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听到现在,朱允炆已经轻易不震惊了。
但这回,他还是震惊了。
什么叫做“望风来迎”?四叔只是打到一半路程而已,你们这也降得太快了吧!
然而他转而又哀怨起来。
上一回,四叔还只是派人来这里劫粮,这一回,竟已经占据了大名府。
下一回……
【大名,地处冀鲁豫三省之交,历史上两为国都,七为陪都。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被升作“四京”之一的“北京”,丝织业非常发达。
宋朝嘛,《水浒传》里的发配边疆都只能发配到沧州——朱棣南下拔的大明内陆据点。
到南宋,陆游的“心是天山,身老沧州”,还得强调一下,这个沧州不是真实的沧州,指滨水的地方(隐士的居处),why?沧州沦为交战线了,陆游都没法发配过去了hhh。
那这比沧州纬度还南400多里的大名府被北宋叫北京,也很河狸嘛!
多巧的名字,我朱棣来这儿,就像回老家北平,一待就是整整三个月,七月初才拜拜。
这期间门,燕王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和朱允炆打嘴炮。
依然是很长很长的信,还来回了2个回合,up给你们总结翻译一下啊。】
朱棣瞬间门看向了蹇义!
别的人,都已经听过好多回了,算了!
上次的夏原吉,他最终也没来的捂着对方的耳朵,叫对方听了去了。
这回,他要吸取上次的教训,立刻对蹇义说:“这翻译大有问题,不是我写的原话,而是她加了很多修辞手法的江南文人式的写法。”
江南文人式的写法?
蹇义听明白了,说燕王不好的,都出自那前文提过的“江南文人的野史”。
“反正,”朱棣重重强调,“就跟《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一样,严重失真!”
蹇义保持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但是《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也有很多是真的啊。
所以,燕王你的意思是,这里头的大部分是可信的,是吗?
总之,蹇义开口说话,安燕王的心:“臣明白了,臣会仔细分辨的。”
朱棣欲言又止。
我是这个意思吗?
我的意思是,你一个字都不要信啊?
老朱这时候慢悠悠说:“其实,就是《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啦,你听那《三国演义》什么过五关斩六将,就觉得这很厉害,很想在茶余饭后消遣听听;却不会去消遣苦读那《三国志》。”
说完了,老朱又强调一句:
“当然,咱是那拿《三国志》当消遣的人。”
【round1
建文3年闰3月24,打赢了单家桥之战,藁城之战的朱棣,声称在大名附近截获了间门谍,间门谍告知他,齐泰、黄子澄被驱逐了。
让我们回忆一下,前文插播的建文朝小插曲,驱逐齐泰、黄子澄一事,好像是在夹河之战朝廷兵败之后、单家桥之战发生之前,对吧?
这段插曲记载出自明史纪事本末。
我们认为它可信,夹河大败,平安独木难支,建文朝廷是有足够的动机来假装求和,实则募兵。
既然是做给燕军看,那肯定是昭告天下的大动作。
朱棣他会不知道吗?还需要从间门谍口中得知?朱允炆再怎么锦衣夜行,也不至于唯一的观众都不告知吧——
因此,朱棣是典型的揣着明白装糊涂,优势在我,消耗完平安兵力再理你这假模假样的求和。
然后,在大名府这要冲之地,和你上谈判桌,打口水仗。】
朱棣:“?”
怎么能说我揣着明白装糊涂!
他决定用一用前面听到的良言谨语:“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你休想在谈判桌上得到!我正是因为在战场上得到了,才更显得我是认真求和平!这叫以战促和!”
蹇义错愕地喝了一声:“好!燕王竟是如此想的吗?这思想简直振聋发聩!”
老朱都看不下去了:“这话不是他说的!”
朱棣补充:“是个未来的……”
其实他也并不知道,是未来的谁说的,当时那后辈只是光幕上随口带了一下。
但他觉得,这未来思想境界这么深刻的战略家,应该也没有那么多吧?
他决定把这个人和前面那个运动战的人合并一下。
“是个未来提出运动战理论的人说出的这句话。他的运动战,都半也参考过我的靖难之役,可能还对我的靖难之役做出过总结——总结!”
他强调了两次总结,目的就在于突出自己靖难对其的贡献。
他的贡献如此之大,借用一句话,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蹇义陷入沉思。
他觉得燕王似乎在春秋笔法些什么。
别说其他人了,就是朱棣的小迷弟朱橚都有点看不去了,他小声抗议:“哥啊,也没这回事吧,后辈也没说,说这话的和前面运动战的是同……”
“你能肯定吗?”朱棣正色道,“这是薛定谔的。”
大家:“?”
薛定谔是这么用的吗?
【朱棣“截获”间门谍后,对身边人点评道:“呀,这要是真的,是有悔过之心了呀。那兵灾可以解除了,叔叔我呀,也算少释其’憾’了。”
憾这个词用的好哇,我燕王朱棣释然的是兵灾带来的危害,是痛惜百姓,对造反本身是没有遗憾的哈。
他于是写了奏疏。
第一段:叔叔我给你介绍一下好皇帝长啥样。
那种不咋聪明的,不亲政事的,亲小人远贤人,离九族,扰百姓,肯定长久不了。
你,就是典型反面教材!
复述朱允炆的罪行,我爸儿子数量让你开心消消乐的消,也消不了几日啊。
心痛。】
大家虽然从来没有听过什么叫做“开心消消乐”,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明白了。
那“消”,就是让他们“消失”,把他们灭掉吧!
朱樉算了算:“老爹,你有25个儿子,已经嘎掉了4个,我和三弟也会嘎掉,剩下就是19个,嗯……他对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燕王6个动了手,也就是1年才清算了三分之一,哇,朱棣不造反,老爹你的儿子数量还能再坚持3年。”
一个橘子砸中了朱樉的脑门。
老朱没好气道:“闲不住你的嘴是不是?”
朱樉正好有点渴,也不还嘴,喜滋滋拣起橘子开始剥皮。
一时之间门,灵堂之内充满了橘子那酸甜酸甜的味道。
【第二段:兵,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为了保护生民、惩奸除恶才用它。
所以呀,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想要打胜仗,不是靠善用兵,是靠天地祖宗神明庇护。
你,屡战屡败,荼毒百姓。
我,赢了,还在哀悼百姓。】
大家锐评:“老四,你那个叫打仗还要看黄历的陆荣,对于你这段话一定很有共鸣。你要是那陆荣,展示给大侄儿,说不定大侄儿就真的信了。”
朱允炆:“:)”
大家继续锐评:“还什么‘圣人不得已’,老四,你是想说,你是圣人吗?”
朱樉一边吃橘子,一边想了想:“圣人是不是双关语来着,既可以指孔子那样的圣人,也可以是皇帝的代指吧?谁有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之心,我就不评价了。”
【第三段:听说你终于把齐泰、黄子澄驱逐了,勉强算能平息一点点“天人之怒”吧。
我正因此日夜等着你下停战旨意,压根没有啊。只听到你在继续调兵。
三岁小孩都知道那俩人的罪恶,你坚持不杀。就t是装样子,内心还想残害我们这群叔叔!】
大家惊叹:“老四已经从圣人升格为天人了吗?好快啊!感觉就是一段话的事情呢!”
朱樉:“也可以理解吧!他认为自己代表天下军民,在反对大侄儿的无道暴|政呢。”
蹇义擦了擦汗,内心暗暗觉得,其实相较于在场大家的解读,福泽说的也没有那么“江南文人”……
【第四段:我自觉无罪,本想含冤向你低头,但一想到儿子也要被你嘎,就不能不顾他们了。
你也知道啦,全天下打我那一小块地,哪里有干不掉的道理?我不过苟延残喘——
但我靠我爹我妈保佑,三年来,每战必克耶。】
这回,朱允炆忍不住微微一笑:“高煦堂弟鞭打驿站官员的锅,四叔不肯替儿子背;四叔造反的理由,你的儿子们,便该替父承当了。果然,有事弟子服其劳。”
朱棣气定神闲:“大侄儿嫉妒叔叔被爹妈保佑每战必克吗?”
老朱斜眼看他:“我没保佑你。你靠你自己。”
【第五段:天下军民都我爹赤子,我怕死才自救,和怕死的投降者共情,就全放了,活了不知道几千万人。
而你,靠耿炳文和李景隆毁了百万之众!(他顺便在这里写李景隆军中狎妓)
都输成那样了,我翘首南望,就盼着你能悟了,下罪己诏。谁知道你又送盛庸、平安之类的垃圾过来。
大大小小的仗,又全输了。
why?你压根不给我们活着的希望,我们只有必死之心了。】
耿炳文:“?”
李景隆:“?”
李景隆奋声反驳:“臣没有!臣天天被燕王打得提心吊胆,自顾不暇,还因为过度紧张导致兵败,我怎么会狎妓!你还是说我赵括吧!”
耿炳文满脸复杂。
他本来觉得自己应该掩面一番的,但是看着旁边的李景隆……咳……
朱允炆:不给你们活着的希望?
我怀疑你说反了。
【第六段:我越赢,越惶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打到现在,你都要去民间门招压根没打过仗的白板了,还各种运粮草废民力。哎呀,还是一战不胜呐。
我都不忍心啦,只希望你回心转意,想想自己的惨状,停战吧!
否则,江山社稷落入奸臣之手,不就贻笑万世了?
大厦将倾了,你一个人搞不定哒,得靠叔叔我给你守塞。
我不敢自杀,和你掏心掏肺,就是希望你早点下罪己诏,让我报效朝廷,那你才能有万世基业,子孙有福。
你看看吧。】
大家总结:“朱棣不敢自杀,是想当大侄儿你的于谦,扶你大厦之将倾。”
说完,大家哄堂大笑。
灵堂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朱棣坚强说了半句:“我蒙冤受辱,要留清白……”
算了,说不下去了!
他也忍不住笑了。
【朱允炆收到后,把奏疏递给方孝孺。
方孝孺认为,这是个让朱棣放松警惕的好机会,应该假作停战,实则趁机集结兵马。况且,大名府那地儿,夏天雨水严重会引起洪涝,燕军长久待着,只会被困住。
现在,应下令让辽东攻永平,德州扰北平。
老家出事,朱棣一定会速速回援,此时,朝廷军进行追尾,就能把着急的燕军一举嘎了。】
朱棣咳嗽两声,收了笑意:“说得很好听。但是,还是怕我留在大名,叫你慌张吧。”
【朱允炆很认同,就让大理寺少卿薛岩担当使者,去撒谎。
不过,他认为方孝孺起草的诏书言辞不逊,需要委婉一点,但方孝孺认为,不可以示弱。
这段由于是出自奉天靖难记,不能判断真假,也许真的是如此腐儒,又也许是胜利者的艺术加工。
薛岩走时,还带着几千张小黄纸,上面都是惑乱君心的宣传小册子,让他到了大名,散在地上。
笑死,感觉这手法真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啊,后来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
日本侵华时用飞机空投过,还考虑到我们识字率低扔的漫画。我们也去他们领空回敬过。】
大家本来还在笑着听那些离离原上谱的故事,冷不丁听到“侵华”二字,瞬息没了笑容。
“这日本!”朱元璋厌恶道,“小小岛国,后世竟攻到我们本土,来我们这里放肆!”
朱棣恨恨道:“清末,有个鸦片战争,时间门和英法入侵很接近,这鸦片战争打了两次,都是在我们本土打,攻入了北京……现在,又有个日本侵华!怪不得叫百年耻辱,合着西方东方谁都要来欺辱我们一回!”
蹇义震惊道:“什么,百年?难道未来有整整一百年都在异族的战火中吗?!”
朱棣沉痛道:“是啊,五胡乱华、辽金元以及明末清初的异族入侵都没被说成最耻辱,简直无法想象,那时候的百姓都是什么活法。”
朱元璋兀自愤怒道:“如果说那西方是靠科学进步,那么日本是靠什么?什么能让他们以如此之小的国,如此之少的人民,升起如此之歹念,来我中华大地上肆意妄为?”
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就像没有人能够想象,那整整一百年的战火是什么模样。
【两岸之间门就更五花八门了,用漂流瓶、风筝、高空气球啊一类的给台湾同胞宣传两岸统一的思想。据说,除了传单,还送过贵州茅台酒、山西陈醋、金华火腿一类的土特产。】
嗯,台湾……小琉球啊。
朱元璋从地图上知道它的名字,也想起来了,前面提过的,歼敌一亿,虎踞台湾这个说法,他疑惑道:“那个谁谁谁好像是什么运输大队长吧,是兔朝的对手。怎么,兔朝没把他完全打趴下吗?”
朱棣道:“可能都是中国人,不想百姓死伤吧。不过我看地图上它的颜色也被标为兔朝的一部分,想来兔朝后来有办法解决。”
朱元璋也点头:“嗯,那兔朝有导弹,想是不怕的。不过,这高空气球是何物啊?如咱们孔明灯一般吗?”
蹇义道:“用实验试一试便知了,知行合一。”
大家齐齐赞同,不错,知行合一!
【不过薛岩,不太敢发传单,半路就把这辛苦加班印出来的小黄纸藏了。
朱棣读到那“轻慢”的诏书,笑死,点评道,昭告天下的东西,你这写得太儿戏了吧。
注意,是“诏”,不是“敕”,诏是需要让天下老百姓也都知道的,敕不需要,皇帝让你知道就ok。
薛岩慌得一批。
朱棣又问:“还有啥话呀?”
薛岩:“你得去孝陵谢罪。”
朱棣直接论破:“是想让我徒手被抓?三岁小孩都不信啊。”
接着,故意留薛岩参观军中大阅兵。
几百里的军营和良好的士兵风貌让薛岩十分恐惧。临走前,朱棣还嘱咐他转告朱允炆,别搞虚的,让我见识见识你真正的悔意。】
朱樉:“翻译一下,我对你的道歉很不满意,叔叔只想看罪己诏!诶,再翻译一下,难道是,叔叔我啊,想要你在全天下面前向我道歉?”
朱棡淡淡道:“我觉得朱棣可能不只想看罪己诏,还想看大侄儿去孝陵读罪己诏吧。”
朱棣:“?”
原来还有这一招?未来的我,想到了吗?
老朱黑着脸:“离咱的孝陵远点,咱不想听你们那狗屁倒灶的事情。”
傅友德深深赞同:“是啊,是啊。”
孝陵,那可是他未来的快乐老家啊!
【说到阅兵,up顺带提一下,朱元璋制定了很复杂的军队礼仪,但里面不包含大阅礼,一直到隆庆三年才定下。
朱元璋建国以后没有“大阅”(阅兵)过,是从朱棣开启的皇帝阅兵习惯。只是和后代礼仪性质的不同,朱棣一般是亲征路上,让战士们在打仗前熟悉阵型,重点是战前演习。
他还就阅兵发表了演说:“古帝王闲暇无事尚不忘讲武,况今用兵之际,岂可虚时费日,不事讲习?”
对于营销号嘴里的,明朝在永乐16年通过大阅兵吓退帖木儿汗国的使臣,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说法,是经过加工的。
该说法所采用的史料为《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书中,使者一行人确实一路经过了西北边疆驻军重镇(并没有在哈密卫接待他们),展示了驻军威严,但也是对使臣的重视。
1420年8月26日,甘肃镇守太监王安带着6000骑兵迎接了使臣。日记作者注意到了宴会期间门,空地和军营四门间门岿然不动的士兵,也对明朝先进的驿站系统及烽火台系统等叹服——但朱棣绝没有亲自去阅兵。
1420年12月14日,使臣抵达北京后,朱棣先干完了自己的政事(处理700多名囚犯的判罚),才接见了他们。问了帖木儿汗国的民生问题,又着重强调了波斯马匹的事。
此时这群使臣还傲的很,只下拜不叩首至地。
结果出了一件很好笑的事。
朱棣被使臣进献的马马给颠下去了,摔到了胳膊。】
大家侧目:“你这个马上皇帝,竟从马上摔下来了?”
朱棣:“……马有失蹄。”
它要摔了,我有什么办法?是它摔了吧?总不能是我摔了吧?
大家还是不敢置信:“朱允炆倾大明全国,都没有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朱允炆要是多给你送几匹马,让你天天骑马给他看,这不就没有靖难了吗?”
老朱发怒:“搁着天天讲地府笑话了是不是?!”
【ps,朱棣此前就觉得马垃圾,他几次责怪使臣,我送给你名鹰,你们送我劣马。送鹰的时候,还强调:“朕仅赐给予你们之中为朕带来骏马的人。”
然而没用啊……千防万防没防住国王的礼物真垃圾。】
天哪。
大家真的觉得,朱棣血亏啊。
还送了对方名鹰呢!
朱樉同情地问:“你不会已经用相马术把这匹马相过一遍,发现了它有毛病。但是又迫于外交礼节,不得不骑一下,结果,就那一下,你就摔了吧?”
李景隆感慨:“真是不远万里送来的致命杀机呢。”
朱棣为未来的自己感到悲伤:“我天朝上国,礼仪之邦,没有办法……”
还是好气。
打下来,郡县之!
对郡县献上的东西,就不用以礼相待,可以挑挑拣拣。
【非等价交易又惨遭无妄之灾的朱棣很生气,想把他们流放到东部。这群使臣吓死啦,满脸悲伤。
朱棣后来被大臣们劝住,说送的马是国王选的,底下的人都是无辜打工仔罢了。
考虑到邦交关系,朱棣含恨忍下坏马马之仇。
他换了一匹贡马骑,这马是大王子兀鲁伯·曲烈千所献,朱棣骑着它去打猎。把自己心爱的小胡须放在披风上特制的黑缎袋子(他好臭屁哦)。】
老朱不以为然:“这后辈是个女子,不明白我们美髯的重要性。”
说罢,还很得意,又很珍惜地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须。
大家纷纷点头:“就是,就是。”
朱樉还举例:“万一这匹马又出事,朱棣掉在地上,胡须弄脏了,多狼狈啊。”
朱棣:“……可以了。”
【吓到了的使臣,这回看到皇帝懂的下拜磕头了。
朱棣抱怨:“国王送礼都该十全十美,你们进献的垃圾马太老,太弱,突然无力倒地,失蹄把我摔下来。打从那天起我的手还痛,已经青黑。仅在搽了很多药后痛才稍减。”
然后新一轮赐鹰环节里,小心眼的不再给正使[沙的·火者]鹰了。
这件朱棣的伤心事被营销号包装成了大阅兵吓退帖木儿汗国人,朱棣知道会想让他们的胳膊也痛一痛吧。】
朱棣冷哼:“等我弄出了导弹来,他们不是想看阅兵吗?到时候叫那全世界,看我们大明大阅兵。”
此时,他已经有点看不上未来的自己了。
他想到,坏马马这种危险的东西,自己将来,不取也。
他要战车——不,坦克——不,飞机!
没错。
他要开那飞机,巡视战场,从高空背刺敌人!
【朱棣以后到隆庆之间门的皇帝,多半是派司礼太监去看阅兵的。只有两个例外,1、宣德4年10月,朱瞻基亲自去峪口过,2、堡宗13年10月……算了,他还是别去了。】
大家冷哼:“在没有必要积极的地方,这堡宗,太积极了!”
【隆庆3年定下大阅兵礼后,改成了皇帝亲去。这事儿还是摄宗在隆庆2年提议的,一堆官员反对,还好有兵部尚书霍冀等人的支持。
隆庆3年6月,摄宗针对反对意见,提出:“国之大事在戎,今人心懈惰如此,若非假借天威,亲临阅视,不足以振积弱之气而励将士之心”。
还有很多别的意见,总之最终隆庆帝下定决心。
礼部官员参考古礼,确定了具体样式。】
朱元璋眉一扬,总算知道好孙更多的消息了:“原来这摄宗,是那隆庆的太子呀!这段话,有你祖宗的武风。他爹才登基2年,他就这样提意见,还最终让他爹同意了。这太子,也是和我标儿般,贤能啊。”
【……嗯,大阅礼的出现,也和嘉靖“大礼议”有一定的关系,礼法天师本人对军礼也有涉足,改动不算大。但他这种不孝——
不,是对朱元璋的强烈质疑精神,规定了很多乱七八糟的具体礼法细节,使得礼制改革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提一个恐怕又可以让judy血压升——开开眼的小事。】
朱棣已经反射性地血压升高了。
“这,这,又是他!又是这有用垃圾!”
朱元璋怒喝:“有用个屁,都人相食了!就是个没用垃圾!”
【洪武后期,一直到嘉靖9年,明朝实行的是天地合祀礼,是在一个叫大祀殿的建筑里举办,里面供奉着朱元璋和朱棣的牌位。
嘉靖说我们要恢复古礼,分开祭祀天地,把合在一起的天地坛,变成天坛和地坛。
然后,他挥挥手,把朱棣的牌位从配享名单里删除,规定新的放置牌位的泰神殿里,只放上帝、朱元璋的牌位。
由于大祀殿还会用于祈谷礼,朱棣≈ap;ap;朱元璋本也是一起干活的,被删掉以后,也无缘为百姓祈祷五谷丰收了。
嘉靖新造的专用旱灾祈雨的雩坛也同理,只有朱元璋的位置。
啧……我感觉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到底有多不孝——不,是多么的深爱着他祖宗朱棣,深怕累到他。
朱棣看了一定会很感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