧包裹。

    箭矢如雨,划破夜空,每一声尖锐的呼啸都预示着生命的消逝。

    城墙之上,吴国守军奋力抵抗,但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越军,他们的抵抗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终于,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姑苏城的城门轰然倒塌,越军如潮水般涌入,将这座曾经的繁华之城淹没在血与火之中。

    吴太子友,在绝望中被越军生擒,他的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怒,却也只能束手就擒。

    夫差沿途心中充满了对勾践的愤恨与不甘,誓要夺回失地,重振吴国雄风。

    当夫差率军匆匆赶回,迎接他的不是胜利的曙光,而是勾践亲自督阵的越军铁骑,以及范蠡、泄庸两翼如狂风骤雨般的攻势。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每一声兵器的碰撞都震颤着人心。

    勾践立于高坡之上,望着这片混乱的战场,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

    他知道,这一刻,他等了太久。

    最终,在范蠡的精妙指挥下,越军以少胜多,再次重创吴军,彻底动摇了吴国的根基。

    途中,战鼓声与告急的号角交织成一片绝望的乐章,每一声都如重锤般敲击在吴军将士的心头。

    天空被浓厚的硝烟染成了铅灰色,阳光艰难地穿透云层,却照不亮他们黯淡无光的眼眸。将士们的脸上写满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与担忧,那份沉重几乎要将他们压垮,心胆俱碎之下,连手中的兵器都显得异常沉重。

    远行的疲惫如同无形的锁链,紧紧束缚着他们的步伐,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沉重的喘息。昔日的英勇与豪情,在这一刻仿佛被寒风吹散,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疲惫与绝望。

    与越军交战,那曾经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吴军,如今却如同惊弓之鸟,一触即溃,溃不成军。

    战场上,勾践亲率大军,三战三捷,势如破竹,其麾下将士士气如虹,喊杀声震天动地。第二次攻入姑苏之时,城墙上空荡荡的,只剩下风声与战旗猎猎作响,预示着这座古老城池的末日。

    夫差,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吴王,如今被困于姑苏山顶,四周是越军的重重包围,宛如孤岛上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倾覆。

    面对绝境,夫差派出了使者,手捧降书,颤抖着声音向勾践乞降,愿以臣子之礼侍奉越王,只求能保全性命。

    然而,勾践的眼中却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他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的道理。

    在范蠡的坚决劝阻下,勾践缓缓摇头,拒绝了夫差的乞降,让使者带着绝望而归。

    姑苏山上,夫差孤立无援,望着山下黑压压的越军,心中涌起无尽的悔恨。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无尽的凄凉与无奈:“孤老矣,不能事君王。吾悔不用伍子胥联齐灭越之言,自令陷此。”

    吴王夫差,这位曾不可一世的霸主,临终之际,艰难地命令身旁忠诚却同样绝望的侍从:“取三寸帛来,遮我双眼,让我无颜面对那忠魂伍子胥于九泉之下。”

    话语间,每一字都仿佛是从他心底最深处撕裂而出,充满了无尽的羞愧与不甘。

    言罢,他拔剑出鞘,寒光一闪,剑尖已抵咽喉。

    随着一声沉重的叹息,夫差结束了自己辉煌而又悲惨的一生,自刎于姑苏山巅,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也见证了吴国最后的辉煌与落幕。

    吴国,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国家,随着夫差的离去,彻底沦为了历史的尘埃。

    而就在这时,一个身影悄然踏入了这片废墟之中,那便是吴国太宰伯嚭,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悲伤,反而满是对未来的贪婪与算计。

    伯嚭腆着脸,厚颜无耻地向新主勾践乞求赏赐,企图用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帮助”作为筹码,换取一官半职,继续在权力的游戏中苟延残喘。

    然而,勾践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他早已看透了伯嚭的虚伪与背叛。面对这无耻之徒,勾践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随即大喝一声:“来人!”

    勾践的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随即,数名甲士应声而入,他们手持寒光闪闪的兵刃,将伯嚭团团围住。伯嚭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会落得如此下场。

    勾践站起身,缓步走向伯嚭,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伯嚭,你身为太宰,不忠于其君,反而在外受敌国重赂,与我等比周,此等行径,天地不容!今日本王便以‘不忠’之罪,赐你一死!”

    言罢,勾践一挥手,甲士们迅速上前,将伯嚭押至殿外,随着一声沉闷的刀落声,一切归于平静。

    这场权力的游戏,再次以鲜血为代价,书写了新的篇章,勾践乘势北进,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国,成为霸主。

    注: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吴国与越国的恩怨纠葛,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西施,便是这幅画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施一个柔弱女子,背负着家国仇恨与个人情感的双重枷锁,被命运推向了历史的舞台中央。

    西施的身影在越国的宫墙下显得格外孤寂。她的眼中闪烁着决绝与不舍,那是对故土的深情,也是对未知命运的忐忑。

    当她被越王勾践亲手交予吴国使臣,踏上前往姑苏的漫漫长路时,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刀尖之上,疼痛而坚定。

    抵达吴国,吴王夫差初见西施,便被她那倾城之貌深深吸引,仿佛天地间所有的光华都汇聚于她一身。

    然而,这绝美容颜之下,隐藏的是一颗复仇的心。西施以她的智慧与美貌,巧妙地周旋于吴宫之中,用她那温婉如水的言辞和柔情似蜜的举止,一点一滴地侵蚀着夫差的心防。

    她不仅精通琴棋书画,更擅长察言观色,总能在不经意间探得吴国的机密。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西施便秘密地将这些情报编织成密信,通过精心设计的渠道传递给越国。

    她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轻抚夫差的脸庞,都可能是越国胜利天平上的一枚重要砝码。

    终于,吴国决定倾全国之力,发动一场旨在确立其霸主地位的战争。

    精英尽出,国中空虚,这正是越国期待已久的反击时刻。西施深知,这是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她利用自己在吴宫的地位,巧妙地引导夫差做出了一系列错误的决策,同时,一封至关重要的密信也悄然送到了勾践的手中。

    随着战鼓的轰鸣,越国的铁骑如潮水般涌向吴国,而吴国因内部空虚,加之战略失误,很快便陷入了绝境。

    在这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决战中,西施的名字虽未直接出现在战场上,但她所扮演的角色却至关重要。她的智慧与牺牲,为勾践的灭吴大计铺平了道路。

    最终,当吴国的城楼在熊熊烈火中轰然倒塌,夫差在绝望中自刎,西施则永远镌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之上,作为一位既可悲又可敬的女性,‘吴国因西施而灭亡’实至名归!!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