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史鉴 > 隐公五论

隐公五论

    一

    王道衰而《春秋》作。《春秋》者,以续王道之绝也。天子不能有王者之德,而王者之道存,则天下犹足以王。穆昭以降,周德衰矣。德衰于一人,道未圮于天下,周病矣,王未病也,故周不再昌而无损于王。夏、商之季,固犹是矣。古帝王之经纶以千余岁,文、武、周公之集成以百年,明明在上,赫赫在下,有以持之也。

    德弃天下,天下不亲;道持天下,天下不崩。不亲者,一姓之泽竭也;不崩者,古今之势立也。有圣人者起,因而治之,犹手授之矣。盗贼不得而窥,夷狄不得而躏,则何弗如其手授之!晋盗贼、延夷狄而置之天位者,则封建之废也。此圣人之所甚慭也。

    封建之废,废于诸侯之横,极则必返之势也。诸侯之横,横于王权之不立;王权之不立,以喜怒任匪德,加诸侯而丧其道也。凡此者,皆周桓王为之也。平王之不恤其亲,不抚其民,德之衰也,夷厉以降之所均也。

    桓王之任私贪贿,用匪德以解先王之纽,道之圮也,三代末世之所未有也。故平王足以亡周,而桓乃以坏乱五帝、三王封建之天下,是以《春秋》托始焉。

    周之东迁,晋、郑焉依。近于天子者,天下之所视也。尊视之同尊,亲视之同亲,怨视之同怨,侮视之同侮。郑伯不能为政,而夺以与虢公,乃郑伯敢于怒,而天子且抚之如骄子。翼侯为曲沃所逐,不能拯其乱,而立其子以求解于曲沃。晋、郑之睨王而土梗之,宜矣。

    夫既土梗之,则不复知有桓,不知有桓而叛桓,而蔑周,不知有桓而举天下诸侯之等杀灭裂以亡余。祝聃之矢集于王躬,而人维裂矣,侯伯而盗贼矣;曲沃之历改用夏正,而天维裂矣,中国而夷狄矣。

    夫既侯伯而可盗贼,则有力者之耰锄棘矜以起,何弗窃也!夫既中国而不奉正朔以自君其国,则夷狄而入中国,何弗可为主也!呜呼!圣人以万国奠天子,而以天子荣万国,万国之得立,天子纲之也。

    正朔可改而天唯人造,王可射而人唯力竞,则王不能居万国之上,而万国亦无以自居。至于六国强秦,而封建不能不裂矣,汉氏虽欲复之而固不能矣。复之不能,而盗贼窥天,夷狄攘正,吾不知天下之所终,哀哉!

    桓王之为君,晋、郑之为臣,祸延于数千年而弗息也。故赤眉、黄巾之毒,刘、石、金、元之祸,自周以前天下之所未有,而皆于是乎成之。桓王之不王,王道之永丧,恶百于桀、纣,而害甚于洪水。前桓王立之三年而《春秋》作,其忧深矣。其义明,而其祸不可救,则何以言乎续也?盗贼夷狄迭主中国,而人犹知其非,以往来绝续,系人纪于不亡也,是则圣人之所续也。

    二

    君子相喻以性,小人相安以习。圣人知其然而莫之能违,故齐一天下以其所自然,而天下安之。贵者习于贵,贱者习于贱,向者习于向,背者习于背。

    如腓之从股,睑之卫目,莫喻其故而卒不舍。呜呼!谁破其习,使数舍其旧而不惊,则《春秋》之始是也。

    宋公不王,而郑以为名伐之,犹习所向也;郑射王,而背者亦不惊矣。翼侯之奔,哀侯之立,犹习所贵也;锡曲沃命,而贱者亦不惊矣。

    夫法固有所困,思固有所殚,郑即服上刑,而亦与杀人者死均也。锡曲沃命,而恩殚矣。曲沃固曰王不授我,而岂曰无衣七也。于是天下乃幡然于习贵、习贱、习向、习背者之徒为尔,而疑圣人之愚己矣。

    人弃其习,而贱何弗可贵,向何弗可背?贱何弗可贵,而贵亦何弗可贱?秦之薙王侯如草芥,而刘聪且使晋帝行酒,不惊也。向何弗可背,而背亦何弗可向?

    朝耦耕,夕北面,而源休戴泚以一朝,冯道终身而五主,不惊也。夫圣人欲保天下之习,而后世亟乱其性,始于小人,终于君子。悲夫!吾不知其所归也。

    三

    王者不治夷狄,谓夫非所治者也。代之北,粤之南,海之东,碛之西,非所治也。故汉之涉幕北,隋之越海东,敝己以求强于外,与王道舛而速祸。非所治而治之则自敝,所治而不治则自溃。

    春秋之时,允吾、己姓、陆浑、甲、潞之戎狄,既已授索,而列于明堂之末位,如之何其可弗治?弗与治之,则悍而自雄;不以其治治之,则假之利器以相向。《春秋》之讥会戎,非讥其不外戎,讥其假之会也。

    始假之礼,继假之兵,而利器在彼矣。秦、晋假狄兵以相伐,鲁假戎会以使抗,是君子之所忧也。以兽心之族,居吾之宇下,羁縻而与吾之职贡,有天下者之所尤戒。何也?以非所治而又弗容已于治,欲治之而又莫从治也。故春秋之戎狄,不能大有所伤于中国,而圣人惕然深忧之。千岁之下,祸所从生,终在于此,则岂不谅哉!

    成乎不可外之势,外之不可,终不可以治治之;内之不安,则患伏而发不可解矣。藉其可以外而置之不治,苟非汉武、隋炀之贪鄙,闭关而摈之,夫岂难哉!圣人之惧,惧其不能外者也。不能外,将内之乎?而抑不能内也。不能内,则一旦外之乎?而又成乎不可解。

    故树戎狄于东徐、上党、伊、洛之间,俾与乎明堂之末位,商末之乱政也,周公革之未讫,仲尼忧之无已。百世而下,有天下者弗知惩焉,然且予之阶爵而假之礼,辄为征调而假之兵,逆萌一旦,害成百年,然后知圣人之忧非已甚也,知几焉尔。故曰:“知几其神乎!”

    四

    孟子曰:“其事则齐桓、晋文。”故二霸者,《春秋》之终始。宋不成乎霸者也。楚之霸,《春秋》之所弗霸,秦霸西戎,未及于中国也。

    齐晋之霸也,东迁以后,战国以前,中国之势归焉,而始终于郑。齐之僖、襄,桓之始基也。晋之平、昭,文之余绪也。郑始合于齐,而山东之势趋于齐,裂王而开霸者,郑为之。郑一贰于晋,而汉北之诸侯并于楚,裂霸而开战国者,亦郑为之。石门盟而齐日强,郑偕楚以灭许而晋日微。夫郑以其诈力挟可重之势以重人,而天下受其合离,王子友之余智也,亦地为之也。

    春秋之势悬于郑,战国之势悬于韩。韩得郑之故地,扼周吭以为天下制,而莫能自重,只以重人,与郑合辙。

    故地不可凭,智不可鬻,凭地者为天下奔走,鬻智者为天下媒孽。郑、韩居要而先亡,秦处西戎、汉居南郑而卒帝,咸有以夫。

    五

    语曰:“无过乱门。”乱门者,乱之所翕辟,则郑是也。王子友者,宣王之母弟,幽王之叔父也。

    幽王之难,始怀二心以远其宗国,寄帑于东,而视西周之亡。旋并所托之国而席之为安,前莘后河而食虢郐,自为谓持天下之要,而操其俯仰矣。

    乃操天下之俯仰,则天下俯而亦与之俯,天下仰而亦与之仰,此必然之势也。故亦终其国以为人重轻,而莫之自重。且其观望之智,世相授以为藏身之术;数离之智,亦世相授以为叛合之趋。周之东迁,依之未久,而首合于东诸侯以破坏灵宠者,则郑也。

    夫天下之合离与其治乱也,则固有几矣。几不可昧,昧之者逆;几不可觉,觉之者狂。

    昧而不逆,愚忠者也,志士仁人之所蹈也;觉而不狂,已乱者也,大人君子之所造也。夫郑则恶足语此哉!觉几之离,因而离之;觉几之合,因而合之。宗国可弗恤,寻盟可弗顾;仇雠可以亲,匿怨可以友。

    终春秋之世,日左顾右盼,以相天下之俯仰而合离。智益索,力益竭,乃辱人贱行在其君,辛苦垫隘在其民,乱其室以乱天下,而成乎乱门以终矣。悲夫!

    故齐之若无有周而自为雄长也,有心而不能必也。郑成之,然后成矣。彼且王室懿亲,而瓦解以去,则王室之寡助显矣。郑用齐以亢周,齐即用郑以徕天下。

    奔走于鲁、宋、陈、卫以争合离者郑,而安坐以受天下之归者齐。凡夫小人之智,挟外援,恃内宠,驱天下以合于强藩妇寺,而自鸣其豫,曾不自知其惫,而权终倒授于人,则其狡者适以愚而已矣。此吕布之以自亡,而崔胤之以亡唐者也。王子友以此为家法,寤生奉此为薪传。

    其后于晋于楚,一合一离,虽贤如子产,而不能自拔于其习。其流逮下,师师相染,邓析祖其诈以为万世之讼魁,韩人居其地而司纵横之启闭。

    王子友之毒,于是乎滔天矣。故愚者之祸在逆,智者之祸在狂;愚而不逆者有矣,智而不狂者千百不得一也。如王子友之智,诚不如其无知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