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积压,没有进账,原料商仍按契约上门催交原料货款。被逼急了的周睿,急不择言:“我实在拿不出钱,你们把我人带走。”
原料商气得扬言要停止供应原料,并要到同业中张杨周睿“赖货款的丑闻”,这又是一道杀手锏。
墙倒众人推。
钱庄得知周睿陷入危机,掌柜亲自来催贷款。周睿被弄得焦头烂额、痛苦不堪,不得不赔笑接待,恳求钱庄放宽限期。
但“赚贫爱富”的钱庄,此时岂会“心太软”?周睿面临遭清盘的边缘。为减少成本,降低开上不足带来的产品积压,不得不裁减伙计。
部分被裁的伙计家属上门哭闹,有的赖着商团不走,没有片刻安宁。留下来的工人心惶惶,为商团前途,更为生计忧心忡忡。
那些日子,周睿的脾气不免暴躁,动辄训斥手下的员工。上下士气异常低落,人心浮动。内外交困、身心俱疲的周睿,回去看望母亲龙芸,还要强打欢颜,不想让母亲为此事寝食不安。
知儿者,莫过其母。
龙芸从周睿憔悴的脸色、布满血丝的双眼,洞察出儿子遇到了麻烦。她不懂经营,但懂得为人处世的常理。
就是这位极普通、极平凡的母亲,用她所度诚信仰的传统观念,为周睿指明了走出困境的路径。母亲讲了一个佛家掌故,来喻示儿子。
母亲平静地说:很早之前,潮州府外的桑埔山有一座古寺。
方丈云寂和尚已是垂暮之年,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就把他的两个弟子一寂、二寂召到方丈室,交两袋谷种给他们。
要他们去播种插秧,到谷熟的季节再来见他,看谁种的谷子多,多者就可继承衣钵,做庙里的住持。
到谷熟时,一寂挑了一担沉沉的谷子来见师父,而二寂却两手空空,惭愧地对师父说:“他没有管好谷田,种谷没发芽。”
云寂便把袈裟和瓦钵交给二寂,指定他为未来住持。一寂不服,师父说:“我给你们俩人的谷种都是煮过的。”
周睿悟出母亲话中的真谛,诚实是做人处事之本,是战胜一切的不二法门。并由此想出走出困境的方法。
次日,周睿聚众开会,坦陈经营失误,连累了掌柜伙计,向这些天被他无端训斥的伙计赔礼道歉,并表示经营一有转机,辞退的伙计都可回来上班。
周睿这一番渡过难关、谋求发展的话,赢得了谅解,稳定了情绪。
紧接着,周睿对银行、原料商、客户“负荆拜访”,认错道歉,祈求原谅,并把面临的空前危机如实相告,恳切地请教拯救危机的对策。
对周睿的诚实之举,大多数人得以谅解。况且,都是合作伙伴,工厂倒闭,彼此都不利。
于是,周睿赢得了有限但又宝贵的回旋,并在亲朋好友帮助下免于灭顶之灾,逐渐走出困境。
周睿回首这段岁月时说:“我深刻感受到,资金,是血液,是源泉;信誉、诚实,也是生命,有时比人的生命还重要!”
从此,周睿把“诚、信”作为商团最基本的经营原则,并树立了卓越的信誉,这种信誉也为他后来事业的发展带来大的利益。
秦智说:“把旗下所有店铺,都挂上诚信牌子,这个牌子不是朝外,而是朝里,朝着账房经理方向。”
周睿点头说:“这样,是为了让我们掌柜时刻牢记,凡交易要讲诚信,不仅做到不欺人,还要做到不欺心。”
连续两年,蝗虫大灾,严重缺米。树皮都吃光了,大街上到处都是倒毙在地的饥民。这时,米价暴涨,一日连番好几倍。
第一年,周睿从外地贩运来的数石大米。
郑戬劝周睿借机抬高粮价,周睿却放弃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把所有大米按平价出售,其义举平抑了粮价,使饥民度过了大灾之年。
周睿舍利取义的做法,使他在当地名声大振,巡抚和知府都给他以特别嘉奖,为周睿带来的社会效益。
秦智感叹地说:“失去的是一时小利,得到的却是永久大利。”
有人想用重金购买周睿“诚信”招牌。周睿拒绝了,他说:“你若诚心待人,要我这块招牌何用?你若不以诚相待,要我这块牌子又有何用?”
秦智很赞赏周睿,他对马骉、郑戬、崔煜说:“拒绝购买招牌,很值得敬佩!以诚经商,有时不一定能够马上见效,但坚持下去,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随后,秦智给马骉、郑戬、崔煜三人讲了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商人,叫程信,在街上开了一家店铺。
他的为人与他的姓名一样,讲究诚信,货真价实,予人信用,一直没能赚大钱。隔壁几家店铺,一贯投机取巧,鱼目混珠,却都发了财,有人说他傻,程信笑着说:“其实,我并不傻。”
程信死了后,他的儿子程诚继承父业,仍然经商,仍然遵守父辈以诚经营做法,非义不取。
这期间,隔壁那几家投机取巧的奸商,有的关了门,有的破了产,而程诚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大,最后成为声誉最好的店家。
秦智讲完,马骉、郑戬、崔煜三人恍然大悟。
仍然大灾,一直延续至次年。面对灾荒,知府信任周睿,给二十万银子委托周睿,到没受灾的洛州购卖粮食。周睿就叫马骉去。马骉一路奔波劳顿,二十几天后,终于到了洛阳,住在一家干净客栈内。
客栈掌柜问马骉。“客官,到洛州来干啥呢?”
马骉说:“来购粮的。我们那儿受灾了,缺粮食。”
掌柜见左右无人,悄悄地告诉马骉:“来此地购粮,有回扣的。”
马骉说:“我不能对不起周掌柜,怕坏了他的名声。”
那掌柜说:“怕啥呢?人不知,鬼不觉,谁在意啊!回扣不拿白不拿的。”掌柜笑了。
马骉说:“我当然怕,和自己良心也过不去,怕晚上睡不着觉。如今遍地饥民,嗷嗷待哺,我怎么能忍心再从他们口中夺食呢?”
灾年总算过去。
有一次,周睿曾经研制出一种在水中永久不散的墨品,引起了抢购热潮。桐州商人孟平慕名而来,购得一口袋。
不想返回途中,经过一座桥时,不小心将那口袋墨掉到河水中。
墨是如此贵重,孟平当即找人来打捞。费了许多功夫,终于打捞起来,一看,口袋里面的黑墨,却开始融化。
孟平找到周睿,气乎乎地要讨回公道,强烈要求退回这批墨,并赔偿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质问道:“你说的这墨,是永久不散,看看嘛,刚掉到河里面,就散了。这不是坑人吗?”
周睿一股劲地道歉,诚恳地说:“真对不起,本来应该来说不会散的,可能是这批货在制造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查找一下原因。对你的损失,我全部照赔。”
接着,周睿立即停止这种墨的生产与销售,对已经销售出去的,则以高价返购,加以销毁。
因为商业的发达,经商者增加,商业活动扩大,因此要求建立自己的组织和固定的活动场所是很自然的。
会馆应运而生。
由商人举办,当然经费来源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一般的会馆,其建筑规模和形式在当地来说都是很讲究的。
当然会馆因其经济实力不同,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般的来说,大的有三四层院落。
其中有纪念祖先的乡贤祠、有吟诗作赋的文聚堂,有迎客宴宾的思敬堂,还有进行喜庆活动的大戏台,以及花园、山石、水池、亭榭等。
小的会馆也有十几间、几十间房屋。会馆内配有各种各样的木质家具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用具。
会馆是商人们所建立的地域性的组织,是商人活动的场所,其主要的职能就是联谊并举办一些为同乡服务的公益事业。
由同乡商人所组建,其成员当然是吸收同乡人,形成了一个以同乡为主的地域性很强的组织。这样做便于同乡人的团结,保持同乡人在外经商的利益。
一旦建立,便立刻响应加入,有一个居住、存货、商讨业务、议定商价等的地方。所以,不管建立会馆的初衷是什么,最终都使其表现出了商业的性质。
各个会馆都有崇拜的偶像和保护神。祭祀这神像,有的是本行业的祖师,有的是本乡本土的先贤。
如土木商供奉鲁班、医药商供奉三皇(伏羲、神农、有熊),搞海上运输的供奉无后娘娘等等。
有些会馆虽有商人参加,但由官僚政客组建的。
商人参加是以同乡的身份,而不是出于业务上的需要。
有些会馆是由商人发起组建的,但是后来尤其近代加入了一些有声望的官僚,很快地,会馆活动为其所把持。
周睿在翠屏山南侧购买了一块地皮,修建了一所会馆,取名德义馆。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结构完美,设施齐全,制作精良,金碧辉煌。
占地二千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内有七处层楼、九间天井,六十余间厅堂,一百三十六根立根。
在天井壁上,用七块大理石,并连而铺成,雕刻浮雕“百鹿图”。
奇松苍翠,怪石峥嵘,芳草萋萋,更兼烟云浮动,山泉淙淙,一百只大小不一的野鹿,奔跑跳跃其间,形态各异,妙趣横生,精美绝伦。
周睿还开设药店,除了赚钱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周母龙芸生病,请来最有名的名医高噤诊治。开了药方后,到萧氏药店抓药。
不料,药抓回来,发现其中有几味已经发霉变质,肯定不能喝的。
于是,就去萧氏药店退换,但伙计不仅不退换,反而讥讽地说:“本店只有这种货,若要好药,那你自己开家药店好了。”
那时,周睿还没有钱,未曾发迹。但他没有忘记,一直把此事记在心头,心想等以后有钱了,一定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药店。
周睿任用药店掌柜十分慎重,一定要选用对药材认得来、药品靠得住、对药样样精通的人。为此,周睿广泛征选掌柜人才,亲自面试。
前来应征者众多云集,有的就如何扩大经营、如何提高利润等问题,提出独特的想法,都是切实可行方案。
有的保证开业一年,就能收回成本,保证每年赚钱,至少五十万两银子以上。
对此,周睿都一一婉言拒绝了。
秦智了解周睿心思,推荐了一个人来当药店掌柜。
周睿问是谁?
秦智说:“此人叫孟柱,砥砺琢磨,恐后争先,十分上进。原在萧氏药店做事,一心想在药店这一行干出一番事业,只可惜他没有经济实力。”
周睿闻言,请孟柱来谈。
孟柱说:“在这么多商团里,我认为您是最好的。”
周睿立刻有了兴趣,笑了笑说了一句:“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孟柱说:“我在药材行业干了许多年,和许多药商打过交道。他们都说,您是最优秀的。”
周睿身子往前一倾,眼睛亮晶晶的:“哦,说说你的想法?”
孟柱说:“要保证药品质量过硬,必须舍得投资下血本,建立自己的药厂、药号、药行、药市等链条,形成一条龙的药业体系。”
周睿认真地听着。孟柱的一番话,说到了周睿心坎里,与之不谋而合。周睿说:“有道理,想法不错。”
得到了周睿初步认可。
这时,孟柱出示了自己编著的药材集。
周睿不禁眼睛一亮,高兴地说:“我看过,却不知是您编写的。”
接着,孟柱又谈了一些自己在药材买卖方面的见解。一个接一个的老点,让周睿暗自高兴,当即以高薪聘孟柱任药店大掌柜。
并互相约定,开设这个药店,先以救命活人为本,然后再说赚钱的事。
却说萧泰自萧鑫死后,承父兄基业,出榜广纳贤士,叫韩贲、黄臻二人在会馆专门接待。
连日以来,你推我荐。
有数人来投:戚伟、刘阳、张瑞、孟樵、徐武、郝波、陶宇、王福、高强、周亮、邵俊、马宁、邓海、宋卫等人,先后拜见。
萧泰皆接纳,并待之甚厚。
这里介绍周亮、邵俊。
周亮与邵俊,两人是好朋友。都生得魁武奇伟,且胆量过人,武艺高强。
一次,两人外出打猎,在林中小路上,突然与一只猛虎相撞。
匆促之中,周亮被猛虎扑倒在地。那虎坐在周亮身上,便欲下口。邵俊骑马过来,一箭射中老虎头颅。
那虎又从周亮身上跃起,扑攫邵俊,前爪抓在后鞍之上。
周亮迅速地从地上跃起,张弓搭箭,射中老虎前臂。
这虎一松前爪,闪倒在地。周亮与邵俊一起,击毙了这只饿虎。二人都安然无恙,一时传为奇谈。
今闻萧泰广罗人才,特来投之。
且说甄龙打败王翽,闻萧泰势力日益强大,派使者带信,欲结交之。
萧泰闻言,犹豫不决。
冉妸叫高昪、黄诚二人,与萧泰商议。
少顷,黄诚、高昪至。冉妸问计。
黄诚说:“甄龙来结交,是想牵制我们。今若不同意,恐其对我们下手,势必危急。”
高昪说:“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如今我们实力也算可以,甄龙奈何我们不得。不如徐观其变,以良策对付。”
冉妸说:“我认为高昪说得有道理。”
萧泰遂从其言,谢使者,不回复。
自此,甄龙闻之,兹有对付萧泰之意,但事情繁杂,一直未能成行。
萧泰安排谢清,与其父谢白,二人至蓬山县城,贩卖粮食。
至蓬山县时,晚上歇于市场一旅社。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敲木鱼,分赴各个地段,挨门报晓。两人闻之,就起床。
各门桥市井已开。瓠羹店门口,坐一小儿,叫“饶骨头”。并且卖粥饭、点心,有时也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直到天明。
杀猪羊作坊,每人担挑及用车子推猪羊上市,百十人一起。果木、纸画集于朱雀门外及州桥西果子行出卖。
面粉用布袋盛装,用太平车或骡马驮着,从城门鱼贯而入,至天明络绎不绝。御街州桥至南内前,药和饮食者,吟叫百端。
城东南角潘楼酒店下,每日自五更开始,买卖衣物书画,珍珠玉器等。
至平明,卖羊头、肚肺,赤百腰子、鹌鹑、斑鸠、鸽子、兔子等野味,以及螃蟹、蛤蜊等各种水产品。然后厨师上市,买卖作料等。
十字街上,每天五更点灯交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叫作“鬼市子”。
谢清、邱白行走在街道上,遇见蒋济、何殿等人。
何殿,人亦称其有神力。
当时,有一头黄牛,凶悍之极,人莫敢近,时人只好筑一牛圈,将其关在圈里边。
何殿闻言,感到奇怪:“这头牛,有那么厉害吗?”何殿疑之。
于是,来到牛圈,观看那头牛。何殿对看管的人说:“我要试一试,看这牛到底有多大力气?”
众人闻之,都围拢过来。
有的劝:“不要拿性命当儿戏。”也有人纯粹是看稀奇的。何殿也不说话,甩掉上衣,光着膀子走进牛圈。
这牛,低下头,圆瞪双眼,以两只犄角,来挑战。
何殿顺势接住两只角,用力一扭。这头壮牛,竟然应手而倒。何殿再一用力,这一下,居然将牛颈骨,全给折断了。
片刻工夫,这牛就一命呜呼。
后来,何殿成了蒋济小跟班。蒋济是范明属下。
赤手私立牙店,商者持货入市,如花布米谷之类,不许自主交易,横主价值,肆意勒索,人称“牙棍”、“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