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一卷 第510章 厉兵秣马?(下)

第一卷 第510章 厉兵秣马?(下)

    同一时间,距离辽东千里之遥的宣府镇气氛同样冷凝。

    放眼放去,本应漆黑一片,万籁俱寂的府城却是灯火通明,宽阔的街道上尽是手持火把,来回梭巡的士卒们,惊疑不定的目光中夹杂着一抹慌乱。

    宣府城头,一身甲胄的宣大总兵杨肇基努力睁大着眼睛,于身旁将校的簇拥下,居高临下的打量着数里之外,藏匿于黑夜之中的军阵。

    因为心中情绪过于激动,杨肇基的面色通红,脖颈处更是青筋暴露,魁梧的身躯也在微微颤抖着。

    天子果然有先见之明,这些蒙古鞑子完全就是"喂不熟的狼",尤其是那"蒙古大汗",前脚刚派使者与他们交涉,后脚便领兵越过了长城,出现于宣府城外?简直无耻至极!

    虽然依着军中"夜不收"传来的消息来看,林丹汗及其麾下大军并未刻意"劫掠"沿途路过的村寨,但纵然是训练有素的官兵,也无法保证"秋毫无犯",遑论是这些毫无廉耻之心的蒙古鞑子?

    "消息传回京师了吗?"少许的沉默过后,杨肇基有些粗粒的声音于城头上响起,也将诸多将士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之中。

    因为昔日"通敌案"的缘故,作为"九边重镇",固守京师门户的宣府镇至今没有"封疆大吏"坐镇。

    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杨肇基莫大的话语权,使其意志能够得以顺利执行。

    "大人放心,此事已是安排妥当。"

    闻声,一名年纪约在四十上下的武将便是不假思索的说道,其沉稳有力的声音也是将城头不安的情绪冲散了不少。

    尽管这蒙古大汗来势汹汹,其行军速度也是快的吓人,但得益于身旁宣大总兵的布置,使得城外的蒙古大汗领兵出现于长城之前,宣府镇便是提前收到了消息,并得以有充分的时间将京师及大同镇示警。

    大同镇距离宣府镇不过三百余里,素有"九边重镇之首"的美誉,更有"塞王"亲自坐镇,与众人身后的宣府互成掎角之势,牢牢护持着京师。

    稍有些风吹草动,便可遥相呼应,依为屏障。

    "唔,那就好。"

    闻声,杨肇基便是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脸上也没有太多的表情,仍是在仔细观瞧着于黑夜中不时传来些许喧嚣声的蒙古军阵。

    尽管夜色已深,光线也有些昏暗,但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及此前军中岗哨的奏报,杨肇基仍是能够大致估算出城外蒙古大军的人数,至少也在五万之上。

    在不考虑妇孺孩童及老幼病残的情况之下,五万青壮对于林丹汗亲自统率的察哈尔部而言,几乎可以说是倾巢而出。

    而林丹汗付出如此之多的代价,真的只是为了"互市"吗?

    想到这里,心中存疑的杨肇基便是将目光投向不远处一位样貌与汉人有些许迥异的武将,朗声问道:"那鲁,你确定林丹汗是为了互市而来吗?"

    "回大人,"见众人的目光向自己望来,被称为"那鲁"的武将便是主动上前一步,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话说道:"卑职并未亲眼见到蒙古大汗,但其军中的宰桑却是声称为互市而来,并非有意犯我大明边疆。"

    昔日北元皇室"北狩"草原的时候,并非所有蒙古人都随其一同逃回了草原,仍有不少普通蒙古百姓留在了中原。

    经过了两百余年的更迭,这些蒙古百姓早已成为大明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更有不少人于军中担任要职。

    尤其是这宣府镇及大同镇,本就毗邻草原,故而世代居住于此,并且投身行伍的蒙古人很是不少。

    而眼下这名被称为"那鲁"的武将便是其中一分子。

    今日早些时候,蒙古大汗突然领兵越过长城,抵达宣府之外。

    秉持着"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原则,宣大总兵杨肇基便命令"那鲁"出城与蒙古大汗交涉。

    "宰桑.."

    待到"那鲁"将话说完之后,杨肇基的眉毛便是一挑,脸上也是涌现了一抹若有所思的神色。

    他久在边镇任职,对于蒙古事务也多少有些了解,知晓这所谓的"宰桑"便是类似于他们大明的丞相,于族中的身份和地位仅此于蒙古大汗,其话语也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但林丹汗如此大动干戈,不惜行兵数万,真的是单单为了"互市"而来吗?亦或者是在虚张声势,为了给建州女真争取时间?

    刚刚于京师回来的杨肇基可是知晓,远在千里之外的建州女真近些时日可是蠢蠢欲动,很有可能借道蒙古,扣边犯境。

    而恰恰林丹汗所统率的察哈尔部就驻扎在宣府和大同之间,眼下林丹汗又是突然出现在宣府城外。

    谁也不敢保证,这其中是不是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阴谋。

    "事关重大,一切交由天子乾纲独断。"

    "我等需要各司其职,谨防有异变突生。"

    又是沉吟片刻,心情沉重的杨肇基便是摇了摇头,不在思索城外林丹汗的用意,转而朝着身旁一众将校吩咐道。

    不管这林丹汗用意何为,他整军备战,做好万全准备总是出不了差错。

    一念至此,杨肇基便是缓缓侧过了身子,眼神深邃的望向京师所在的方向,心中满是感慨。

    难道说市井中关于天子有"未扑先知"的本事并非空穴来风?不然怎会突然自京营中筹措一万人马,分别调拨至宣府镇及大同镇。

    可千万别小瞧这一万人马,尽管都是些从未经历过沙场厮杀的"新兵",但其吃穿用度皆是远胜诸军,又是由京营总督秦良玉及一众军中宿将亲自训练了一年有余,其战力不可小觑。

    尤其是在最为注重"军纪"的守城当中,军纪森严,令行禁止的京营士卒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将主放心。"

    见杨肇基好似没有多余的事要吩咐了,围在一团的将校们便是三三两两的散去,脚步很是急促。

    尽管城外的蒙古大汗并未有攻城的迹象,但提前整饬兵马,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毕竟,城外的林丹汗如此兴师动众,如若仅仅是为了"互市"而来,未免有些太过于厉兵秣马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