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石寒笑了笑,回道。
小女孩也笑了笑,嘴角微微翘起,大眼睛弯得像月牙一样,一点看不出生气或失落的表情。
只见她又端着饭甑,一一耐心询问王逊和王载。
“李姑娘,你的好意,王将军、王参军和本官都心领了,”石寒主动替王逊和王载摆手拒绝。
看到李秀有点不知所措的模样,石寒又解释道:“本官是本地县令,作为东道主,本官要邀请王将军和王参军,还有你,一起入城回县衙,为你们举办接风洗尘宴,还请你一并赏个脸。”
“这样不好吧?”李秀当场严正拒绝道。
石寒暗赞一声,小女娃倒是挺心善的,始终坚持原则的,在这个贵贱分明的社会很难得。
不过,这样的善人,在乱世之中又有何人怜惜呢?
遇到战事中凶残的敌人,左不过一刀的事情。
石寒坚持道:“李姑娘,你与李将军,李参军都是州刺史部下遣来的,都是我茌平县的上官,我们理应要好好招待,此乃天经地义。”
“眼下这世道,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多少老百姓食不果腹,”李秀却依旧大摇其头,非常坚持自己的原则。
“还有我们的将士长途跋涉,在外风餐露宿,饥餐渴饮,吃足了苦头,更要以性命相搏往来剿匪平乱,我们岂可因私废公,只顾自己享受,而置百姓和军士们于不顾?”
“这……”石寒佯装满腹委屈的,拿眼与王逊、王载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李秀继续掷地有声,义正辞严道:“我愿与众将士同甘共苦,绝不愿意搞特殊!”
石寒突然间有些烦躁。
想开摆都不行,这狗日的世道。
石寒本身就算冒充石崇的私生子,出身、门第都并不高。
石家原就不是什么名门望族,这私生子的身份就更待考究。
在如今这个社会,卑贱如尘泥。
人家正儿八经的士族,都不带正眼看他一下的,态度十分明显。
现实摆在这里,如果不想躺平摆烂的话,其实能够选择的机会很少。
像原历史轨迹石勒一样,投靠流民帅汲桑,期望混出头。
——没有门第出身的人,投靠农民起义军是一条很不错的路子。
但甯黑、汲桑实力不行,农民军就是帮乌合之众。
战场上被暴打是大概率的事情,真反了天,九死一生,结果难料。
那么投靠刘渊呢?
先不说人家愿不愿意接收,就是自个也不太乐意啊。
得了,还是边走边看吧。
齐王司马冏刚刚也才被司马伦和孙秀摆了一道,遣出京城,重新出镇原驻地许昌没多久。
现在正面临处于绝对弱势,但又极度渴望有朝一日,带兵反攻回洛阳的尴尬境地。
他明年传檄各镇藩王,带兵勤王,会猎司马伦于京师,要的是各方助力。
自己至少还是可以赶上这个趟儿,明年出兵相助虽然要甘冒巨大的风险。
但是为了搏得快速升迁高任的政治资本,却也不得不继续冒险,投其所好。
否则难道还能混吃等死,半途而废?
艰难的开局,混得这么惨,也是没得谁了。
石寒继续强行狡辩:“你们作为主官、主将,我不过作为东道主,给你们安排一顿饭的事情,聊表慰劳,也不算什么特殊!然兵与将本身就有区别的嘛,否则将无权威怎么能指挥得动士兵?”
“还是不了,我谢绝石县令你的好意。”小女孩非常规板,坚守底线和原则,坚决摇着头。
石寒看了她一眼,道:“这样不好吧?还有王将军和王参军……”
“人家我管不了,但我得管住我自己,这是阿爷自小告诫我的做人处世原则。”小女孩大声抢话反驳道。
石寒闻言,只得尴尬地拿眼望向身旁的王逊和王载二人。
“石县令,算了,我们也就不去你那县衙打扰了,大家都省事了。”
王逊立即摇头说道:“我们难道还不能与李姑娘建立共同阵线,一同坚持原则和底线吗?”
石寒其实心里明白,就算冀州刺史李毅没有亲临,但是却派遣了他女儿随军,这是作监军的意思。
李秀时刻都在监视着军营中各位将领的一举一动,回军的时候,自然是要一一如实汇报。
这就让王逊、王载这些军官不敢肆意妄动和乱来,只能有如李毅亲临一般,规规矩矩。
石寒心里自然是巴不得,高兴还来不及,他不过就是讨嘴巴上便宜,随意客套一番。
他要接待这些军官和州兵,可都是要破财的,能省则省,六、七千大军还需要他供养,要精打细算,从牙齿缝里扣省出来每一粒粮食,这正合他意。
但他表面上还是要假惺惺的继续坚持:“李姑娘,王将军,王参军,你们率军远道而来,为我县剿匪,实在太辛苦了,都不让我略作招待,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人太不懂事,目无上官……”
“你有点无礼。”小女孩笑着摇了摇头,突然抢话责怪道。
石寒苦笑,佯装唯唯诺诺。
“你为何如此大胆?”小女孩问道:“一直想坏我们军中纪律和规矩不是?军有军律,坏了规矩以后还怎么指挥支配大军,调动作战?”
这顶帽子扣得很高,石寒也被问住了。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或许和社会风气、人情世故、华夏老传统有关吧。
人情社会,请客吃饭和礼尚往来都是常态。
除非像李秀这种小姑娘不谙世事,才会铁面无私,把人情当成无法理解。
公卿贵族与底层下民之间,有条看不见的士庶鸿沟。
早已经被分割成了两个“物种”,这其实类似于印度“种姓”制度,上下阶级之间都存在生殖隔离了。
“这非我之本愿,李姑娘,我实属只想向你们表达一番我的虔诚殷勤敬意,无可厚非啊!”石寒装作抱天屈。
“你就是成心的,这世道就是多了像你们这种人,向上谄媚讨好贿赂上官,向下欺压良善,肆虐小民,贪得无厌,才导致民不聊生,天下皆反!”小姑娘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有了一丝激愤的酡红。
这人类社会有人趾高气扬习惯了,有人低三下四习惯了。
就这么过了数百年,所有人都习以为常,甚至认为这样才是原本的社会常态,才是对的。
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是士族自以为是的高高在上优越感,自以为天生高人一等。
无止境的欺虐和搜刮盘剥小民,把百姓当牛马,不顾生民死活,还认为是天经地义。
离了个大谱!
难怪西晋王朝最终成为短命王朝,要被刘渊、石勒之辈教训。
至于自己为何要低三下四,来当面故作亲近讨好他们,这是能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