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351章 河阳失利

第351章 河阳失利

    安禄山也是懂兵之人,深知安守忠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说出四成胜算,也是极度自信。

    因此安禄山几乎没有犹豫,便道:“朕既然已经用了你,便会全心全意信你,莫说四成胜算,就算只有一成胜算,前方大军朕也交由你统帅。”

    “多谢义父。”安守忠给安禄山行了一礼,进言道:“义父,邺城虽然也是军事重镇,但其重要程度比不过洺州,当年刘黑闼起义后,便是定都洺州,您何不迁到洺州去?”

    安禄山沉吟许久,道:“便依你所言。”

    ……

    李光弼屯兵魏州,一直密切注视安禄山的动向,见安禄山大营北行洺州,立刻发兵阻拦。

    但李光弼刚行军至一半,河南便传去战报,安守忠领大军攻打雍丘,似乎有重下江淮之意。

    这给李光弼整懵了,让李光弼怀疑,安禄山是不是假意北撤。

    与此同时,屯兵洛阳的高仙芝也收到战报。

    高仙芝统领全局,知道李光弼来不及回援江淮,于是分兵救援。

    但是,安守忠打江淮也是虚张声势,在雍丘打了两仗后,便急行军至河阳,对河阳发起猛攻。

    镇守河阳的李承光只有八千兵马,完全顶不住安守军大军的突袭,河阳陷落。

    此战,安守忠先让安禄山北迁,吸引李光弼的注意力,再佯攻江淮,让高仙芝分兵,最后出其不意,取下河阳。

    安守忠利用高超的运动战技巧,在唐军的包围圈里来回穿梭,获得一胜。

    这一胜却至关重要。

    因为河阳在洛阳的北面,占领河阳,进可攻洛阳,退可守邺城,还能与汴州叛军形成掎角之势。

    高仙芝也没想到安守忠会这么打,毕竟安禄山都已经放弃洛阳,准备北撤,哪里想到安守忠竟然还有再进洛阳之意。

    高仙芝震惊之后,一面上书请罪,一面组织军队,准备取回河阳。

    之前安禄山占据洛阳的时候,安守忠便提议,虎牢关已被侵蚀,不宜防守,因此请命翻新河阳城。

    安禄山同意了,安守忠便亲自主持重建。

    经过安守忠先前的改造,如今的河阳分为南北两城,北城在黄河北岸,南城在黄河南岸,南城和北城之间,依托中间的两片沙洲建造浮桥,横贯黄河。

    安守忠以主力屯于北城,让李归仁带偏军屯在南城。

    高仙芝与官军众将定计,兵分两路而出,一路让马璘和李晟带兵三万,出洛阳向东北,用于截断叛军河阳北城与汴州的联系,一路他自己领兵五万,准备先取河阳南城。

    与此同时,高仙芝命人搜罗大量船只,准备对黄河上的浮桥进行火攻。

    安守忠据城坚守,高仙芝便带兵部署到前线。

    高仙芝围城之后,先对安守忠进行劝降,让安守忠进京请罪。

    安守忠不应。

    高仙芝又让李嗣业去南城门前挑衅,叫嚣单挑。

    叛军南城守将李归仁自上次败给李嗣业后,不敢应战。

    但李归仁手下的刘龙仙见李嗣业骂得难听,忍不住出城挑战。

    河阳南城下。

    刘龙仙驾马出城,怒道:“小贼,本将知你骁勇,但本将也不遑多让,今日杀了你,让天下知道谁是第一猛将!”

    李嗣业闻言哈哈一笑,道:“我李嗣业不斩无名之辈,你是谁,报上名来!”

    刘龙仙自以为自己名满天下,却不想李嗣业像是没听过他一般,更加怒不可遏,喝道:“爷乃刘龙仙,记住爷名,黄泉路上阎王问起来,你也好知道是谁杀了伱!”

    喝罢,挥舞长朔向李嗣业杀了过来。

    李嗣业手持陌刀,驾马迎上,两马交错,刘龙仙的人头便滚落在地。

    李嗣业刀指叛军城上,高声道:“还有谁出城迎战!”

    叛军见状皆大骇,李归仁即刻严令紧闭城门,谁也不能出城。

    眼见叛军闭城不出,高仙芝命人在黄河上游点燃五百船只,想让船只顺流而下,烧毁浮桥。

    但安守忠早有准备,在浮桥上方固定了无数长竹竿,船只遇到竹竿,便不能下,与此同时,安守忠还让投石车投石,摧毁火船。

    高仙芝烧桥之计破产。

    一计不成,高仙芝再生一计,让李承光、白孝德佯攻南城,自己率大军渡河,攻打河阳北城。

    但安守忠料到高仙芝的计策,自己亲带精锐,抵抗高仙芝的主力。

    高仙芝是武装泅渡,吃了和郭子仪一样的亏,攻城器械不足,数次攻打北城,皆不能下。

    高仙芝没有办法,只能退回黄河南岸,率主力攻打南城。

    安守忠早在两城之间的沙丘留了预备部队,高仙芝一攻南城,预备部队便全部顶上。

    高仙芝见状,立刻分兵攻打沙丘,试图切断南北两城的联系。

    但是,高仙芝的分兵才到沙丘,安守忠驻守北城的部队便顶了过来,集中北城之兵,击退半渡的官军。

    高仙芝无奈,只能领兵先撤回洛阳。

    河阳之战打了一月,官军损兵一万余,一步不能进。

    高仙芝望河兴叹,上书请罪。

    官军先后经历饶阳之败和河阳之败,士气低落,而叛军接连两胜,士气大增,河北的部分郡县再度骑墙。

    ……

    长安。

    弹劾郭子仪和高仙芝的奏书一封接着一封,不断送到李琩的龙案上。

    封常清看着龙案上的奏书,神色忧虑,但李琩却表情淡定。

    一旁的韦见素进言道:“陛下,郭子仪和高仙芝接连战败,是否撤其职?”

    李琩放下奏书,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若只是一时失利便换将,势必会引起人心震动,军心不稳。”

    “陛下所言极是。”封常清立刻附和李琩,“叛军也是精锐之师,谋逆之初,起兵一个月就能攻下洛阳,如今洛阳收复,河北形势一片大好,岂能因暂时失利,便撤有功之将。”

    韦见素不是不懂李琩和封常清的意思,他只是因为自己是文官领袖,对武将颇为忌惮,因此逮到机会,就要诋毁一波。

    而封常清出身武将,势必要对武将加以维护。

    韦见素接道:“形势也不是一片大好,官军失利之后,河北几郡开始按兵不动,别有图谋者,也进一步虎视眈眈。”

    封常清道:“再不好,也比丢了洛阳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