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乱世奇商佥载 > 第126章 问卦

第126章 问卦

    朱寒复刺倒两贼。

    土匪见之,大噪起来,霎时聚集,如穷凶极恶的饿狼,群蜂涌而至。

    朱寒舞动宝剑,如一道练光罩体,土匪稍近前的,便被剁倒。

    一派英风侠气,杀得众土匪胆寒,围而相向不敢上前。

    官府前来围剿,土匪逃窜。

    后来,朱寒在外经商。

    王翽得势之后,有了感恩之心,打听到朱寒下落,将朱寒招致门下。

    且说王翽与甄龙对恃几日,王翽出外观察地形,准备再次进攻。

    忽然,阴云四起,天空下起了小雨。

    王翽没带雨伞等避雨之具,全身被雨水淋得浇湿。王翽归之,由于受了风寒,遍身火热发烧,疼痛呼嚎。

    又叫王咠去请袁郎医治。袁郎不肯来,开了一副药,让王咠带回。

    袁郎说:“王翽之疾因,焦愁过度,有伤元气。精神亏损,风寒易侵。若不收心平缓,即使华佗再世,亦难调治。”

    王咠回报,细说袁郎之言。王翽只得撤回,回去养病。

    甄龙闻王翽退回,喜不自禁,大宴众人,犒劳家丁,贺马骉之功。

    席间,甄龙对包菁说:“在与王翽作战时,我以白银作为诱饵,诱使其抢银子,以至于王翽败,不然,王翽那么多人,我等是打不赢的。”

    包菁说:“原来如此,这个只有巴堒,才知道您的用意。是吧?”

    甄龙点头。众皆佩服。

    正在饮宴之间,忽然,甄安派人来报:“有山贼高渠、高笠来抢粮店粮食,甄掌柜抵挡不住,特请求支援。”

    马骉闻言,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请战:“马某愿去破山贼。”

    甄龙说:“马老弟,前次您已立了大功,未及酬谢,怎么好意思再次劳驾?”

    马骉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去战斗一番,以报甄总知遇之恩。”

    甄龙从其言,遂派乌尭、邱应跟随,点家丁数十人,次日便行。巴堒见此,对甄龙说:“马骉早有寻周睿之心。怎么能让他出战呢?”

    甄龙自信满满:“没事,反正有乌尭、邱应跟随牵制,即使马骉有心找周睿,也奈何不得。这次去了,下次就不叫他了。”

    且说马骉行至半道,当夜有人来访,马骉一看,原来是曹政。问:“曹兄,自被甄龙打乱之后,未见其踪迹。为何至此?”

    曹政说:“我自逃难,身上毫无分文,幸好被高渠、高笠收留。我闻周睿在王翽处,今日二人欲投奔王翽。向甄龙粮店借点粮食,作为见面礼。”

    马骉将分开以后,细说了一遍,又问:“睿兄真在葛州吗?”

    曹政闻言,说:“是的。不瞒马兄,是高渠、高笠差我来找您的。不如齐往王翽处,与周睿相见。”

    马骉顾虑:“睿兄既在葛州,我本应去找他。可是,前不久我亲手杀了王翽手下姚绵与戚湔。王翽不把我恨死才怪呢?”

    曹政说:“我先去探明情况。视情,您再来也不迟。”

    马骉说:“即使王翽再恨我,我也要去见睿兄一面。虽万死也不辞。这次我回去,就别了甄龙而去。”

    当夜,送走曹政。

    次日,马骉遇见高笠。高笠问:“周睿现在王翽处,你何故投甄龙?”马骉也不答话,与高笠交手。……

    高笠假装败走。走时,又对马骉说:“睿兄之恩,不可相忘,宜当速去找他。我在那里等你。”

    马骉回见甄龙。甄龙设宴款待。

    甄龙说:“今晚有一道菜,叫活吃鹅肠。”

    只见厨师用小刀将活鹅的肛门割划一圈,用食指插人其中,用力旋转取出最新鲜的鹅肠。清洗以后的鹅肠,投入红油热汤里滚熟。

    有人半开玩笑地戏谑说,好像是传说中残害女人的掏肠恶魔。

    席间,甄龙以言试探其口。原来乌尭、邱应发现,马骉与高笠打斗中,有点不对劲,回来就向甄龙报告。

    马骉咸而不语,闷闷不乐,心不在焉,心事重重。待到席散,甄龙叫程簴去问马骉有何心事。

    马骉喝了酒,回到住处。

    妻金丽见其回家,端来醒酒茶,又拿来湿毛巾,让丈夫马骉擦脸、擦手,又见马骉郁郁寡欢,便问:“怎么啦?”

    马骉说:“我已得知睿兄在葛州。我正欲去寻他。”

    金丽闻之,故意强横地说:“我要跟你一起走。”

    马骉为难地说:“本想带你一起离开,但现在世道混乱,土匪山贼猖獗。”

    停了一会,马骉说:“再说我在沿途还要贩卖货物,你一个妇道人家,路上吃住行,都挺不方便。我正烦恼此事。”

    金丽急切地问:“那我怎么办?”

    马骉说:“不如你先留下,等我安稳以后,我再来接你。行吗?”

    金丽边说边哭。“行是行。可你把我一个留在这里,恐遭人欺负。还有我担心,甄龙把我当人质,以后对你要挟。再说我也舍不得离开你呀!”

    马骉好言好语相劝,金丽这才止住哭泣。

    正欲睡下。程簴敲门来访,说有要事相见。马骉开门,在外屋与之见面。程簴直截了当地问:“骉兄,听说你打听到了周睿的消息,是吗?”

    马骉毫不隐瞒:“是的。”

    程簴问:“你就那么在乎周睿吗?”

    马骉反问:“不仅是在乎,而且更在意。你想啊,我跟随睿兄多年,早已把他当成亲生兄长。我能不在意吗?”

    程簴问:“那你打算去找他了,对吧?”

    “嗯!请你转告甄总,谢谢他的深情厚意。”马骉答。程簴回告甄龙。甄龙说:“我自有办法留之。”

    且说马骉正寻思向甄龙辞行,忽报有故人来访。

    马骉接入,却不相识,问:“你是谁?”

    来人悄声答:“我叫朱寒,是王翽手下。”

    马骉心惊肉跳,担心甄龙耳目闻见,急忙把门关上。

    马骉问:“你来此,有何事?”

    朱寒说:“我找了你好些天,可总没找到合适机会相见。”

    说着,取出一封信,予之。

    马骉一看,是周睿的信。

    信中说:“兄自与弟相别,甚是想念。我听说弟得甄龙厚爱,欲重用,享尽荣华富贵。弟可能早已把兄忘,若如此,弟不如将兄杀害,将其献与甄龙,则得恩上加恩。”

    马骉阅后,泪流满面,说:“我不是不去找睿兄,而是身不由己,何况前些不知睿兄在何处。我怎能为贪图富贵,而背信兄长呢?”

    朱寒问:“既然如此,那请你跟我一起走,可以吗?”

    马骉说:“可以是可以,但我无脸见睿兄。这样吧,我沿途做些生意,等赚些钱再去找他,如何?”

    朱寒建议:“做生意得需要时间,久了,恐周掌柜心急。那烦你写封信,我先带回,以安其心。”

    马骉从其言,挥笔写道:“睿兄,见字如面!想必您已误会,我对兄赤诚一片,毫无虚情假意。如今既已知您的消息,本应速来相见。可是我想沿途贩卖杂物,赚些银子,以为见面之礼。等我!”

    朱寒得信即回。

    马骉随即至甄府,拜辞甄龙。

    甄龙知其来意,推脱有事不予相见。一连去了几次,都是如此。便委托程簴,程簴称病不出。

    马骉想:“这是甄龙故意不见我。也罢,那就来个不辞而别。”

    于是留下一张纸条,书曰:“甄总,原先有言在先,一旦得知我兄下落,我一定去找他。现我已知,则离去找寻。请见谅,后会有期!”

    写毕,连同信件,并将累次所受金银财宝衣物等,派人转交。只穿自己衣裳行头,独自一人出发。

    金丽依依不舍,扶着门框含泪送行。

    出门时,门丁挡住,不让走。马骉怒斥,门丁退避。

    人报甄龙:“马骉留下财物,已经离去。”众闻言,皆愕然,亦是佩服,惟有朱忠不服马骉。朱忠闻马骉,不辞而别,跃跃欲往追赶,被甄龙喝斥一番。

    甄龙说:“马骉是有情有义之大丈夫,当以此为榜样,加以效仿。”

    巴堒建议:“虽然如此,但马骉投了王翽,对我方不利,后患无穷。还是应当除之。”

    甄龙为难地说:“我以前有言在先,岂敢失信?”

    随后对程簴说:“我敬佩马骉之为人,不如做个人情。你赶紧追上他,送他些银子,当作路费盘缠。我随后就来。”

    程簴去账房领了二十两银子,单骑先去追上。程簴走不久,甄龙骑马并带乌尭、潘宁、金应等人赶去送行。

    却说马骉离开踵州,独自步行,望葛州而来。

    正行至途中古仙镇,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喊:“骉兄,别忙走!”马骉回头一看,望见程簴骑马,由远及近而至。

    马骉问。“簴兄,有何事?莫非追我回吗?”

    程簴说。“不是。甄总让我送些路费来。别无他意。”

    “……”马骉不知说什么好。正在思考之间,忽然见甄龙带人到来,身后跟着潘宁等人。

    甄龙问。“马老弟,为啥走得这样急?”

    马骉抱歉地说。“闻睿兄在葛州,我要去寻找,这是有言在先的。我今日离开之前,多次至府上辞别,您去太忙,没空接见。故此留下书信,即走。”

    甄龙说。“我当然不会忘记曾经许下的承诺,主要是担心您路途缺乏银两,特此来以资送行。”

    程簴急忙把银子送过去。马骉未收,说:“我尚有些碎银,谢谢厚意!”

    甄龙说:“你为我立下了大功,本该谢您的,请不必推辞!”

    马骉说:“微不足道,何足挂齿。有一件事相托,请求照顾我妻金丽,等我稳定以后,再来接她。”

    甄龙再次劝说:“照顾金丽,那是应该的。请你再三收下银两,以便在路上花费!”马骉这才收下。遂往回而走。

    乌尭问:“这正是擒拿马骉的好时机,为何放他走?”

    甄龙质问:“我等数十人,他只有一人,好意思吗?君子一言,必守信用。”乌尭无言以对。

    马骉行至古仙镇,肚子有些饿,便寻了干净饭店,店老板叫余清。

    余清做饭店生意,幸得头脑灵活。饭店开张营业后,资金不够,没有钱打开局面。余清就想出了一条妙计。

    叫店里伙计,每天轮流拿着写着店名的空箱子,里面装着空碗,四处跑来跑去,假装去给顾客送菜。

    那些附近的人,看到伙计,整天忙碌,跑来跑去,都不约而同地想:“每天这样忙碌地端菜出去,生意肯定不错,我也去吃吃看。”

    这种假装忙碌方式,效果显著,来吃饭的顾客渐渐地多了起来。

    马骉进得店时,里面已经有了许多顾客。余清看见马骉,问是几个人,马骉答一个人。余清满脸堆笑,招呼坐下。擦桌,倒茶,一系列熟练动作。

    余清随口问:“客官想吃点啥?”

    马骉说:“我要一壶烧酒、特色菜下酒。”

    余清答应:“好嘞,您先请坐喝茶,马上就来。”

    少顷,余清端上桌来,一壶老白干,一盘菜,还拿了一个酒杯。

    那菜是块状,泥巴颜色,香喷喷的,有一股卤味,看着就有些胃口。马骉夹了一块放在嘴里,满口清香,余味绕脑,嚼着劲道,越嚼越香,回味无穷。

    马骉问:“这是啥菜?”

    余清介绍:“此菜叫古仙豆腐干,是当地特色菜。”

    马骉又问:“挺好吃的。我还是第一次吃。有啥来历?”

    此时店里客人不多,见马骉对此感兴趣。余清干脆就坐在马骉对面,讲起了古仙豆腐干的来历。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湖南洞庭湖边杨氏家族,入籍古仙镇,大多以卖豆腐为生。其豆腐,白嫩、绵实、滑腻、清香、爽口,生意相当火爆。

    至朝廷末,历经几代,其后裔,有一人,叫杨举,制作豆腐,技艺高超。

    时值水福禅庙会,善男信女,从四面八方而来,求神拜佛。有唱大戏的、有做买卖的、有耍猴的,熙熙攘攘,人来人往。

    某日,寺庙方丈智通,吩咐弟子悟禅,请厨师办三十桌斋席,以豆腐为主,称其为豆腐宴。悟禅是杨举之远房表侄,则在智通面前推荐了杨举。

    智通从其言。悟禅去请,杨举欣然而至。

    杨举说:“买一些食材和木柴。”

    智通同意,吩咐和尚慧觉说:“你到集市上去买。”

    慧觉到了集市。只见市场上货物丰富,排列整齐。街市上车马拥塞,人流如注,没有回旋余地。商旅联福,隐隐展展,冠带交错。

    将木柴食材买毕,扛着扁担,一边挑着木柴,一边挑着食材,兴冲冲地往回走。这时,迎面走来一个人,肩上挑着牛肉。

    看那挑子上,挂着一块牛皮,没挂牢实,快要掉下来,看起来血淋淋的。刚好与慧觉之挑担,擦肩而过。那块牛肉,被挂落在柴担上。慧觉浑然不知。

    到了寺院伙房,慧觉这才发现,惊奇地叫了一声:“快来看,这是一张牛肉皮!”众和尚闻声都跑过来。

    佛家规定戒食荤腥,都说:“埋掉算了”,都不敢说“煮来吃了。”

    惟有悟禅,站出来,大胆地说:“若埋掉,太可惜。不如偷着煮来吃了,埋在肚里,总比埋在地里强。”

    众和尚欣然同意。

    随声附和,说:“是啊,我们出家人,打坐劳累,只吃素,从没碰过荤腥,营养跟不上。莫看我们年纪轻,却虚弱得几乎无力气。干脆吃了罢。”

    于是,烧掉毛,洗净,划成几块,煮熟了。众正吃着,不料智通到伙房来了。和尚们惊慌失措,忙把未吃完的牛皮,塞入嘴里,狂嚼猛咽。

    被智通看见,气愤地说道:“阿弥陀佛,尔等在哪里弄来牛皮?竟然触犯寺规,吃荤犯戒。”

    悟禅吱唔道:“不是牛皮,是我表叔做的牛皮豆腐。”

    杨举在旁边,也点头称是。

    方丈说:“出家人,休打诳语,杨施主若能做出这般牛皮豆腐,我寺与之永结善缘,若做不出来,几个劣徒,各杖五十,逐出山门。阿弥陀佛!”

    说完,一摔袖子,就离开了。

    如何做得?杨举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办法。

    豆腐要像牛皮那样,宜薄。舀豆浆,装厢,用数块木板,分而隔之。数张薄块豆腐,放在水中煮成。煮后,用火烤而呈黄。即成豆腐干,形状如牛皮。

    翌日,杨举交给悟禅数块牛皮豆腐。悟禅正要出门,看见杨举妻正在卤肉,忽灵机一动:“师父不许吃荤腥,他今日要想尝这豆腐,我便偏让他沾些荤腥。”

    于是,把豆腐置于卤肉锅里卤煮。捞起来之时,奇香四溢。

    悟禅垂涎欲滴,忙撕下一块,置于嘴里大嚼,连连咂嘴称奇。杨举闻声亦尝之。不但绵实有劲道,且其味无穷,暗自称奇。

    将余下的牛皮豆腐干,悟禅带回寺内,交给智通,说:“这就是牛皮豆腐,不信,请您品尝。”

    智通看时,与昨日无异。尝之,连声叫绝。从此,古仙镇居民仿而制之。于是,牛皮豆腐干,成了古仙镇的特色味道。

    余清绘声绘色地讲完了,马骉听得津津有味。

    马骉心想:“这个牛皮豆腐干,味道如此独特。其他地方,不一定有这。我贩运一些,至葛州去卖,说不定能赚些银子。”

    打定主意,马骉问:“这个豆腐干,怎么卖的?”

    余清答:“论箱卖的,一箱卖一两银,二十块豆腐干,每块才五分。若你要买的话,你我相识,算是缘分,十箱你就拿九两吧!”

    马骉正要买十箱,却没有车载运。这下犯了难。余清说:“这里刚好有个贩运队,你去打听一下,说不准能捎一段路。”

    古仙镇,地处交通之枢纽。从东边葛州,至西边踵州;从南方山城,至北方巴州,都必经古仙镇。南来北往,东去西来,有众多贩商云集于此。

    马骉到处打听。恰遇一个算命先生,迎面走来。手执旗幡,上书“算命看相”。马骉顺手摸了一小块碎银,递给算命先生,要扯一卦问问财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