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春秋霸主,你是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 第七十六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七十六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

    公元前259年、周赧王五十六年、秦昭王四十八年、魏安釐王十八年、齐王建六年、赵孝成王七年、楚考烈王四年、燕喜王一年……

    正月十五这一天,周天子姬延在东都洛阳大宴各路诸侯,群雄纷纷响应,摩拳擦掌,想要在这次天子宴上一展王霸之气。

    大会分为五个阶段:献礼、祭天、叙政、阖飨(听着音乐吃火锅?)、问鼎。

    在所有的诸侯中,只有周天子才有资格祭天,诸侯王们在各自属国最高规格也只是祭祀宗庙,而不能奉天。

    所以来到洛阳参加周天子所率领的祭天活动,也是每一个君王的荣誉。

    只要踏入东宫,无论私下里如何仇深似海,但也必须放下仇恨,携手共商天下大事。

    可是表面的和谐,并不代表矛盾不存在,在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如果只看表象,根本看不出他们正在筹划着将对方的地盘抢回来占为己有。

    尤其到了最后的问鼎,每一个诸侯国家都要献出自己所铸的青铜鼎,以此来彰显代替天子治理地方有功,谁的铜鼎上铭文越多,就说明干的事也多。

    到这时候,那就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了。

    若是看对方不顺眼,君王就会让身边的饱学之士,对对方的鼎文进行评头论足。

    其实就是一场尔虞我诈的辩论会,大会最大的看点也在于此。

    等最后经受过各路诸侯的诘问之后,天子就会为铜鼎附魔,让它作为属国的荣誉勋章,带回都城供奉,供天下万民瞻仰。

    以上所说的也只是潜规则,也有人打破陈规,故意只有花纹没有文字的。

    鼎就一个,一个字都不写,看你拿什么说我。

    当然,铸一个铜鼎的,一看就是三无诸侯——无功无过,最主要还是无钱。

    只要财大气粗,直接铸造满规格的青铜鼎,洋洋洒洒事无巨细,就算诸侯王那年那月放了个屁,他也得给写进去。

    所谓的规格,既是天子九鼎、诸侯七鼎、贵族五鼎、乡士三鼎、士民一鼎。

    根据各自鼎的多少,决定祭祀过后可以吃多少肉食,用多少餐具,这些都是有固定规格的。

    在礼乐声声之中,姬延站在高高的天坛上,仰望展臂望天,撅腚跪拜。下面的七国诸侯率领各自祝工,打着各自的旗帜,也学着天子的姿势跪拜天地。

    在他们身后,众多抬着献祭的牲口和青铜器皿也跪伏一地。

    来到洛阳的赵丹显得很激动,只因今年有两场大胜,使得赵国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好好在各路诸侯面前露露脸。

    “太昌君,待飨宴结束,你可要替我好好羞辱秦国那个马夫。”

    一边跪拜,赵丹还不忘对赵括嘱托,并时不时地瞄一眼旁边的嬴稷以及范雎。

    “放心吧大王,今日谁敢来找我大赵的麻烦,就是自寻死路!”

    闻言赵丹高兴地差点笑出声:“那倒是。”

    天子宴年年有,但像今年这么高规格的还是头一次。

    七国所有国君都到齐了。

    当然,燕国代表方阵显得十分单薄,至于原因嘛,说出来让赵括会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燕国方阵里,全是赵括亲自安排的人马。

    所有和燕王喜沾亲带故的都被赵括杀了个干净,今天来到洛阳的燕国代表队,是由赵牧带领的郡县小吏。

    至于铜鼎,只有一个还没有铭文,献祭的礼品就更不用说了,穷的就差用刍狗代替了。

    赵括偷瞄了一眼楚国方阵,在楚王熊完旁边站的那名白发中年人,正是韩非的仙师,荀况。

    蓦然间,荀况也将目光看向赵括,四目相对的刹那,仿佛整个校场之上,只剩他二人一般。

    艳阳当空,照射在皑皑白雪之上,让赵括感觉十分刺眼。

    “他就是荀况。”

    回过头来,赵括仿佛经过了一场天人交战,额头上似有细密的汗珠涔出。

    从荀况的目光中,赵括竟然发现了无尽的敌意。

    按理说,荀况属于儒家,祖籍也和赵括是同乡,他本不该对赵括有所敌意。

    也许,正是根据赵括变法的种种行为,有些不太赞同吧。

    不过赵括也没再多想,反正今天他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就算是荀况来了,也照样不会手软。

    韩非子站在韩王身侧,努力地对赵括使了个眼色。

    奈何赵括根本就没多看他一眼,只好作罢,静心听起周天子唱念祭文。

    天子者茨,言抽其棘……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一段冗长的祭文唱罢,声乐再起,又是一片五颜六色的肥臀撅起。

    赵括十分服气周朝的礼仪,光是吃饭前的礼仪就要耗费掉大半天的时间。

    也不知道这周天子哪来的力气,可以在斋戒十日后,还能站在台上,按部就班地带领大家祭天。

    这要是搁在赵括的身上,恨不得两句话就开吃,先填饱肚子再说别的。

    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到了飨宴的时刻。

    所谓飨宴,正是周天子用祭祀收下来的牛羊肉招待诸侯的筵席。

    在飨宴中,周人的礼仪内容十分严谨,主要体现在座位次序,列鼎制度,都到了吹毛求疵令人发指的地步。

    周天子会根据诸侯国的领土大小,将各国所属青铜鼎进行排列,再根据铜鼎次序决定接下来的座位排列。

    这些在赵括眼里都是虚的,所以也不打算在这上面争个高低。

    于是便按照主祭的指引,观摩各自铜鼎内食物的烹制过程。

    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赵括后悔了。

    因为挑选食物时,会根据位置先后,而优先挑选最肥硕新鲜的牛羊丢到自己所属的鼎内。

    按照天子的意思,秦国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大哥,他们的铜鼎则放在最前面,具有绝对的优先挑选权。

    于是嬴稷也不客气,吩咐自己带来的祝工,在所有祭品中挑选出了两头最大的牛和羊占为己有。

    接下来便是赵国,赵丹当仁不让地选了也很肥硕的牛羊,让祝工负责肢解,然后再放入鼎中准备添水烧柴。

    不过当赵括看了看眼前铜鼎里分得的羊头后,就差点干呕出声。

    这是什么玩意?还带毛的?

    一个完整的牛头被直接放入鼎中,赵括明明看到,牛头上的卡姿兰大眼睛还在瞪着自己。

    抬头看了一眼,周围人则完全不在意这些细节,赵丹则兴致盎然,指挥着身穿华服的祝工忙碌着。

    赵括最喜欢吃牛肉,但放在平常,牛肉是耕畜,根本吃不到,本以为来参加大典能一饱口福。

    谁想到看到的竟是这样的结果。

    这让人怎么下得去嘴?

    念及此,赵括抬脚就朝秦国的区域走去,也不管嬴稷和范雎诧异的目光,不客气就朝铜鼎内看去。

    此次秦国和赵国带来的牛羊体型都很肥大,唯一的不同便是对皮毛的处理程度。

    赵括一眼就看出,他们所煮的正是赵国处理的那几头牛羊。

    这还了得,他们仗着有优先选择权,就直接忽略了自己进献牛羊的处理工作。

    赵丹不识货,只觉得这个几头牲畜体型也不小,便不去计较那么多,可赵括却有些气不过。

    身处战国乱世,许多地方仍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自然会对吃肉这件事有种天然的包容性。

    在别人眼里带点皮毛这很正常,毕竟只要能把肉煮烂吃进嘴里,有点毛发也是可以容忍的。

    但赵括并不这么想,如今赵国实力雄厚,又在长平之战中狠狠羞辱了秦国,凭什么让一个战败国骑在战胜国的头上?

    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的事,也不知这周赧王是咋想的。

    赵括抬头看看远处高坐的姬延,此刻他正抚着胡须,十分享受地欣赏着华夏一家亲其乐融融的美好场景,于是扭头就迈上了玄阶。

    所有诸侯属臣都在下方忙着分食祭品,祭坛之上只有姬延稳坐上方,在层层玄阶上,旌旗和天子护卫分列两旁。

    赵括一上前,顿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不由地抬起头愣愣地看着那道单薄的身影。

    “君上,他要作甚?”

    范雎连忙问道。

    嬴稷蹙眉摇了摇头:“本王也无从得知。”

    “嘶~他不会是……”

    君臣二人面面相觑,看了看铜鼎,仿佛猜出了一点门道。

    赵丹看见赵括开始向姬延施礼,心知赵括肯定是去为赵国争取什么了,便又将注意力收回到铜鼎中,想着一会该给赵括割牛头的哪一部分比较合适,牛鼻还是牛耳?

    这真的让他很是纠结。

    少倾,就看见赵括拜别了天子,然后满眼含笑地从玄阶上下来。

    赵丹正想对赵括招招手让他过来,却发现赵括一转身竟走向了嬴稷所站立的方向。

    有了刚才赵括无礼举止,嬴稷和范雎都站着没动,也不打算向赵括作揖行礼。

    谁知迎面走来,赵括却一句话都不多说,直接伸手就去拽他们鼎中的牛头。

    “放下,好大的胆子!”

    嬴稷陡然怒喝,一众秦国祝工瞬间就围了上来。

    范雎也怒目而视地低喝道:“敢执我秦国牛耳,你算老几?!”

    赵丹一看,太昌君可真不省心,这大喜的日子,没事去招惹秦国干嘛,于是赶紧挥挥手,带领属下祝工前去帮赵括解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