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嘉靖承明 > 第四十七章 嘉靖新政

第四十七章 嘉靖新政

    正德十六年五月初三日。

    京畿一带,晴空朗照,夏风和煦。

    关于清田的这项嘉靖新政,已经热火朝天地进行了好几日。

    蓝天下。

    一垄垄黄田被丈量出来,随户部拨发的粮食谷种一起被登册分户。

    京师的权贵豪绅们虽然因此咬牙切齿,嗨气跺脚,但许多百姓却因此抱着谷袋与新黄册哭的泣不成声。

    韦长贵也牵着自己妹妹秀莲的手,眼含热泪地看着官府分给他的田,仰天低语:“爹,娘,我们家终于又有自己的田了!”

    而秀莲正一脸陶醉地用另一只手抓着袋子里的炒米吃,同时问着韦长贵:“哥哥,这里以后真是我们的田了吗?”

    韦长贵笑着“嗯”了一声,说:“那些官当着我们的面,宣读的圣旨,说是皇上把这些地方的无佃庄田清理出来,要分给我们,天底下自然没谁敢不听皇上的。”

    “皇上真好!”

    “连炒米都比多发了不少。”

    秀莲不知道现在因为要清田安民,所以他们不再是朝廷的累赘,而是为朝廷增加税收的新生产力,自然,朝廷在救济他们时,也就不会只是让他们吊着命不饿死就行,而是为保障他们有足够的劳动力进行耕作,开始出更多的官粮,以能够吃饱的方式救济他们。

    而六岁的她,只知道,皇上下旨清田分田后,给他们发的粮食更多。

    韦长贵只是微微一笑,丢开自己妹妹的手,迫不及待地在田埂边用手松起土来。

    他虽不过才十六岁,但从小就跟着父母进行农耕之事的他,对务农也不陌生,倒知道怎么耕作,而且很熟练。

    不过,现在官府还没来得及分发农具,所以韦长贵只能先徒手拔起草来。

    且说,军勇张斌也跟着清田分田的队伍来了这里,而意在看看这场真正为国为民的善政,具体进行起来的情况。

    张斌现在是再次燃起了对大明朝廷的美好期待,尤其是新来的天子登基不久,竟然就做起了他想看到的中兴之政。

    作为宣府一带,世袭卫所普通军官家庭出身的张斌,对大明国运非常在乎的,也正因为在乎的很,所以之前才失望的很,现在自然也因此欣悦的很。

    毕竟只要明帝国一直存在,他家族的世袭官位就在,尽管他不是那个世袭官位继承者,但也知道,他家能一直安定殷实,皆因国家恩厚。

    所以,当他在知道新天子真为了大明中兴而不惜清理庄田,给民耕地时,他是真的有种言语不能名状的欣悦感。

    甚至可以说,作为从小只想为大明建功立业的他,一时间觉得活着都有了意义。

    尽管,这田不是分给他的,只是分给了与他毫不相识的流民。

    当然。

    张斌也因此不由得更加笃信新天子是真的明主,带几十万流民进京,也不是为了作秀,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大的魄力,在即位之初,尤其是在名望显于中外的股肱大臣杨廷和称病的情况下,真的愿意做清田之事。

    张斌叉着壮腰,看着旭日普照下正辛勤收拾田亩的百姓,顿生起想继续用生命去保护这些百姓保护大明的动力,而不是当一个破坏者,用精湛的骑射之术,去剪径掳掠。

    这时。

    张斌就看见了韦长贵在分得田地后于田间拔草的一幕,也因看其年少无人相助的缘故,倒也大踏步地走来了田里:

    “小子,我来帮你!”

    张斌说着就双手齐下的帮韦长贵松起土来。

    秀莲见此也放下炒米袋,帮着把变硬的土壤用手使劲掏挖着。

    而不多时。

    桂勇麾下将领戴仪带着亲兵巡视到了这里,并因看见张斌,不由得勒住缰绳,朝张斌喊问道:“你可是在昔日威武营供职参与过应州一役的张斌?”

    张斌见此忙走来拱手:“回将军,卑小是曾任威武营马军哨官张斌。”

    “倒是没想到在这里碰见了你。”

    “陛下仁德,厚待军校,故有旨意,凡落职裁汰军校,无业者,也当分田,且以曾尽于王事之故,按职授田,有家人者倍给之,对被裁后所为之事不予追究。”

    “若能召回流散军勇,以召回一人赏银二两计,给予赏银。”

    “你可有知道下落的旧日同营兄弟?当召他们回来,接受朝廷授田。”

    “若没有,就速去张公公和桂都督那里登记领田。”

    戴仪笑着说后,就对张斌大声说了起来。

    张斌听后更是欢喜,忙问:“将军此言当真?”

    “我岂会骗你!”

    “各处要道正在张榜贴文,你不信,可以跟我们去看看。”

    戴仪说着就吩咐人给了张斌一匹马,让他随自己一同离开了这里。

    半刻钟后。

    张斌牵着马,来到了一处路口所贴文告示前,认真看了起来。

    一时间

    一个七尺高的男儿竟因此泪若泉涌。

    在这一刻,他自然意识到新天子没有忘记他们军校,没有真的要抛弃他们这些军校,而不在乎他们为贼不为贼。

    而这也让他蓦地有了愿意为这位新天子马革裹尸、誓死效忠的意识。

    尽管他与这位新天子还素不相识。

    尽管这位新天子只是让他种地,没说让他享禄。

    但这已然让他有种皇恩当报的感觉。

    戴仪是明白张斌这种心情的,知道在被执政文官借君父之名无情抛弃后又被君父重新挂念起在意起是一种什么心情。

    所以,戴仪拍了拍张斌的肩膀:“好好种田,勿忘了操练,陛下天资聪俊,既然没有忽视我们,那必然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将来不愁没有你重新建功立业的一天。”

    张斌郑重地颔首。

    而清田分田还在继续,当夏言和樊继祖也因为看见大量的荒田开始有百姓开始收拾,许多被裁军校开始从林间山里出来,得田为农,而非常振奋。

    “蒙陛下之励精图治,才使我夏某人为官这么多年,总算有机会,是真的为官为民做一次实实在在的事了。”

    “如此,纵然不能为公卿名臣,也足以将来回乡后有颜告慰父母,也有颜向儿孙夸耀!”

    夏言也因此感慨起来。

    樊继祖跟着说道:“是啊,我等有幸,身逢圣主,成中兴新政之先锋,皆赖陛下有中兴之志!”

    清田安民对心里还装着社稷苍生的文臣武将而言,的确是个很大的鼓舞。

    因为这的确是切切实实利国利民的政策,也是需要君主决心和勇气的政策,毕竟这清理庄田是在打击豪强利益,也是皇帝自己在让利于国家与百姓。

    一时间,京师坊间,也纷纷传扬开开始清理庄田以安置流民的事。

    许多心存家国社稷的官僚士子也都吩咐称颂皇帝有德,心存百姓,大有中兴之象。

    所以,不仅仅是夏言和樊继祖,第一个提出清田以解决这些流民问题的张璁,也在看见关于清田安民安被裁军校的告示后欣喜若狂。

    尽管这清田之事,不是通过他而完成,但能够实现,对他而言,已经让他产生了一种莫大的成就感。

    张璁就不由得对同科好友江汝璧等道:

    “我就说,陛下不会只是做做爱民的样子,而是真的要让这些随他进京的流民可以在京畿安居乐业,其仁德之隆,其才略之高远,非寻常守成之君可比,可惜我未能早中进士,早为陛下身边股肱!”

    江汝璧已经习惯了张璁的大言不惭,基本上不会嘲笑张璁。

    但他这次不但没嘲讽,也跟着说道:“是啊,只可惜,连我们参加的廷试都要到五月十五,真恨不能即刻就能见圣君,而为圣君门生也!”

    张璁点首,他也恨不得自己能早点入朝为官,恨不得立即廷试,尽快成为嘉靖朝的臣子。

    水清濯缨,水浊濯足。

    很明显,对于张璁这些有大志的士大夫而言,现在的大明在他们眼里已是水清濯缨之世。

    ……

    紫禁城。

    “启禀皇爷,内阁来报,已清庄田两万三千六百二十亩!”

    “启禀皇爷,内阁来报,已安民一万二千一百丁,九千二百零五口,编户三千七百余户!”

    “启禀皇爷,内阁来报,已召回安置被裁军校五千七百六十四人!”

    朱厚熜也在不时听取着司礼监转达的内阁关于清田进展的奏报,而因此颇有厉行新政的成就感。

    但朱厚熜可不想自己这份成就感就是只是以一份成就感存在,他要以此为从基础大做文章。

    “宣先生来见朕!”

    为此。

    朱厚熜决定召见袁宗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