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三国幼麟传 > 第四百八十五章 气运之争

第四百八十五章 气运之争

    沉默良久,刘备面依稀现出追忆神色,幽幽道:

    「朕幼时居于乡野,水利不修,春种时,常见百姓为争夺河渠之水而启私斗,血流成河那也是常有之事。朕初不不以为然,心想,不就是谁家先汲水么,溪流无穷无尽,河渠自也取用不尽,今日不用,明日用也无妨,明日抢不到先,后日总该轮到。」

    倏忽抬头,刘备话音继续道:

    「待后来稍长大了,方知这渠水等得,秧苗却等不得,一日争不来水源,秧苗则多了一份枯死之危,孔明,你也曾躬耕于田间地头,应知朕所指何事。」

    诸葛亮虽然不明白刘备为何提到农事,但仍旧恭恭敬敬回道:

    「不错,彼处若渠道不畅,百姓会为求先用水源而抢个头破血流,盖因抢先灌溉,则当年田亩之出倍于后者,关系一家一户一年之气运,这也正是臣倡议在益州重修都江堰,在汉中多兴河渠之初衷。」

    刘备缓缓颔首,面色逐渐坚毅:

    「你说得不错,此非意气之争,实乃气运之争也!恰如天下之争,争得是不仅是一城一地之得失,更争民心之向背!尔等须知,自大破匈奴后,关中民心在汉,天下百姓,更俱在观望气运谁属,此战若胜,则我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兴复汉室,亦当摧枯拉朽,势不可挡!若因遭遇艰险,便要自行兵退,天下人将说我刘玄德惧怕曹丕,只会行偷袭之举,一俟曹丕回援,便要夹起尾巴抱头鼠窜,这岂不令翘首以盼的天下士民心灰意冷?故而,朕以为,这气运之争势在必得,不可不争!」

    这番话慷慨激昂,在情在理,但诸葛亮闻罢,心下却微叹,心道,陛下这是打定主意要血战长安了!

    但他从来是一个求稳的性子,从来不是孤注一掷的赌徒,讲究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譬如下棋对弈,已方已经占优,能稳稳吃对方一面边角的局,为何要选择在正面厮杀?须知那里不仅是对方的死穴,更是自家的阵脚,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他自忖与刘备相互托付多年,时人称为鱼水之交,对于主上的苦痛自也感同身受,恨不得立时就答应下来,轰轰烈烈战上一场,只是——

    这一把赌局实在太大,代价实在太高了些!

    诸葛亮欲言又止,君臣二人意见相左,各怀心事,相顾无言。

    正沉寂间,忽见姜维收了地图,昂首挺胸,大步而前。

    「陛下,臣有话说!」

    刘备知道姜维与诸葛亮素来交好,只道两人是同一立场,抬首瞧了一眼,竖眉道:

    「怎么,伯约你也要劝朕退兵吗?」

    哪知姜维目光清朗,斩钉截铁道:

    「臣以为,此役当战!」

    「什么!」

    刘备仿佛听错了一般,兀自惊愕,诸葛亮却已翻然相对,皱眉沉声道:

    「若是一城一地之争,败了尚有折尊冲俎之余量,但此战乃冒社稷之险,败则倾覆,个中缘由,伯约知否?」

    「这寰宇天下,除了汉人,还有化外诸胡,诸胡之外,更有西域、海外诸邦,对我华夏沃土,虎视眈眈久矣。我汉人兵甲精良时,尚要隔三差五掠我财帛,一俟力竭,岂非要永占我汉家土地,奴役我汉室子民?这些年诸侯混战,生民百不存一,而诸胡之势渐大,丞相远征匈奴,对此应知之甚详。天下一日不统,则局势一日难改……」

    姜维将身姿站得笔挺,气宇轩昂,意气全发,就像午间升腾的太阳,势要驱走夜间的阴翳。

    「所谓时势造英雄,但身为英雄者,也当踔厉奋发,拯救时局……在最短的时日内结束乱世,拯救生民,便是英雄对于社稷、对我华夏最大之功绩!今日

    我军若能全据关中,则强秦之势可成,近可加速统一之进程,远则能避免诸胡侵我腹心之隐忧,故某以为,此役当战!」

    这番话大义凌然,掷地有声,刘备闻之,精神大振,正待夸赞,诸葛亮却上前一步,抢先道:

    「话虽如此,但潼关却守不过两日,我军主力久战兵疲,对上源源不断的魏军,殊无必胜的把握……兵法云:未虑胜,先虑败。伯约你饱读兵书,应知此节啊。」

    姜维一笑,抱拳道:「敢问丞相,但倘若我军临时发难,今夜便破了长安,陛下再亲领主力,与曹丕对峙于潼关,试问曹丕,可还有破关的把握?」

    「你是说……夜袭长安?」

    诸葛亮闻言微愣,但一下子便抓住了姜维话中的关键——连夜攻下长安!

    此前他的种种谋划,种种调度,都是为了在三五日内取下长安坚城所做——这已是他认为落城的极限。

    但因为曹丕的突然杀到,上述谋划统统作废,他上下求索而不得,万般无奈,只有退兵一途。

    但姜维之语,仿佛帮他推开一扇窗,灵感妙思一时如潮水般纷至沓来,破局之策,隐约若现。

    姜维打铁趁热,面朝马良,继续劝道:

    「还有一桩隐节,曹丕于去岁冬季农闲时,发动了数十万大军南征,自以为可在来年春忙前便可旗开得胜,班师回朝,以免耽误春耕。但他到底低估东吴的实力,蹉跎至今,已是春末时分,再不回师,眼看这最后一茬庄稼便要下不了地了。换言之,魏国少了数十万民壮耕种。倘若我军真取了长安,后顾无忧,与曹丕对峙于潼关,时日一长,某以为,急得是他,而非我军!」

    马良一拍额头,惊道:「幸得伯约提醒,这一节我却不曾理会。」

    「此言有理!」

    诸葛亮是个举一反三之人,知道汉军固然是孤注一掷,但魏军未尝不是强弩之末,表面上看魏军实力强悍,汹涌而来,又焉知其背后不是隐患重重呢?

    一年之计在于春,倘若魏国真的误了农时,这一年必定饿殍遍地,届时别有用心者振臂一呼,各地叛乱迭起,强如曹魏,也当焦头烂额,应接无暇。

    到时谁退谁进,还真不好说。

    诸葛亮暗暗颔首,已然十分意动,但他又生性谨慎,没有必成把握,决计不会轻易点头,沉吟片刻,沉声道:

    「破局的关键,还在能不能一夜攻陷长安城,只是我军并无一夜落城的把握。」

    姜维笑了笑,说道:「事在人为,不放手一搏,又怎知没有机会?」

    顿了一顿,倏忽收了笑容,朝着刘备抱拳正色道:

    「我军只有一晚上的时间,倘若一夜不足以落城,待到天亮,便请陛下趁着潼关尚在,抓紧撤兵,臣愿领本部,誓死也要将大兄和潼关内的荆州兄弟接应回来。」

    他两面劝说,其实就是在刘备力主的战与诸葛亮期望的退之间,留一个折中的方案,赌赢了,则全占关中,赌输了,汉军也有撤退的余裕。

    诸葛亮兀自沉思不语,刘备已然连连点头,他忽面露苦笑,凄声道:

    「孔明,季常,你们正当壮年,今夜若退,日后自有机会再等天下之变,但朕已过耳顺之年,这辈子辗转南北,漂泊无依,好不容易杀到此地,难道便要这样铩羽而归吗?倘若真的退了,只怕朕这辈子再也不能亲手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志了……」

    这番话几乎用了恳求的语气,伴随着话音落下,只见刘备须发微颤,老态毕显,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陛下!」

    这是诸葛亮从未见过的模样,心头一热,鼻翼酸楚,深吸一口气,动容道:

    「既

    如此,臣便竭尽所能,重新调度,今夜无论如何,都要搏上一搏!便看是我军先下长安,还是那曹丕先下潼关!」

    ******

    半个时辰后,在众将翘首期盼中,刘备、诸葛亮携手踏入主帐,并宣贯了一套新的攻城方略。

    刘备下发了第一道命令,着张飞、赵云、关兴三将领除了陇西铁骑外了所有骑兵支援潼关,骑兵对于今夜攻城,并无多大用处,用于驱驰支援边关,方能收最大效果,这一路援军人虽不多,但胜在兵精将猛,足以令关平多支撑上一段时日。

    张飞嘿嘿笑了一声,慨然领命,赵云却心怀忧虑,月前刘备与匈奴决战时,曾亲冒弓矢,与敌短兵相接,此举虽能提振士气,但事后想想,仍令人生出一阵后怕。

    但他素来是个服从的性子,闻言只得抱拳凝重道:

    「臣不在陛下身边,还望陛下好自珍重,攻城诸事自有将士出面,陛下万不可重复浮山故事!」

    这番话引起张飞的回忆,闻罢,盯着张苞,接过话茬,厉声喝道:

    「苞儿,你身为虎贲首将,务必护得大伯周全,若少一根头发,老子唯你试问!」

    张苞大声应下,刘备却摆了摆手,示意休要小题大做。

    随后,刘备下达了第二道命令,令白耳、虎贲、虎步、无当、飞军诸部按照既定部署,即刻准备,连夜攻城。

    众将眼看大功近在眼前,早已按捺不住,夜袭长安的命令一经传下,帐内欢声雷动,众将摩拳擦掌,势要在这一夜的光景里争出个长短来。

    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