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人退兵了,楚国人退兵了。”
城楼上大雍的将军士兵们,纷纷高呼,摇旗呐喊。
刚才的战斗不可谓不惊险。
楚国人有将近一千人登上了城楼。
那种时机,乃是凤凰城丢失风险最大的时候,可他们挺过来了。
一位位大雍的士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挡住了楚国人的进攻。
柳小山长刀杵在地上,看着退去的楚国士兵,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若不是心中那股信念支撑着,柳小山早已经倒在地上。
副将急忙来到旁边,一脸担忧,“将军您没事吧,有没有受伤?”
副将一边说着话,同时赶紧打量着柳小山身上,发现后者并没有流血,心里才松下一口气。
若是主将,在这个时候受了重伤。
那么凤凰城将会群龙无首。
可以说如今的柳小山,已经是一万守军的精神图腾。
柳小山摆了摆手,喘着粗气,“本将军没事儿,让士兵们赶紧打扫战场,把城楼过道清理出来。”
“不要影响下一次守城之战。”
副将立刻领命。
柳小山看着那遍地的尸体,心头顿时又有了一个主意。
“传本将军的命令,将楚国人的尸体,从城楼上给我扔下去。”
“让楚国人远远的看着,进攻我们凤凰城的下场是什么。”
这一招不可谓是杀人诛心最高境界。
果然楚军大营中,年轻楚帝以及数万士兵,看着那一具一具尸体被无情抛下。
人人都红了眼睛。
楚帝愤怒的拍打着马背,“耻辱,耻辱,这简直就是我楚国的耻辱。”
“他大雍凭什么如此羞辱的对待我楚国士兵?”
“他们也是勇士,也是英雄,应该受到英雄应有的尊重。”
石敢当骑在马上一言不发。
在他看来,失败者是没办法向胜利者去索要尊重的。
战争就是这般的残酷,只能说自家的皇帝还是太年轻了。
不过还好,有他们这群老将辅佐。
朝廷之内还有一帮可靠的文臣辅助。
诸多将领纷纷开口劝阻。
“陛下先回营帐吧,不要在这野外了。”
众人的劝说起到了作用。
楚帝虽说很愤怒,但也知道今日已经收兵,无力再战。
楚帝率先调转马头,朝着大营走去。
与此同时。
柳小三正在狼吞虎咽,吃着火头军送上来的饭菜。
城楼过道上。
这正是柳小山的又一个高明之处。
让自己和众多将士同甘共苦,激发士兵们对楚国人抵抗的战意。
一名副驾,坐在旁边吃下一口小米饭,“将军,我们的援军何时能够赶过来?”
此话一出,十几个将领纷纷停下手上的动作,全都抬头看着柳小山。
这件事情所有人都想知道。
柳小山摇头,“本将军也不瞒着你们,我至今没有收到陛下的任何旨意。”
“更不知道援军几时才能够赶到凤凰城。”
此言一出,众多将领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失望之色。
柳小山将这一幕全都尽收眼底。
“你们难道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吗?”
听着这话,众人脸上都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柳小山拍了拍其中一人的肩膀,“好了,我跟你们一起,哪怕是死也死在凤凰城,绝不独自苟且偷生。”
“还有,你们要对我们的陛下有信心。”
“从陛下回到宣国,他何时有做过让我宣国百姓失望的事情。”
“如今陛下更是整个大雍的君主,他要考虑的事情远远比我们要多。”
“说不定我们正在死守凤凰城,而陛下率领军队也在苦战。”
“你们可不要忘记了,大雍的女帝,当初得罪了不少的国家。”
“这些国家真的会善罢甘休吗?”
“万一他们此刻也正在一同出兵作乱呢?”
话音落下,众多将领神色一肃。
最开始提问的将军连忙认错,“将军,我知道错了,不管有没有援兵到来,末将都会随着将军一同死守凤凰城。”
其他将领齐声说出这句话。
与此同时,凤凰城将领们心心念念的皇帝陛下,此刻正率领大雍国的主力,横扫梁国全境。
一只只分派出去的兵马,不断的攻城略地。
梁国的各座城池,根本无力阻挡。
许许多多的小县城,望风而降。
林峰率领两万主力,已然兵临梁国京城城外。
“明日正午之前,梁国皇帝若是不开城投降,立刻出兵,攻破梁国都城。”
“进去之后,梁国皇族之人,一个也不许放跑。”
“朕要将他们全部带回巷子囚禁、关押,让他们成为笼中的鸟雀。”
林峰目光坚定的下达着自己的旨意。
手底下的将领们分分点头应允。
就在这时,不知是天意还是有缘,好几名传令兵同时进入大帐,分别向林峰汇报大军战报。
“好,如此一来,梁国也只剩下了这一座孤零零的都城,还没被我们掌握。”
“想必梁国的皇帝还不知道这个消息。”
“墨玉洞,朕命令你替梁国皇帝,把这些消息传递一下。”
“朕想要让他今天晚上睡不着觉。”
墨玉洞起身拱手,脸上带着笑容,立刻朝大帐外走去。
想要将消息传递进入梁国,十分简单。
只需要在城下射出一箭,把消息绑在箭矢之上。
梁国的守城将军看到信件之后大惊失色。
知道事情重大,连忙转身去向自家皇帝汇报。
梁帝看着将军送来的信件,双手止不住的颤抖。
他想过会败,但没想过败得这么快,败得这么彻底。
梁帝无力的瘫坐在地上。
一旁的大臣以及侍卫们大惊失色,“陛下,陛下。”
“您可要保重龙体呀。”
梁帝满脸的懊悔之色,语气充满了一股无力感,“保重身体,拿什么去保重身体啊?”
“祖宗的基业,毁在了朕的手上,朕还有什么脸面去面见先帝。”
很多大臣对视一眼,纷纷低头不语。
现在已经就算是神仙,也已经难以止住梁国的溃败。
一名大臣深思熟虑后,拱手开口,“陛下不如我们像大雍的皇帝求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