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朱标和郭天叙母亲张氏等眼下已被接来了集庆。
于是,这一天,章诚就带着佳莹,朱元璋带着马氏、郭天叙带着张氏等一起着便服,来到了街市上,准备买买买。
章诚以振兴实业为名买了许多瓷器。
朱元璋则买了许多小孩用的东西,甚至还花大价钱买了个刻制有全球地图的玻璃炕屏回去,说是让朱标长大后可以通过天天看见这屏风知道,天下有多大。
郭天叙则给母亲张氏买了弹簧床,说是为了让张氏睡着更舒服。
朱元璋见此颇为艳羡。
他羡慕的不是郭天叙买得起弹簧床,而是郭天叙可以为自己母亲买弹簧床尽孝。
“咱的老娘要是在,咱也会孝敬,比他还要会孝敬咱老娘!”
朱元璋也就忍不住还对马氏说了这么一句。
马氏笑着说:“无论如何,天下许多百姓的老娘现在因为我们中华军,有了被自己子女孝敬的机会。”
朱元璋点了点头:“妹子说的是啊!”
现在的集庆城人口很多,摩肩接踵的。
虽然中华军的工业品还是处于滞销的情况,但消费情况总体是在改善的。
所以,在街市上购物的人其实也不少。
朱元璋看见这些陌生人脸上绽放的笑容,尤其是在看见一些,虽然穿着破布补丁衣服,但也在扶着父母一起进店扯布买药的百姓时,内心更是油然而生出一种不可名状的成就感。
他知道这里面有自己的功劳。
同时。
朱元璋也知道这里面还有章诚的功劳。
因为要不是章诚,他自己是不知道怎么让这么多百姓活着的。
章诚现在也看着这些来来往往的人群。
看见他们面上满怀希望的笑容,章诚心里也是高兴的。
他也因此倍觉有成就感。
也来到集庆城的刘琏此时倒是心情复杂的很。
因为他也在集庆城看见了来来往往的许多人在街市上购物,还看见这集庆城许多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而不是百业萧条、更不是人人凄惶。
这让刘琏很是不解。
他本以为据有集庆城的中华军会因为太多人口涌入而犯愁的,乃至大肆掠夺官绅富户产业的,或者扩兵杀人以减少人口压力的。
但他没想到集庆城现在竟如此风平浪静,还如此欣欣向荣。
不可思议。
非常不可思议!
“贵社难道不因有这么多人涌入,而为接下来的钱粮而担忧吗?”
满腹疑窦的刘琏为此找到了自己父亲的学生,时任大同社集庆知府的杨宪,问起他来。
杨宪回答说:“你以为章先生跟恩师一样只知以纲常伦理要求百姓,以圣人之道要求官绅,用权谋诈术行事,用铁腕严法办案?”
“非我不尊敬家师,而是实事求是的说,章先生在理财安民上面强于家师,也强于天下士大夫远甚!”
刘琏听后颇为不服,神色阴沉了下来。
但他觉得杨宪作为自己父亲学生,如果不是真被章诚折服,不至于说这样鄙夷自己父亲和天下士大夫的话。
因为他清楚记得,杨宪作为北人,就是因为仰慕自己父亲学问,才跑到南方来安家的。
所以,刘琏也就咬着牙问:“为何这么说?”
“因为章先生做的事,是真的以民为本。”
“汝当注意,这里的以民为本,非以士大夫为本,而是真的以百姓为本!”
“因为以民为本,所以章先生才放弃争天下之主,只把心思放在了如何把天下之利做大上面,阴谋权术从来也没用在对内倾轧上面,甚至也没有用在对外部势力的倾轧上面,只内兴实业外扩市利。”
杨宪一脸崇敬地说了起来。
刘琏更为惊愕:“他真不喜欢做人上人?”
“我本也不相信他真不喜欢,但目前看来,他应该是真不喜欢,是真欲为圣贤!”
“所以,章先生不会做为了能够骑在别人头上不惜自己利益受损的事。”
“我跟着他做事的时候,就亲眼看见过几次,花云、汤和这些人,甚至一个普通工匠因为一些具体的事与他争论且明显在争论到最后,发现是章先生错误时,章先生也没有因为自己是地位居于他们之上的人而宁肯罔顾事实也要逼着底下的人承认是对的。”
“总之,这位章先生是真的把事实和实际的利益看得比面子还重要,他宁肯被人怼得他颜面扫地,也要把理辨明。”
“这一切为的就是让百姓活得更好。”
“不然,以章先生的地位,他完全可以先论尊卑,再论事实,用权力逼着真理向他臣服!”
杨宪说后就笑了起来,看向刘琏:“汝觉得天下士大夫,有几人真能做到章先生这样?”
“天下竟有如此圣贤的人!”
刘琏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杨宪越说越亢奋:“没错!所以,大量流民被引导来集庆,不会让造福于民的我们大同社中华军无法收场,只会我们更加壮大,因为我们章先生已早准备好了高产的新粮,也早准备了新的贸易商品,现在只觉得来集庆的人太少,而不觉得人太多。”
“你们上位呢。”
“他不是刚被拥戴为吴国公吗?”
“他就愿意坐视章先生这样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借着一件件安民富民的大功德,积攒下崇高的威望?”
“他就不担心章先生威望大到将来迟早威胁他的帝位?”
“他就不担心将来他即便做了皇帝,将来他朱家也会迟早为章家所代?”
刘琏继续问着杨宪。
杨宪沉吟了一会儿。
然后,杨宪就说:“可能会,但现在他是不能的。”
“为什么?”
刘琏很不理解地问了一句。
杨宪笑了笑:“因为章先生给他带来的好处太多了!多到他比当今元朝皇帝还富有,这怎么不让他期待章先生会不会在将来彻底灭了胡元后给他带来更多好处,何况,章先生还给他带来的希望本就很大,让他有了当年始皇一样的雄心壮志,甚至是比始皇还要大的雄心壮志!”
“比始皇还要大的雄心壮志?”
刘琏更加愕然不已。
因为汉人已经很多年没有所谓的英雄有始皇一样的志向,甚至比始皇还要大的志向了。
要知道,即便是现在,愿意造元朝的反,恢复中华的汉人都还是少数,而且这少数人都还是最不被士大夫瞧得起的底层民众,被大多数士大夫斥为贼的底层民众。
早就掀起了北伐浪潮,打到元上都的农民军首领甚至不少连名字都没有,甚至有名字也不过是叫关先生、破头潘这样的名字。
杨宪道:“没错。”
接着,杨宪就看向刘琏:“你知道我们上位书房最显眼的陈设是什么吗?”
杨宪说后就回答道:“最显眼的就是章先生亲自让人绘制的那副《坤舆万国全图》!”
“这幅画一直挂在他的墙上,据闻,他几乎每天都要在那图面前驻足良久,因为章先生在那上面写明了矿藏、耕田数目、气候条件,七大洲四大洋,全在上面,一直想自己子子孙孙有田有粮的上位比谁都清楚那幅图的意义,清楚自己这一生该为什么而活,该视谁为敌。”
刘琏有些听不明白杨宪的话,而问道:“什么是《坤舆万国全图》?”
“伱跟我来!”
杨宪带着刘琏去了自己的书房,然后指着一幅小了许多的世界地图给刘琏看:“就是这个。”
同时。
杨宪还给刘琏具体讲解起来。
刘琏听后则道:“其实这上面一些地方,家父也给我说过,毕竟我们家里也来过番商。”
“我知道恩师不会不知晓海外的情况。”
杨宪笑着回了一句,接着就问着刘琏:“但换做是他,他愿意告诉上位这些吗?”
刘琏微微一笑,神色严肃地看向杨宪:“公应该知道让一个帝王知道这些的后果!”
“知道,无非就是道学越发无用武之地,我们这些儒士就难以再做人上人,毕竟道学只利守成,不利开拓。”
杨宪回了一句,又道:“所以,我才说章先生是真正以百姓为本的,恩师和天下士大夫皆不如他!”
刘琏则看着地图而苦笑着说:“但也没想到章先生会知道的更多呀!如果天下还真的有这么大,不见得家父就真不愿意以让天下更加兴盛为名让国家积极开拓!”
刘琏接着就意味深长地看了杨宪一眼,问:“公打算何时向上位和章先生举荐家父?”
“没用了。”
杨宪回了一句。
刘琏听后心里一紧:“这是怎么讲?”
杨宪拧眉说道:“现在我们大同社和中华军选官,已经不是征辟用人,而是自己培养然后考选!”
“因而,别说恩师,就是眼下集庆城内的儒士,也都没有征辟,即便是营田这样的事,我们都宁肯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提前毕业来营田军里做事,也没有征辟外人。”
“啊?”
刘琏怔住了。
失望和沮丧涌上了他的心头。
杨宪则继续说道:“恩师不该瞻前顾后的!瞻前顾后很容易错过许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