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美洲日不落 > 第二十八章 清朝事:谈洋务

第二十八章 清朝事:谈洋务

    “今天下之变,皆赖于海贸,海贸又赖于工商,所谓无工不稳,无商不富,虽汉寇伪帝之言,但却乃少有之真言……”

    “如今长毛之贼即剿,余者皆遁逃,所谓天下太平,河清海晏不过如此!!”

    “然天下之变,在实物,在格物,在机器,汉寇之强,洋人火器之精良,盖莫如是……”

    “今鸿章请开建机器局,轮船局,重整海关司,也非私愿,更非他人教唆,凡此种种,皆是心向我大清,为我大清计,为皇帝计,为圣母皇太后计……”

    “若请依鸿章所言,则我大清十年之内,必然大变,不仅民力有所恢复,国力更是十倍于今朝,若是如此,何愁汉寇之忧,洋人袭扰!!”

    广东巡抚李鸿章于同治九年四月上奏“治安书”。

    这篇所谓的治安书,不出意外了成为了当时四月的“宠儿”,只不过这个宠是被“谩骂”“怀疑”包裹的。

    甚至在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旗人看来,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诛心之言,而其中那句有关经济问题的“削减旗丁,以供工商”,更是成为了某些人口中的“汉臣要谋反”的确凿证据。

    也是因为这篇奏安书,让李鸿章的大名传遍了整个神州大地,最开始大家还只是知道有一个叫李鸿章的家伙,第一个攻破了天京城,甚至还第一個杀掉了违逆之首“洪天贵福”,是整个天京之战的大功臣,但是自从这份奏安书发表后,全天下对于李鸿章的看法,基本上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李鸿章此人是“大清祸害”,要早早除掉,甚至在那些人眼中,李贼已经是比曾贼还要难缠的存在,哪怕是那些所谓的“清流”,只要谈起李鸿章,李合肥就是一副此子不得好死的态度,甚至在四月,李鸿章还创下了一月弹劾一百零八的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另一派人则是以左宗棠,以及部分开明旗人贵族在内的支持派,这部分人最核心的大人物,看似是某个叫兰贵的正蓝旗贝勒,其实真正操纵局势的,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鬼子六”恭亲王。

    这部分人之所以要支持李鸿章的“改良计划”,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喜欢变革,多喜欢拯救苍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紧迫感”,而这个紧迫感恰恰就来自他们天天骂作“伪帝”“贼寇”的汉国。

    对于这些有过外部的见识的大人物来说,你要说他们对于外界所发生的变化完全不知道,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甚至他们比一般号称留过洋,喝过洋墨水的激进派,还要激进。

    毕竟知道的越多,越是对那个号称继承“炎黄正统”的大汉帝国更加恐惧。

    事实上对于工业,科学的重要性,他们不是不知道,甚至可以说,从他们在自己家里请洋人教士教授自己和小孩西方知识,就可以知道,这帮被后世骂作“古板”“没有脑子”的大清高层,实际是非常有脑子的。

    而他们之所以变的慢,或者干脆不变,还是因为威胁不够彻底。

    原时空中,所谓的“洋务运动”搞到最后,看起来搞的花团锦簇,但其实上面那些人根本就是糊弄事,亦或是说糊弄洋人,告诉那些对神州不怀好意的洋人,我大清即将雄起,你们都给老子小心一点!!

    但后来的历史证明,洋人是被骗到了,甚至都将大清列入到“列强”行列,亚洲第一大国。

    但是这个所谓的虎皮,终究还是被一群东瀛矮子戳破了,尤其是在那场海战之后,更是将神州拖入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而在那之后,才有了所谓的重建海军,但是也已经为时已晚。

    而在这个时空中,大清朝面临的情况,和原来完全不一样,甚至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

    洋人还是那个贪婪无度的洋人,但态度却不一样了。

    (汉国远东舰队的威慑,以及日本海军的成长)

    而这种态度,自然影响到了一大批大清的上层人物,后来也就发生了所谓的“洋人教士遍布朝野”的事情发生。

    在目前的大清,家里请一个洋人教士,那放在以前那是侮辱先人,蔑视祖宗,但在现在,那就是“与时俱进”“头脑灵活”。

    甚至请的起什么样的洋教士,都成了那些大清权贵攀比的对象。

    甚至在如今的大清朝,连洋人都被分为三六九等。

    第一等的是有学历的洋人,如果有欧洲高等大学毕业证书,那就身价涨了在至少五倍,如果你再有某个大学任教的资格或是经历,那再翻一倍,达到十倍的高度。

    第二等则是那些具有高技术的洋人技术人员,这部分人主要是在兵工厂等早期在咸丰时期建立的洋人小工厂任职,算是清庭比较信任的“洋伙计”。

    甚至在内部还有“洋包衣”的称呼。

    而第三等,则要划分国籍,毕竟不是什么国家的人,都能在咱大清混口饭吃的。

    其中英法为首选,毕竟在如今的大清朝堂,对于“英法”两国的研究,可谓是最深的。

    最明显的就是,当年太平天国还未剿灭的时候,咸丰皇帝就曾给拿破仑三世写信,希望他能够派遣一部分军事顾问来神州,“助情剿贼”,甚至还提出了要购买一千万两的法式武器,组建法式新军的意愿。

    而这些自然得到了当时法国人的热烈响应,拿破仑三世在回信中就将咸丰称为“东方大皇帝”,甚至直接表示,大清朝未来所需,法兰西会竭尽全力帮助,毕竟大家都是文明国家。

    而在这封信背后,则是一个“小小的”通商要求,甚至要求在神州沿海获得一个稳定的常驻港口,哪怕不行,也可以给予一部分通航修整权。

    而咸丰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给出了通商的考虑。

    是的,是考虑,不是同意,可见那个时候的咸丰,还是非常谨慎的,不是拿破仑三世夸几句就会上当。

    至于英国,那就是更是“老朋友”了,整个大清,研究最多的就是大英帝国。

    只不过研究来研究去,都跳不出老一套的想法。

    但是哪怕如此,有关英国的书籍,实际已经堆满了整个紫禁城的书房,但是在民间,却很少见有关于类似“羊吃人”“工业化”“资本”的书籍。

    由此可见,在我大清,有些事,还是要“保守”一点的,要是什么都让天下人知道的一清二楚,那我大清岂不是底裤都要被揭开了。

    而这样的“内看外封”的做法,自然而然带来了一个后果,那就是内部的人对外界的消息一清二楚,而下面的那些人,不能说两眼一抹黑,但也是盲流一级。

    虽然这种情况是大清高层希望看到的,毕竟商君书都说了“民可使不可知”,但是这对于一直要搞工业化,搞变革的那派人来说,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事。

    就像李鸿章在治安书中所说:

    “今天下各国,兴办工业,搞新科技,无不以教育为先,彼辈所闻德意志帝国腓特烈大帝在任时,大力兴办教育之举,方有今日德意志帝国之强盛……”

    “德意志国统一宰相俾斯麦亦言普鲁士的强大,早在小学教师的讲堂就已注定,我国复比昔日普鲁士如何,又比今日之德意志帝国如何??”

    “故臣言,我大清若想顺利兴办工业,改变国运,非得从教育入手不可!!”

    “无教育,不家国!!”

    对于李鸿章这种极力鼓吹“新式教育”的人,自然又是引起了一片“讨伐”,尤其是对于那些信奉“民可使,不可知”的那帮科举制度下的老古董,老封建来说,搞教育,那就是要他们命,更何况还不是代表“正义”的天地君亲师,那就更是有罪了!!

    现在的李鸿章,那是真的“名满天下”,只不过夸的他的人有多少,骂他的只会更多。

    毕竟就连李鸿章自己都说:

    “天下人无不视我为贼,若我真的是贼,左右干到巡抚,捞他个几百上千万两,回老家养老岂不快哉!!”

    ………………………………………

    “咳咳!!”

    “皇帝,该吃饭了!!”

    慈禧威严的声音传来,年岁才十三的小同治皇帝,吓的将手中的“尚书”掉落,连忙跑到那张他讨厌至极的龙凤呈祥桌上享用一盘又一盘只能吃三口的珍馐美味。

    “万岁爷,您请……”

    看着夹进自己碗里的“豆腐”,同治皇帝抬头瞄了一眼正在闭眼享受太监按摩的慈禧太后,随后一口就将碗里的豆腐吞了下去。

    “皇帝,今天书读的怎么样??”

    “啪……”

    刚刚还在吃虾的同治帝,立马放下来手中的筷子,语气恭顺的回答:

    “回禀皇额娘,儿臣今天读了尚书和史记,以及一部分法兰西历史……”

    同治皇帝回答的语气,听起来根本不像皇帝,倒像个伺候慈禧的“下人”。

    “哦,又中又西的,能看的明白吗??”

    慈禧闭着眼睛,说着她其实也看不懂的书。

    “儿臣愚钝,只能看个大概,不及皇额娘慧眼识珠……”

    同治帝卑微的模样,让刚刚睁眼的慈禧大感欣慰,随后语气关爱的说:

    “既然只能看个大概,以后还是要多向师傅们讨教讨教……”

    “这样,以后这个时辰,你就不用来给哀家请安了,还是去读书的好!!”

    “反正我一个老太婆,见不见也无所谓!!”

    慈禧的话听起来很大方,但是已经被磨练了这么几年的同治皇帝,当然明白这只不过是对方的口是心非,所以在第二句说完后,直接跟着回答:

    “皇额娘待儿臣如此之好,每天都要召见儿臣,关心儿臣学业饭食,儿臣,儿臣怎么,怎么舍得舍弃皇额娘……”

    说罢,堂堂大清皇帝,跪在地上“砰砰”的给这位圣母皇太后,不断磕头,一个比一个响。

    “唉!!”

    “可怜天下父母心,哀家也不想将你舍弃,实在是儿大不由娘,这朝中的非议,我一个寡居女人,如何受到了!!”

    “前阵子有个叫白茂才的家伙上的奏折你看了吗??”

    “儿臣看过了,此人居心叵测,依大清律该斩!!”

    同治口中的白茂才,其实就是一个要求慈禧还政于同治皇帝的地方官,此人甚至在书中用“牝鸡司晨”来骂慈禧。

    “哼,这种人天底下,不知道有多少,斩的完吗??”

    “还是说,斩了,他们背后就不骂了??”

    慈禧阴阳怪气的几句话,让刚刚还准备说什么的同治皇帝,瞬间闭上了嘴。

    “皇帝,你说,哀家是不是专权挟持于你了??”

    “还是真像外面说的,伱就是个傀儡??”

    “皇帝……”

    慈禧一声“皇帝”把同治皇帝吓的不敢抬头,只能回答:

    “儿臣年岁尚小,无掌权之意,更何况昔日儿臣的皇位是皇额娘扶上去的,皇额娘给,儿臣就要,皇额娘不给,儿臣也不想……”

    不得不说,这几年在慈禧这里碰过几次壁后,同治皇帝确实成熟了不少。

    “好,有皇帝你这句话就好了,以后再来这种奏折,皇额娘就不看了,全烧了,烧它个一干二净!!”

    “至于那些个乱我母子之情的逆臣,哼,等日后时机一到,通通都要斩首,就在菜市口,哀家到时候,就让他们其中某一个人活下来,然后去给哀家监刑,让天下的那些逆臣知道,什么才是母仪天下!!”

    慈禧的话,就像六月飞雪一样让人惊寒,同治跪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好了,回去歇息吧,哀家也乏了,该休息了……”

    “小德子,送万岁爷回养心殿……”

    “嗻!!”

    戴着红顶,穿着薄青色太监官服的一个面色白皙无须的中年男人,将同治皇帝请回来了养心殿。

    有些昏暗的宫殿里,慈禧靠在软榻之上,整个微微睁眼:

    “把那个治安书拿给我!!”

    “嗻”,又是一声嗻,随后就是一份写着“治安书”三个小楷的奏折送了上来,打开一看,广东巡抚李鸿章六个大字映入眼帘,让人躲不开眼。

    下方还有一枚红色的巡抚大印和军机处的加急标注。

    “哼,天天改良,改良……”

    “我大清要是这么好改,还要你们这帮臣子干嘛??”

    慈禧看着上面,有关于改良的字体,涂了法兰西口红的嘴巴,不断的发出刻薄的质疑。

    “太后您老人家不要生气,这气坏了身子,奴才可担当不起……”

    刚刚回来的小德子,站在身边,拿着拂尘,一副语气细微,一副阉宦小人做派。

    “还是你有心,要是外面那些人,也和你一样就好了……”

    “哀家也就可以在这紫禁城,好好享享清福了!!”

    慈禧看着身边的小德子,发出了满意的笑声。

    “这些都是奴才该做的,奴才这辈子,就是老天派来,伺候太后您的……”

    小德子的话,让慈禧越发满意。

    “对了,最近那个曾国藩有没有出什么事,我听说,有人可是在弹劾他,要让他解散湘军,回家啊!!”

    “太后,这帮人斗的厉害,咱们不如让他们斗一斗,到时候太后再出面,岂不是一举两得!!”

    小德子的话,让慈禧本来还严肃的表情,立马宽和了起来,随后笑指着对方:

    “你小子,可真是哀家肚子里的蛔虫,怎么什么都知道,真是个孽障!!”

    听到那句“孽障”,小德子不仅不害怕,反而笑着回答:

    “太后娘娘说奴才是孽障,奴才不仅认了,奴才还是太后娘娘手底下的孽障,太后娘娘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哈哈……”

    听到这话慈禧,直接大笑了出来,鲜艳的红唇下,是那排略微发黄的牙齿,以及涂抹着厚厚胭脂的白脸蛋。

    笑过之后,慈禧突然表情复杂的说:“你是孽障,那些人可不是啊!!”

    “你说,那些一天天想要变法的,要搞这搞那的,都是些什么人??”

    “他们难道真的不知道咸丰爷是怎么死的吗,还是说,他们已经投靠了汉寇??”

    小德子本来好好的脸色,听到这个敏感的话题,瞬间一变,随后小心翼翼的回答:

    “太后娘娘,那些人也不全是害心,咱们这大清朝,这些年除了打仗,就是打仗,还不容易歇下来,可这汉寇要是再起什么坏心思……”

    “你什么意思,你是说汉寇会打过来??”

    慈禧眉头一皱,语气不善的追问,把小德子吓的只能回答:

    “奴才绝不是这个意思,奴才的意思说,这变法,也是让我大清强大,防患于未然嘛!!”

    “防患于未然……”

    慈禧嘴里喃喃的念叨着这一句话,随后眼神犀利的开口:

    “改良,改良,终究还是要靠信的过的人!!”

    “他李鸿章,能信的过吗??”

    小德子头直接低了下来,不敢直视慈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