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三国之徐州枭雄 > 第239章大战前巡查各军

第239章大战前巡查各军

    诸葛连弩及木牛流马经过各军统帅、军师、将领的验证之后,皆被称为吴国的大利器、军队的大杀器,开始大规模制作。

    穿越之前,陶应不是学化学的,因此他没有研究出火药,也没有制作出其他热兵器,只能制作出一些火箭,也就是在箭头上绑些破布、柴草等,沾上火油,点燃之后射出去。

    硝石、硫磺、木炭是火药的三元素,而且陶应也知道是古代炼丹的术士,在炼丹过程中发现的,但到底如何才能提炼出,在这个时代还是不容易的。

    因此,陶应更多的是在改造冷兵器。

    就这些,已经领先了这个时代,使得吴军的战力绝对高于魏军,以及西凉军。

    虽然说兵器的打造,诸葛连弩以及木牛流马的制作都是机密,但这个时代,保密意识普遍不强,魏军的一些探子,还是探得一些消息,知道了诸葛连弩和木牛流马。

    但到底是怎样的?如何制作?他们却没有一点头绪。

    没有图纸,没见过实物,春秋战国时期墨家的许多关于机关术的书籍也都已失传,纵然是聪明如荀彧、司马懿这样的大才,也难以想象。

    只知道连弩肯定是能够连续发射弩箭,至于能发射多远,一次可发射几支,根本不清楚,在他们想象中也就是三支左右,最远就是普通弓弩手的射程。

    至于木牛流马,想象和实物的差别就太大了,甚至有人觉得,可能是一匹木头做的战马,类似于战车的,想一想那也没有多少威力。

    何况,对于二十几岁的青年诸葛亮,也不认为有多厉害,那他制作出来的兵器,又能强到哪里去呢?

    诸葛瑾确实有才,但也并非那种王佐之才,而诸葛亮此时肯定没有诸葛瑾的名气大。

    对于曹操和司马懿的种种猜测,陶应当然不会理会,他将汉中的诸事安排妥当之后,又赶往广陵。

    很快,马腾韩遂得到消息,这让他们长出了一口气,看来是自己太紧张了,有些惊弓之鸟,吴军显然还没有准备妥当,现在不可能出兵。

    海军的兵力没有再扩大,依旧是五万,但是海船制作了很多,基本分为两类,攻击舰和运输舰。

    攻击舰的形状大同小异,每艘舰上都装着数量不等的投石车,放在这个时代,简直可以称作为远程炮火了,因为在船上,可以不停的移动,调整目标,攻击力更强。

    甲板有一部分是活动的,一旦要登陆,可以迅速做成浮桥。

    运输船的类型很多,有些是运送粮草的,有些是运送兵甲器械,还有一些是运送战马的。

    以前三国历史中,吴国的航海是最发达的,现在在陶应的大地支持下,更发达。

    不过现在,陶应还不准备去探索洟州。

    当年诸葛直和卫温去洟州,带回了数千蛮人百姓,和一些当地的农产品,发现那基本没有什么文明,没有属于他们的文字,语言也和汉语类似,估计他们的先祖是沿海渔民,打渔时迷失了方向,飘到了岛上。

    孙权也不是为了开发洟州,只是想和秦始皇一样,得到长生不老药。

    诸葛直和卫温没带回来,被以“违诏无功”之罪收监,后被杀,由此可见孙权也并不是什么明君。

    陶应当然不会这么做,虽然他是穿越者,也搞不清为什么会穿越,但也不太相信有长生不老药,假如真的有,那也是可遇而不可求。

    海军的作用,现在是协助攻打青州、幽州,将来是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将大汉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

    根据贵霜帝国、罗马帝国的那些商人的口述,以及陶应原有的记忆,经过几年的努力,绘制了一幅西方大致的地图和航海图,然后又让鲁肃等人和一些工匠,制作出了沙盘。

    看着上面的辽阔大海,以及西方的那些国家,海军的将领一个个激动万分,原来世界这么大,原来大海如此辽阔,想一想将来他们海船开进那些地方,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啊!

    在陶应的一番勉励之下,所有将士士气大振,再次进入了紧张的航海演练中。

    秋天到了,丰收的景象,让百姓们个个脸上都挂满幸福的笑容。

    连年的大丰收,他们能不高兴吗?

    陶应离开广陵之后,在徐州、扬州探查粮食收成情况。

    各地的官员都在忙碌,吴王如此心系百姓,爱民如子,他们怎能不好好表现。

    各地的郡兵,官员的私兵也都加入到了秋收的行列,让今年的秋收很快完成。

    接着陶应又考察了徐扬两州的书院,对即将到各地担任官员的那些学子进行了一番鼓励。

    儒家的学说还是有作用的,他讲究的首先是修身,是要有良好的品德,是忠和孝,为人要正直、诚信,为官要清正、廉明。

    有了这些,他们至少是努力为百姓做事的,能力欠缺的,可以在实际中锻炼。

    在徐扬两州考察完之后,陶应又去了荆州,与鹿门书院的三位大贤探讨天下大势,以及将来如何做到国富民强,天下太平。

    这一次三人都是畅所欲言,将自己的看法全都毫无保留的拿了出来。

    因为在三位大贤的心目中,陶应已经是将来大汉天下之主了,而他们也看出,陶应真的是为了天下所有人开创万世太平,这样的明君,堪比尧舜禹汤,他们怎能不相助呢?

    接着到了南阳,视察了徐晃麾下的十万大军,对所有的将领都进行了嘉奖,当然,这种嘉奖只是口头的,可是在这个时代,作用是非常大的。

    哪一个上位者能像主公陶应一样不辞劳苦,到大营中来看他们呢?

    曹操做不到,马腾韩遂也做不到,更不要说并州的那个袁谭了。

    就凭这一点,也足以让他们感动万分。

    每一次到军队,都能让将士们士气大振,陶应心中决定,在大战开始之前,一定要在汉中、南阳、彭城、琅琊、广陵等处军营,甚至是武关这样偏僻的地方,都去一次。

    一则可以提升斗志,二则也让所有的将士都明白,他们是自己的兵,是吴王的麾下。

    一直快到年底的时候,陶应视察完了益州,才乘船顺流而下,回到金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