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年,即公元205年,吴王嫡长子陶昌十五岁,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在陶应的影响以及各位大贤的教育之下,品行高尚,也有一颗仁慈之心,因此吴王陶应正式立其为世子。
尽管以前大家也都认可陶昌是世子,但现在就算是名正言顺了。
作为第一代的君王,陶应必须要杀伐果断,打天下就必须要有铁血手腕,但陶昌作为第二代,就要具备仁慈之心,要爱戴自己的百姓,要严于律己,可以享受,但不能沉迷,必须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尤其是对待弟弟妹妹,要有一颗爱心。
古代君王之家是无情的,陶应觉得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是因为他们破坏了规矩,嫡长子作为继承人,就是规矩。
别人没有可能性自然不会去争,嫡长子不存在威胁,也就不会兄弟阋墙了。
至于说立贤不立长,这纯粹是取乱之道,生于帝王家的孩子,哪一个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到底谁是贤,如何评估?
万一嫡长子昏庸怎么办?
陶应觉得这就是上位者的问题了,如果你连嫡长子都没有教育好,甚至说他被阴谋给陷害了,那你的江山活该被别人夺去。
正式立世子,对吴国来说也是一件大事,现在的吴王世子,将来肯定是太子,是未来的国君。
在这个时代,陶应发现太子的母亲,也不一定是皇后。
不过现在陶应还没有称帝的打算,自己的夫人和妾室只能封王妃,至于说皇后,那是称帝以后,要考虑的。
陶应现在,马上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做一次文抄公,将魏征给李世民的十思疏送给陶昌。
现在的陶应自然不可能记起十思疏全文,但它的精华肯定都背下了,前世作为文史专业的学生,那都是必背的。
不过他的书法还是拿不出去,想了想还是由顾雍来书写。
见思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聚满溢则思江海以下百川,乐盘游则是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馋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行。
当陶应将自己剽窃的《十思疏》送到顾雍那里,让书写的时候,顾雍是震惊、激动、兴奋。
主公吴王果然是天命之子,这十思每一条都是上位者治理国家的要务啊!
只要以后历代君王谨记这十思,做任何事情都不违背这十思,这样的王朝一定会千秋万代,永远昌盛。
在顾雍的心里,陶应已经是君王了。
想一想秦始皇,当年也是雄心大略,也想让自己的王朝千秋万代,永世流传,可他的办法焚书坑儒禁锢思想,收缴天下兵器,融化铸成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何其荒谬,二世而灭是必然的。
只有主公这样,得民心才能永远昌盛。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主公的见识何人能及。
这《十思疏》,也只有主公能够写出。
顾雍激动,书写起来自然认真,提前研好了墨,铺开了纸,净手,焚香,并看好时辰,然后动笔,一气呵成。
非常谨慎的送到吴王府,吴王陶应看完之后很满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顾雍的书法,已经隐隐超越蔡邕了。
陶应将吴王府许多官员召集来,把《十思疏》郑重交与世子,并加以告诫。
“孩儿谨记父王教诲,立刻熟记于心,并每日反思!”陶昌向陶应行了一大礼,激动万分。
父王陶应日理万机,却为他写出了这样的《十思疏》,对他来说,这是何等珍贵的礼物啊!
每一个字都凝聚着父王的苦心,陶昌暗暗立誓,将来继承父王的霸业,一定要做一个明君。
大厅中的官员,看了吴王陶应的《十思疏》之后,心中也是非常震撼。
糜竺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主公陶应是几千年来第一圣主,无人能及。
他也相信他的外甥,世子陶昌一定能够领会主公的苦心,做一个盛世明君。
“自黄巾之乱始,至今已整整二十年过去,百姓苦其久矣,现在天下一统在即,诸位切不可懈怠,必戒骄戒躁,与本王一起开创太平盛世,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让所有百姓能够吃上饭,吃饱饭,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所安,国富民强,繁荣昌盛,万邦来朝,诸位的功绩,也必载入史册!”
“谨记吴王教诲!”
“昌儿,世子的封号,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从今天起,你便要担起这一种责任,心怀天下,心怀百姓,清近贤臣,远离小人,正如《大学》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孩儿谨记父王教诲!”
十五岁,在后世还属于未成年,可是古人成熟的普遍比较早,周瑜孙策十五岁便已经开始带兵打仗了,因此,陶应决定让陶昌也历练一番,给自己的弟弟妹妹一个表率。
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决定让陶昌去汉中诸葛亮的军营进行历练。
诸葛亮最擅长的是治理内政,当然行军打仗也可以,陶昌去了之后,诸葛亮当然会明白,会精心教导。
吴王府的官员都是大力支持,主公吴王身经百战,在即将面对曹操的大战中,自然也会在军中,吴王世子怎么能够一直待在府中呢?
糜夫人以及糜竺也是非常支持的,诸葛亮的军中,他们当然清楚了。
诸葛亮现在只有二十几岁,便做了大军的军师,可见其才能之高。
而吕蒙、丁奉、陆逊也都是年轻人,这不就是给世子培养一些力量吗?
陶应的确有这样的打算,他本来还想招几个年轻人,但是通过暗卫一打听,年龄太小。
新野邓艾,现在只有七岁,而且表现的比较木讷,刘先的外甥周不疑倒是已经十二岁了,非常聪明,陶应下了一道命令,让他做世子伴读,至于说去不去军营,由他自己的决定。
天水的姜维也打听了一下,还是三岁顽童,得到消息,陶应把自己都逗笑了。
益州的董允和费祎,也不到十岁,还是以后吧!
荆州宜城马良,十七八岁,此时做秭归县令,政绩比较突出,陶应大笔一挥,立刻提拔为吕蒙、诸葛亮军中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