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三国之徐州枭雄 > 第172章强力推六大发明

第172章强力推六大发明

    建安二年春,丞相曹操向天子上书,以于禁为平西将军,司隶校尉钟繇为军师,集结长安和郿城大军共计五万,攻打陈仓,剿灭西凉叛逆马腾。

    天子准奏。

    就在大军开始集结的时候,西凉十大诸侯,韩遂、马腾、程银、马玩、梁兴、杨秋、成宜、张横、李堪、侯选等,在天水歃血为盟,推选韩遂为盟主。

    所有大军兵合一处,号称二十万,以韩遂为统帅,马腾为副统帅,成公英为军师,其余众人皆为大将。

    一时之间,西凉军阀实力大增。

    陈仓以马超为主将,马岱、杨秋为副将,率军三万镇守。

    同时,散关和天水各驻扎五千兵马,守将为阎行和姜囧。

    张横率领一万兵马,驻扎在陇西狄道。

    其余兵马皆驻扎在金城。

    消息传到颍川之后,曹操知道事不可为,命令于禁继续镇守在郿城,长安钟繇暂时按兵不动。

    当郭嘉将暗卫送来的情报,传给陶应的时候,陶应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多少关注。

    马腾韩遂,陶应还是有些佩服,这二人简直将厚黑之术演绎到了极致。

    记得在后世刚读《厚黑学》的时候,都是以曹操、孙权和刘备作为典型人物。

    孙权脸皮之厚,无人能比。

    曹操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刘备二者兼而有之。

    因此,他们都成就了一番霸业,天下鼎足三分。

    然而当司马懿毫不在意的穿着女人的衣服,还搔首弄姿时,便已经告诉众人,天下归司马了,因为他才是厚黑的集大成者。

    但是陶应觉得,马腾和韩遂二人在厚黑领域,是无人能比的,多么大的仇啊,现在两人竟然还坐在了一起!

    不过想一想,他们一生的所作所为,也就释然了。

    只可惜他们的根基只有西凉,底子太薄,否则真有能力搅乱天下局势,成就一番霸业。

    当然,现在他们对陶应造不成任何威胁,无非就是抱团取暖,抵御曹操,陶应自然也不会多做关注。

    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新书。

    从去年秋天到今年春天,关于新书,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马上就要问世。

    陶应对此非常重视,为了能够取得更大的效果,让所有的世家都能支持,陶应决定要造势。

    现在他身边以王璨为首的文人集团也不少,首先要写一些文章。

    经过深思熟虑,陶应决定推出六大发明,以此作为宣传的抓手。

    第一是指南针,由指南车到指南针,在这个时代可谓一项大发明,由笨重式成为便携式,无论是商队还是军队,都必不可少。当然,对于以后的航海,作用就更大了。

    第二是龙骨水车,保证农田能够得到灌溉,南方的百姓都将其视为宝贝,粮食的产量因此而得到提升。而且它还是双向的,旱时引水灌田,而涝时又能把田里过剩的水排到旁边的江河,可以说,让庄稼旱涝保丰收。

    第三是曲辕犁,以前两头牛拉犁,现在只需要用一头牛,而且耕地的速度比以前还要快,南方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荒芜的土地,就是因为耕种的效率提升了两倍以上。

    第四是织绫机,原本织绫机的操作复杂且效率低下,经过改造之后,不仅简化了操作过程,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织出织物的花纹图案,比以前精美了许多。

    在以前的历史中,除了曲辕犁,马钧都改造过其它几项发明,而在这个时空中,有了陶应的超前思想以及他的重视,加上马钧的才能,这些自然会早几年问世。

    第五是造纸术,左伯对纸张的贡献,不低于蔡伦,蔡侯纸是开端,而左左伯纸则是一个重大的升华。纸张对文化传播的作用,在后世人人都清楚,有了纸,才产生了书法家,其功劳陶应不能忽略。

    第六项就是印刷术,他的影响力,现在许多人还不明白,因此陶应要把宣传做出来。

    经过陶应点拨之后,几乎所有官员都认识到了这六大发明,与徐州、扬州的繁荣是分不开的。

    于是各种锦绣文章出来了,一时之间,六大发明享誉整个大汉天下。

    可是其中的五大发明,大家都见过,或者说都听过,唯独第六大发明,印刷术,许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只知道伴随着印刷术的是新书。

    而新书的作用,则被南方的许多文人已经夸上天了。

    能不夸上天吗?当它刚一出现在三大书院的时候,所有学子的眼睛都直了,而书院的那些大儒、大贤、先生,全都激动的无与伦比。

    以前一篇文章,那都要两个人抬,听说现在一个《孟子》七章,一个人能轻松的拿在手里,《论语》也一样。

    如果是用左伯纸抄的,他们也信。

    但是听说,学院里面一百多名学子,每个人都有一本,那得抄几年呀?实在是难以想象。

    其他各州的世家子弟、官员自然无法想象了,而不能想象,就充满着渴望。

    于是以糜家、陶家为代表的南方商家,敏锐的发现了商机。

    而这些,陶应早就想到了。

    为什么他要用雕版印刷而不用活板,就是这个原因。

    人们最先需要的书籍,都是儒家经典,利用雕版可以迅速的大量刊印,该赚的钱,先赚回来,同时,把新书的优势打出去。

    等到以后,几乎所有的世家学子都拥有了这些儒家经典,不同的人就该有不同要求了,这个时候,再推出活板印刷。

    不久之后,新书传到了豫州颍川,出现在皇宫中,相府内。

    天子刘协虽然还是个孩子,可是对新书也爱不释手。

    朝中的那些大臣更不用说了,客商带去的新书,他们几乎不问价格,就是抢购。

    曹操当然喜欢了,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也是手不离卷,曹昂则是把自己的钱财全部拿出来,购买了新书。

    而新书到了长安之后,对钟繇的震动太大了。

    不光是新书,对他有强大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那些字体。

    他本来就擅长楷书,而蔡邕、张芝、韦诞、左伯、顾雍等人的字体,对他的启发非常大,也让他的楷书比以前历史中提前十几年完成定型。

    突发奇想,如果能把他的字体也变成新书,该多好啊!

    于是他把想法通过荀攸、郭嘉,告诉了陶应。

    陶应当然不会拒绝了,钟繇的字体,肯定要流传下去,不过许多书都已经有人书写了,做底板也是一个细活,暂时还不具备一本书两套底板。

    于是通过排序,给钟繇确定了《楚辞》。

    这让钟繇非常激动,马上动笔书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