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方歇,墙头上人马喧嚣,依旧热闹非凡。
魏延开始接手城防,大声呵斥了部下看管降卒,布置防御,诸葛亮也已快马加鞭,赶来与刘备汇合。
姜维在将无当军与飞军的指挥权尽数让渡给了魏延之后,换上自己的袍服甲胄,依在墙角稍作休憩。
在经过一夜的南北转战,和落城的狂喜激动后,即便强健如他,也颇感疲惫。
但这一战的胜利,绝不意味着结束,潼关那里还有这一位更强大的敌人。
分秒必争,抓住每一个间隙恢复体力,做好随时再战的准备,方是为将者之要。
他恍恍惚惚打了个小盹,梦中依稀见到陇西的故人,并州的积雪,匈奴人的弯刀,朦胧间,耳畔忽响起陈到的声音:
「伯约醒醒,陛下召见!」
一个激灵过后,姜维揉了揉惺忪睡眼,一骨碌站起身来。
东方红日渐升,不觉贪晌一刻钟有余。
他伸伸懒腰,活动下筋骨,终究因为年少,歇息片刻,便已觉四肢百骸重又精力充沛。
对着来人抱了一拳,姜维问道:
「陛下一直不曾歇息么?」
陈到回道:「是啊,与丞相商讨大计至此刻,方才着某召唤于你。」
姜维叹服道:「陛下今年六十有三,当真是好精力,令人佩服!」
陈到拍了拍他的肩膀,催促道:「快走吧,莫使陛下与丞相久候。」
「请!」
潼关之战迫在眉睫,刘备与诸葛亮的军议一切从简,就在西安城楼上进行,据此不过百来步距离。
姜维赶到时,却瞧见两个身影,争论正急。
他不愿打扰,远远慢下脚步,竖耳倾听,但见诸葛亮肃目抱拳道:
「臣自然知道潼关之急,危如累卵,然陛下苦战一夜,合该歇息养神,无论如何,都请允臣领兵前往潼关!」
刘备显是不允,只见他面含薄怒,皱眉沉声道:
「若朕不亲临潼关,如何迫使曹丕小儿放弃入关之志?潼关若破,纵我等苦心孤诣,亦恐前功尽弃矣。」
听到这里,姜维明白过来,原是两人在谁领军支援潼关一事上发生了分歧。
在诸葛亮看来,刘备身份贵重,又兼年迈,历经一夜苦战,体力枯竭,理应坐镇长安,调养身体。
但在刘备看来,诸葛亮之威不足以喝退魏军,只有自己亲自现身,才能在气势上压倒曹丕,迫使其不战而退。
正所谓旁观者清。
两人的意见均有道理,但姜维从人心、功利的角度揣度,刘备的意见无疑更能吓唬到魏军。
汉军历经百战,已然力竭,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显然能更好保全北伐的胜利果实。
毕竟,身为汉家第一人的刘备亲临潼关,就真真正正意味着长安已经沦陷,这对始终认为长安坚不可破并矢志救援的魏军主力而言,不啻为一个重大打击。
另一个是从人员调度上的考量。
退一万步来讲,哪怕刘备现身并未吓退曹丕,战事演变成长久对峙,有诸葛亮坐镇的后方,就能源源不断为前线带去援助,能为夺取最终的胜利奠定基础。
盖论运筹帷幄,普天之下,还有谁能望卧龙之项背?
历时两年的汉中之战,便是最好的证明!
连月数十战,汉军纵使新胜,也已力竭,禁不起半点失误。
自古行百里者半九十,眼下汉军一定要小心、合理的调度,才能在魏军主力疯狂的反扑中保住来之不易的胜利。
姜维慢慢靠近,城墙上的争论也已接近尾声。
平素里刘备皆倚重诸葛亮的意见,但一旦是他认定的事情,便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这世上唯一能与刘备正面顶牛,令他惊呼「孝直避箭」而硬生生改变主意的,也只法正一人。
只是斯人已驾鹤西去,人间再无爱恨果敢、睚眦必报的汉之辅翼。
争论终因刘备之乾纲独断,以他亲自出击,诸葛亮留守长安告终。
「长安方下,这处置败兵,安抚士族百姓,并筹措物资诸事,朕不如君,便尽数交托孔明了。」
诸葛亮终于还是示弱服从,欠身道:
「如此,臣定将这长安城经营的固若金汤,恳请陛下务必保重身体……」
刘备大笑道:「若真能击退曹丕,全据关中,朕功业已成,上无愧祖宗,下不负军民,虽死何恨?区区身躯,又何足挂齿!」
这句话虽也豪迈,却不甚吉利,诸葛亮眉头微沉,正要劝上几句,刘备已发觉到姜维到来,笑着招呼道:
「伯约辛劳一夜,尚能战否?」
姜维将身躯挺得笔直,正色道:
「陛下老当益壮,臣又安敢倦怠?」
「好小子!」
刘备大笑,目中满是赞赏。
「安慰激励的话,容后再说,汝速去召集陇西义军,随朕即刻赶赴潼关!」
「得令!」
战至此时,汉军各部均已力竭。
他和陇西铁骑此时能受选参与潼关之战,可见在信任和实力上,已经取得刘备之最高认可。
深感与有荣焉之余,姜维更为能眼前见证汉魏之间的大国战而振奋不已,当下慨然允下,转身下楼准备。
下不数阶,诸葛亮快步追上,嘱咐道:
「今日破城,多仰仗伯约之勇,只是战事胶着,这些后话,容后再叙......陛下身系天下之望,伯约此去潼关,务必保护周全。」
姜维郑重道:「这是自然。」
两人相顾无言,又走了几步,姜维忽抬首问道:
「魏军中军精锐凡十余万,倘若曹丕见了陛下,仍不思退却,执意进攻,反观我军连战疲乏,关中根基未稳,敢问丞相,可还有决战之力?」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道:「陛下亲临,吾料魏军军心必乱,纵曹丕咬牙不退,吾自有妙计应对,汝只消守上数日,余者无须忧虑。」
旁人说无须忧虑,姜维那是要掂量掂量的,但诸葛亮亲口说了自有妙计,姜维果真便吁了一口气,就此放下心事
。
相视一笑,两人当下携手,齐头并进,各去准备。
******
春日的早晨依旧寒冷。
城墙之上,刘备目送两位文武心腹离去,面颊倏忽变得苍白可怕,汗水顺着眉骨涔涔流下。
边上传来陈到关切的目光,上前搀扶住,自责道:
「只怪臣不在陛下身边守护,累陛下万金之躯,却身中流矢,臣罪该万死!」
「叔至当时在章城门下牵制,并不在身边护卫,朕遭暗算,岂能怪你?」
刘备深深吸了口气,让凌冽的空气灌满肺腑,龇着牙齿,笑道:
「朕性子刚烈,遇事急了,总是不管不顾,爱亲自上阵,谁也拦阻不得,因这事孔明苦劝了数回,奈何朕总不听他的,今日总算吃了教训……」
他一边说,一边缓缓解大氅,只见左肋下,两档铠绳索相系之处,半截箭头深深插入,暗红色的鲜血熏然半边身子。
「方才朕冲得甚急,亲卫不及跟上,城头忽有冷
箭袭来,朕以顾应剑法防御,不想这一剑斩了箭尾,却让箭簇钻了进来……哎,岁月不饶人,终究是上了年纪,也不知是此箭是何人所射,竟如此霸道……」
当时局势混乱,刘备只当是运气不佳,中了流矢,却不知这支冷箭乃是郭淮所射。
当是时也,汉军屡攻不成,气势大减,刘备为挽回倾颓的士气,一马当先冲至城下百余步,而随从侍卫尚未来得及跟上,郭淮觑准时机,暗中射出一箭,手指间余韵萦绕,令这位神箭手直觉箭不虚发。
刘备的反应不能说不快,一剑斩去箭杆,只是此箭由郭淮奋力所射,箭簇威力不减,直直钻入肋下。
而刘备为了避免伤到好不容易起来的士气,竟强行忍痛,继续激励士气,直至战事结束。
这让郭淮自以为斩首之计落空,决定调动全城之力与汉军对决于西安门,这才为诸葛亮与姜维偷渡之计创造机会,否则此战之胜负,可说犹未定也。
只不过,当时战局乱作一团,又是天黑难辨,这支箭只能归咎于流矢,到底是谁所射,眼下已是说不清了。
伤口血流不止,触目惊心,陈到不忍相视,目中噙泪,哽咽道:
「臣已着人去请随军大夫……」
他本是刘备心腹近臣,向来低调服从,忽鼓起极大勇气,劝谏道:
「陛下,潼关之行,自有忠臣良将可供驱策,陛下此时应当好生将养,不宜再行奔波,徒增伤势啊……」
刘备的目光缓缓掠过长安,落在东方。
「朕并非信不过孔明的才能,只是若非朕亲临,谅那曹丕小儿,也不会甘心退兵,他一定在赌朕不能亲至……叔至应当知道,朕看人一向很准,而且,朕也迫切想与他会上一会!」
「可是……可是……」
陈到还待再劝,只是话还未说出口,已被刘备伸手打断。
他的面上已然绽放出异样的晕红,凛然道:
「兴复汉室的机会近在眼前,这是全军上下拼尽全力得来的结果,机会仅此一次,朕绝不会因一己之私而枉顾大业!此番若不能逼退曹丕,以致前功尽弃,朕死也难瞑目!」
豁然转身,逼视着陈到,目中湛然一片。
「叔至啊,为这一刻,朕已等了一辈子,那是一丝一毫都不愿再等……你我相识三十载,君臣一体,想叔至之意,与朕心有戚戚然也,料不会阻拦于我!」
「陛下……」
陈到泪流满面,不敢作答。
不远处,随军的大夫已经背着药箱,快步***而来。
刘备收了大氅,叹了口气,低声道:
「你是朕最亲信之人,当知为军心计,有些话可说,有些话不可说。」
陈到汗流浃背,黯然颔首。
刘备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你实不必这般担心,朕的身子,朕自己清楚……如此,趁着伯约整顿兵马,着大夫抓紧处置伤口……等逼退曹丕,再好生调养,也便是了。」
晨风凌冽,战马嘶鸣。
此时,刘备清澈如剑一般的目光,已然越过关山,落在东方日出之处。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