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21年,周平王五十年,中原暗流方才平息,东海之滨又起波澜。
鲁人众父,即公子豫生父于去岁冬月谢世,此时公子豫正领邾兵三千征战宋境。
因其出使者未获君命,且其时宋鲁正于同盟之期,事后宋公虽未问罪,然鲁公却由此觉得颜面无存忌恨在心。
因此众父葬礼之上鲁公不与小敛,由此警示公子豫以泄私愤。
公子豫虽是心生不满,然事以至此,回鲁讨要说法必是有去无回。
后邾仪父见其领兵有方,便留其于庙堂任职,官居司马权领三军要事。
然地处东海之滨的极人却为众父鸣不平,并檄文声讨鲁公有违礼,行背祖弃宗之举。
鲁人家事,极人另有宗祠,为何檄文声讨,所欲何为?
原是众父生前几翻资助于极,令其度过兵慌灾年。极人感恩戴德,极君更是将其视为邦国再生父母。
檄文传至曲埠,鲁公姬息甚为不悦,夜诏羽父及无骇后宫议事。
君臣礼毕,鲁公发话道:“极人无礼,何以治之?”面显怒色望向阶下二臣。
司徒羽父拱手行礼回道:“弱邦叫嚣强邻,无非后有靠山。臣遣心腹探之,极君近来数访莒境,多献珍宝美人,相处甚密,君上不可不查。此间我若轻动,极人必寻莒相助,急切间难以取胜,如此相持,只是空耗兵粮而以。依臣拙见,当下还当沉心静气,以待良机!”
鲁公姬息听完怒气难消面朝一测,见状司空无骇出而劝到:“极人无礼,我必讨之,只是当下情形纷杂不明,不宜出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下望君上忍下心头怒气再寻战机。眼下还有一事需君上急早决断,西北戎人数次差人入鲁请盟,应允与否还望君上示下!”
堂下文武皆言非战之时,鲁公虽是心中怒火难平,亦只得做罢。
见其言及戎人请盟之时,实则此事鲁公姬息早已知晓,一来极人犯难,二来中原战事频发,便将此事耽搁至今。
如今提及,鲁公姬息便借此下台回道:“戎人镐京之乱,如今提及,列国皆是咬牙切齿,风口浪尖之上,还是不与戎人纠缠为好,以免落人口舌。”
堂下文武二人领命退下,厅外虫鸣戚戚,鲁公独坐案前,弱邻欺上,心烦至甚,无心入眠,随手手翻阅案上竹简竟至天明。
次日,司徒羽父领君命,前往驿站国宾下踏处接见戎人使者,一番客套寒暄之后,羽父宣读君命,婉拒戎人请盟之意。
戎人使者无奈,只得辞行无功而返。
及后一月有余,列国相安无事,至春末,向姜不安莒君粗暴而归向境,打破短暂宁静,东海之滨再起波澜。
莒君莒子闻得向姜出逃,大发雷霆,便吩咐近臣携令入营着司马莒石领兵追赶,誓要拿住向姜严惩,找回所丢颜面。
大夫夫余得获此信,急忙入宫觐见君上。
君前夫余直谏道:“向处入海之滨,掌海运咽喉,多年以来,数次谋划取向,然皆因未出师无民而做罢。今向姜出逃正好落下口实,君上何不放向姜归去,事后君上只需书信一封令其归还向氏,便可不动兵粮文服向人。若是不从,君上便可借机发兵强取向城。如此良机,不可错失,臣请君上下令撤回追缉兵丁!”
听其说完,莒子一拍桌面起身说道:“如此秒计,寡人怎未曾想得,只是莒石得命追赶多时,此时下令怕是难以追回!”
大夫夫余闻得连请莒子速速下令追回缉拿兵士,不可拖延,只要还在莒境便还有转圜余地,良机在前,岂能轻眼观其逝去。
相较莒君,向君此时更是陷入两难境地。
君后出逃,莒君只需出兵缉拿便可。
而君女逃难而归,身为弱邦之君,迎与不迎皆为下策。
迎之获罪强邻惹兵灾,不迎失信于民难以领国。
向君聚众堂前议事,迎与不迎,群臣亦做两派。
文者多言不迎,嫁出之女犹如泼出之水,生死皆由婆家而定,今无故出逃失礼在先,迎之婆家颜面无存,莒人定会借机出兵伐向,弱邦生存已难,安能再受兵乱,是以不迎。
而武者皆言迎之,公主归国并非无故出逃,莒人无礼在先,君女不堪苦难而走,今若不迎,于心何忍,人者,气之存也,失之无可相持,令可站立迎敌,不可屈漆求生,是以君女归国不可不迎。
堂下一片争论之声,争论良久未有结果,群臣纷纷望向堂上向君向颢,只见向颢白须飘动翘首闭目,良久无话。
末了,向颢轻启双目,缓缓站起发话道:“孤之儿女,自有孤疼,大夫溪翀替孤走上一遭,轻架前迎孤女归家。”说罢,缓缓走向后厅。
百官尽皆散去,三五成群各自论说今日之事猜想君上心思。
此时出逃莒后向姜车架拒向境已不过百里,不料追兵渐近,眼看便有被擒之险。
又行的八十余里,距向境仅有一步之遥,而身后追兵至此不过二里路程。
及至向莒边境,二者相距仅有一箭之地。
莒后向姜遥见向地境内一对轻骑快速向其靠拢,向姜亦令掌架兵士加速越过边境。
因之车速过快,道路不平,以致马车失衡,侧翻在地。
向姜重摔落地,幸得侍女护得周全无性命之忧,然则伤势不轻,眼见身后追兵渐至,耳听得为首将士大生喊道:“罪妇休走!”
向姜回头探望,心知情势危急,转而看向边界,向兵亦已距已不过五十余步,莒将司马莒石见向兵赶至,下令停止追缉列阵待敌。
向将溪翀见莒兵停下追赶,亦下令部队严阵以待。
莒石催马向前,大声喊道:“吾乃莒邦司马莒石,今奉君上将令,缉拿出逃妇人向氏!吾主家事,外人切莫插手,免起刀兵!”
见其喊话,溪翀亦走马出阵回道:“莒人家事,自与吾邦无关,然事关君女安危,向氏臣民便难置身事外,今日君女归国醒亲,吾等当护送归国,保其周全!”
见之交涉失败,君命在身不敢有违,莒石当下拔出剑说道:“如此,多说无益!”随即剑锋前指下令兵卒:“拿下罪妇,不辱君命,但有阻拦者,杀!”
一声令下,身后百余骑士人头攒动,走位列阵,乱而有序,持长矛者,催马慢行于前,持弓弩者,掠过主将站列两翼,张弓搭箭瞄向敌军。
莒军摆开阵势,溪翀身为弱邦之臣,然武将血性犹在,面对挑衅,溪翀高举长矛,口中喊道:“护主保境,迎敌!”
身后甲士奔走列阵,盾甲在前,弓手次之,骑兵压后!
一场厮杀一触即然,万钧之极,向姜抽出车佑所配短刃,贴于脖颈横刀胸前,面朝莒石大声骂道:“我自入莒,遭尽欺凌,现视我如物一般,随手赏赐于臣,非向氏不忠,实乃莒子欺人太甚。出逃归家实属无奈之举,今归路被断,唯有一死!”说罢,转身面向溪翀继续说道:“借将军之口,我有一言,有劳带于家父。事由我起,里因由我而终,此生不能膝下尽孝,来生再做父女!”说罢,便要吻颈轻生。
两军将士萃不及防,急忙止军停止前行,幸得随行车夫眼疾手快,一把夺取向姜手中短剑,将其推倒在地。
向将溪翀护主心切,全军压上,莒人莒石君命在身,见其抢人,亦率军攻上。
两队人马即将展开厮杀,莒子使者赶达,马上大喊:“君上有命,放向氏归国!”
莒石停闻,压住部队,上前问清原委,随即鸣金收兵。
见来犯之敌已退,溪翀亦收拢部队,护送向姜回朝。
莒石回朝复命,面君述职,将边境所遇一一言及莒子,大夫夫余在侧闻之,连声道喜:“恭贺君上,大计已成,现下只需遣使者入向,说其交出君后,如若不然,便落口实,其时君上便可出兵入向,向军弱旅,不堪一击,向境乃是囊中之物。”
莒君莒子闻之亦是喜笑颜开,当即令道:“计有尔出,那便有劳大夫入向一走,成此功业!”
大夫夫余领命,领取符文使节,隔日便起程入向。
此时向军向颢亦已与女向姜得见。
向姜半卧病榻之上,手牵向颢,体虚乏力低声说道:“向姜闯下大祸,以至父君陷入两难境地,在莒之时,我本想一死了之,然死前念及父亲养育之恩,死前能见父君一面,死亦无憾,今心愿已了,儿以无牵挂,来日我便起身归莒,以免落人口实,莒人势强,不可与之相争。”
向君向颢听闻,泪湿眼眶,心下感触颇深,手抚向姜额头,安抚道:“汝在此安心养伤,国之大事自有孤处之,汝不必多想。”说罢,吩咐侍女好生看护,随即走出女儿闺房。
出得房门,向君向颢便叫近侍召集文武殿前议事。
平日殿上议事之前,文武私论,议声不断,然今日,及向君向颢上殿,无人说话,一片寂静。
向颢端坐君位,扫视群臣,个个低头不语,心中所求所想似是已有答案,失望所致。
向颢侧目望向殿角问道:“君女平安归来,孤心甚慰,然此举莒人定不会善罢甘休,今日议事有二,一为莒人将有何东向,二是吾等将如何与之应对?卿有良言,尽可言之!”
话音落下,良久无人做声,所谓弱邦无外交,当下正应此理。
向颢虽是冰凉透心,然此亦无怪乎群臣。
见无人答话,向君向颢低头缓缓起身说声:“退!”
正欲离去之际,堂下有人奏道:“臣有一言!”
向颢侧目望去,说话者乃是大夫向章,见君上停下脚步,向章继而说道:“臣冒死直谏,敌强我若,吾等与之相争无异于以卵击石,诚请君上忍痛交还莒后向氏。嫁出之女已是婆家之人,私自归返,已是有错在先。”
向颢火由心生,然大夫一习话语无不句句在理,只得强压怒火问道:“众卿可有异议?”
良久无人出声,向颢接着说道:“孤当思之!”
说罢,拂袖走出大殿。
向君向颢走上城头,心绪难宁,女儿受辱历历在目,断不能再教其返莒,若不如此,则是亲手送其赴死,可怜天下父母心,向颢亦不例外。
然若留其在家,莒人必会起兵伐向,家国难保,更无颜泉下面见先祖。
进退两难,向颢手扶城墙,低头叹息一声,此时正值立春冰融草生之际,城在一片生机盎然只见护城河边杨柳已露新牙,迎向凛冽寒风悠然生长。
见此一幕,向颢心中稍有舒展,抬头望远方,城郭十里开外官道之上,一队轻骑扬起尘埃,领头骑士身背“莒”字令旗,原是莒使夫余抵达。
莒人动作如此迅速,让人手足无措,向颢先是一惊,继而细下思之,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如此,晚来不如早来,思及此心中反而释然,转身吩咐侍从传令依国礼接待使者。
次日,向人庙堂之上,莒使夫余觐见,当先开口说道:“莒后向氏出逃,吾君念其思乡之情,不予追究,放其归乡,今向氏归国以有数日之久,吾君甚为牵挂,特命臣前来接取向后返莒。”
待其说完,向君向颢不置可否,问道:“向姜为何出逃,孤万思不得其解,莒使可否为孤解之?”
夫余见其话中有话,当下谨慎回答道:“向氏为何出逃?君上可问夫人。自古出嫁之女便是婆家之人,今私逃返家已是有错在先,不知君上时能归还夫人,交由在下带?”
向颢听完大怒道:“吾女入莒遭受非人待遇,不堪忍受欺辱,放才出逃,莒使者不问来由,便将罪责强加于向,敢问莒使者,何来如此道理?”
面对向君怒责,莒使夫余全无惧色,随即回道:“如此说来,君上无意归还夫人,明为一女子而与吾邦绝交?未免因小失大!”
不待其说完,向颢斥道:“孤若连儿女都未能护得周全,如何护得向境百姓免遭外人欺压?”
听完,夫余心中了然,向颢已然被其激怒中计,剩下之事只需莒子出兵伐向,如此向地便是囊中之物。
当下拱手一礼说道:“君上心意已定,在下多说无益,告辞!”说罢,转身离去。
待其走出殿堂,大夫向章出而上奏,言道:“敌强我弱,君上切不可如此鲁莽行事,为求向氏庙堂有存,臣请君上退还向氏,国事为重,君上当三思而行!”
向颢反驳道:“向氏吾女,虎毒尚且不食子,孤为其父,何能眼看之走向不归之路。况莒人觊觎向地已不是一两日之久,今日如此咄咄相逼,显是处心积虑为之,孤之女回亦不回,向莒难免一战。孤便是死,亦要咬上莒子一口。自即日起,但有言降者,斩!”
见君上如此说法,百官亦知多说无益,良久无人言语,向颢接着说道:“此战关乎存亡大计,望众卿全力备战!”
还待豪言壮语一番,然与强于己数倍之莒人对战,胜之几率渺茫,向颢无从言起,朝众卿施以一礼,随即走出殿堂。
消息传出,全民备战,整修刀兵器械,加固城墙。
再说夫余回禀莒子,向君拒还向姜,莒子当朝表章夫余大功,随后尽起倾国之兵,莒君莒子亲领,浩浩荡荡开往向地。
一路所向披靡,连下向人数城,不到半月光景,莒军便攻至向都向城城下。
一连数日遣使者及城下递送战书,约期相战。
然向城城头毫无反应,对城下使者不闻不问,莒子无法只得下令军士将书邦于箭头射入城中,又过得一日,向兵仍是据城不出。
莒子又选老弱病残军士百人于城下辱骂叫战,企图激怒向颢,使其领兵出城绝一死战。
又是数日转眼即逝,夫余告知莒子,孤军深入作战,后续粮草供应困难,如此僵持,莒军至多还能撑得十天半月,过后便会陷入进退两难之困境,或进或退需及早大算。
然一路攻城掠地到得向城城下,眼见拔下眼前最后一城,向地以后便属莒地,此时退兵,莒子心下大为不甘,思索再三颁下将令:“三更点兵,五更造饭,天明攻城,大军分为三路,轮番进攻,三日之内,务必拿下向城!”
将令颁下,各军准备,及至天明攻城开始。
左路军率先出击,冲车先行,盾手掩护直取城门,两翼轻步勇士十人一组,或肩抗或手提扶梯一架,冲击城墙守备薄弱处,搭起扶梯强行登城,随后强弩弓手压后,万箭齐发,旨在压制城头守军。
向城守军多日准备,守城器物应俱全,加以向君向颢亲至城头指挥防御,双方激战半日,死伤无数,然莒军终难越雷池半步。
晌午时分,莒君莒子撤出左路攻城部队回营休整,右路接替,采取车轮战法。
然在莒轮番攻击下,向旅无法得到休整与补充,向君向颢城上指挥守城,城下整顿军需,上上下下来回跑动,臣民兵丁无不看在眼里,敬仰之心油然而起,由是士气高涨,无不以一当十拒敌城下。
莒军右路强攻下半日,亦是一无所获,折去人马无数。
激战一天,仍奈何向城不得,莒军士气低迷,及至黄昏时分,莒子下令鸣金收军埋锅造饭,休整兵马以待入夜再战。
敌军轮番攻击之下,向军难以获得有效休整补充,士兵减员巨大,多处城墙险些失守,幸得向颢帅宫中护卫甲士百人应险救场,方保向城无失。
现敌军暂停进攻,士兵得以进食养息,向颢急令军士城内征收夜战火器,并动员城中精壮上城御敌,妇孺老弱多备灭火器物以备不时之需。
及至入夜,莒营火把齐明,莒子轻领中军夜战,誓要攻下向城。
将无偷生之念,士有死战之心,莒君亲征,兵士无不争先杀敌。
莒子令旗一挥,战鼓齐鸣,身后勇士犹如决堤洪水倾泻而下,弓手万箭齐发,一片火雨飞向向城钉于城头。
向颢正于城上巡视,见敌兵来犯,急领军迎敌。
不少火箭飞火城墙,引燃城内民房数处,日间所备灭火什物派上用场,火势得以控制,向颢便能心无旁骛转心于城头杀敌,将之日间所征滚油草车等火器,于城头倾泻而下,一齐用于莒兵,整个向城顿时化成一片火海,城上城下一片哀嚎之声,不绝于耳犹如炼狱。
攻至于半夜,莒军仍未能踏入向城,莒子下令三军分三面围攻。
向兵顿险捉襟见肘,向颢只得下令城中百姓无论老少皆要上城死战,誓要与向城共存亡。
即便如此,亦是险象还生,向颢领护卫百人队各处救急。
双方击战一昼夜,城下以是尸堆如山,城上亦是千疮百孔。
向城头尸横遍地,能作战士兵算上伤员已不到百人,一昼夜激战已是疲惫不堪,横卧城上脚手相枕。
向颢身披战甲满身血污瞭望战城,风吹披风莎莎作响,东方渐白,莒子正于营中整顿兵马以做最后一击,却闻甲士奏报向君城头喊话,邀莒君相谈。
莒子领贴身护卫并骑行于城前,向颢城头言道:“折士无数只为孤之头颅,如此做法问君值否?”
莒子淡笑回道:“尔不西去,向地岂能并入莒籍?为此,莒军将士死亦得其所,有何不值!”
向颢轻言回道:“自古弱肉强食,邦国之间亦不在外,孤败得无话可说,此战只为向国百姓,然今日一战,尔邦将士折其许多,吾邦百姓亦是死伤无数,已是有违孤之初心,今只问尔得向地能否善待城中百姓,幸存士兵可否准许卸甲归田?”
莒子见其如是问已知其有献城之意,于是心诚回道:“孤得空城何用?尔若献城归降,尔所提孤皆可应允,并可做保向地仍由尔官辖。”
待其说完,向颢仰天长笑:“亡国之君岂有言面生存于世,地下还当借由面见向人先祖。尔不负今日所言,孤便可长眠九泉矣!”
莒子与其战之昼夜,对其心生敬意,见其如是说便斩钉截铁回道:“君子一偌,此生不逾!”
向颢收回目光低头轻言道:“如此甚好!”
说罢,抽出配剑自决于城上,城中百姓闻之无不悲痛欲绝。
莒子进城中,谨遵城前之约与民秋毫无犯。
安民抚伤,安置妥当向城事宜已是月后之事,后又令向颢之子原大夫向章为向城令,溪翀辅之治军。
随后便携君后向姜,领军还都莒父。
春秋乱世,此方攻城方停,彼地掠地又起!
极人无礼之举,鲁公姬息始终无法释怀,一直寻机报复,觊觎莒人干涉一筹莫展。
此次莒子亲征向人,为其提供良机,姬息急召大夫羽父及司空无骇商议。
鲁公姬息寝宫,羽父、无骇阶下站立,姬息下问对极之策,问及目前伐极是否得当,羽父出而道:“前者,有莒护之,未敢轻动刀兵,今时局有变,莒子亲征向地,一时难聚兵马助极,此乃伐极之良时也!”
姬息听完面向无骇说道:“司空怎看?”
无骇见问开口回道:“臣以为大夫所言极是,当下伐极甚为恰当,若君上信得臣,臣愿为往之!”
姬息听完大喜,起身双手轻抚无骇双肩笑道:“甚好!如此便有劳司徒,孤在曲沃静候佳音!”
君令颁下,司空无骇亲往军营点兵,出动兵车五百乘,费芩父辅之任副将,领军三千前行补路修桥,无骇亲领大军压后,一行浩浩荡荡开往极城。
极君得信连夜修书莒子,然此时莒子正于向城脚下激战,极候极生无奈只得求助西北戎人。
为确保说动戎人出兵助己,极候极生亲往说之。
到得戎人营帐,极生面对戎主葛里疾抱拳施以一礼,开门见山道:“鲁人恃强凌弱,舍礼出师伐极。极戎远近皆无纷争,可谓世代交好。今极人有难,孤屈下前来求助,望借一兵相助!事后孤应粮草千石,黄金百镒以供军资,望戎主务必应允!”
先前戎人请盟,鲁公拒之,戎主心中甚为不悦,然鲁地皆于中原腹地,出师伐之则有孤军深入之险,经镐京之乱后,中原各诸侯皆起防戎之心,戎人大军出师,必遭群起而攻之。
现极人求助利在眼前,又可伐鲁以出胸中闷气,正中葛里疾下怀,当下便应下极生所求说道:“咱家最很以大欺小者,区区小事包在咱家身上,极候宽心便是!”说罢,便吩咐下属摆上酒食,叫来歌姬邀极生共赏。
两人筹光交错,交战之事早已忘却脑后。
约过半旬,无骇帅军攻至极城,于城外三十里扎营,无骇召众将议事。
中军大帐内,大小将领十余人围聚军案商议明日战斗事宜。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众将商讨多时,至夜方散。
次日,无骇帅兵摆阵极城城外,三百战车齐列身后,缓慢行向极城。
极候极生城上观去,只见战车排列整齐穿过城前土丘,传令骑兵来回穿梭期间。
待到城前一箭之地, 极生出令弓手射住阵脚。
无骇压住大军,上前喊话:“吾乃鲁人无骇,极人无礼奉命伐之,此乃战书,以期城前一战,以决生死!”说罢,将书卷邦于箭头,开弓射向城头。
极生拔下钉于城头之战书,回道:“众父辞世,鲁公不与小殓,此为礼乎?无端出兵吾境,亦为礼乎?孤言之世人所不敢言之言,倒成无礼之举也,理从何来?为彰天道,孤于汝一战,见尔等有来无回!”说完,转身下城,披挂上马,引兵出城迎战。
无骇驻马阵前,只见城门缓缓开启,极生一马当先,引千余甲士鱼贯而出配列阵城前。
因无重型战车冲阵,极生所领皆为长矛盾甲勇士,上阵便取守势排出雁行阵,以城门外中心半圆围之,如此,剩可追之,败可退还城中。
见状,无骇令旗一挥,战鼓齐鸣,首战百辆战车冲阵,人喊马嘶撞向敌阵,激得尘土飞扬。
大军杀将过去,不但未见敌军稳固阵脚以滞敌,反见极生让出阵门,以供战车驱入。
无骇久经沙场,从未见过如此排阵,心知中计,忙令鸣今收军,然为时以晚,百将战车皆以进入极生阵中。
只见阵门缓慢关闭,极生亲自督战加固阵脚。
百余战车于阵内狭小空间之下,无法施展得来,左冲右突皆奈极生人墙不何,自相践踏死伤颇多。
此时极城城门再次开启,戎主领西戎齐兵冲出城外,逢车就毁,见人便杀,顷刻间,阵内百余战车毁于一旦,千余鲁兵无一生还。
无骇欲出兵救之,被费芩父制止道:“将军切勿轻动,今见阵内皆为西戎骑士,敌情不明,不可再遭埋伏,今日且退,待摸清敌情再战不迟。”
无骇咬牙切齿传令大军暂退。
此时极军阵内厮杀亦已战至尾声,阵门渐渐大开,极生满生血污,提矛催马走出阵阵外,望见鲁军败退,举矛大吼一声,戎主葛里疾亦跟随而出,极军士气大振,皆欢呼雀跃。
是夜,极候极生大摆得胜宴席,席间极生受群臣恭贺,得意忘形之际,只字不提戎兵相助之功。
副席戎主葛里疾独坐饮闷酒,几次提及先前求助许下之诺,要求其兑现诺言,支付粮草千担及黄金百镒。
然皆被极生以战事吃紧推之,言之待大战过后加倍奉送。
戎人天性好得眼前之利,奉行踹进口袋方归己有,几次碰壁心生郁闷,只得独坐案前饮酒,寻思日后定叫其后悔当初。
相较极生当殿谈笑风声遍现喜悦之情,鲁军大营则是车马穿行不熄全军备战。
中军大帐中,司空无骇大发雷霆,严斥探马刺探敌情不力,致使今日首战失利,一度要斩杀斥候营主将都茂。
幸得诸将求情,言及大战当前不宜斩将,无骇这才强压怒火饶其性命,责令三日之内查清极人何来援军?主将是为何人?
都茂死里逃生,连忙领命而出。
三日无话,期限已至,都茂军前复命,说道:“属下遣出大批细作,扮做难民潜入极城查探得知,前者毁我百车者乃西戎骑兵,为首主将为葛里疾,为人好得眼前之利,及战前求盟于我者便是此人。吾军临境之时,极候求莒相助不成,便西向入戎借兵,许与粮草千石黄金百镒,葛里疾方才应允出兵。”
听其如是说道,无骇细下思索一番,随即下令鸣鼓聚将。
不多时,一众大大小将领齐聚大帐之中。
无骇令都茂将所得军情复述于诸将。
待其说完,无骇端坐将台问道:“诸位听完,有何良策?”
诸将皆随无骇征战沙场,数次死里逃生,血勇之人,皆言来日列阵厮杀以报首失利之耻。
唯有一人未发一言,无骇望向此人说道:“众将求战,唯有费芩父不置一言,可是另有良策?”
主将有问,费芩父不敢不答,当下回道:“不敢称其良策,方才都茂言道戎主葛里疾为人好得眼前之利,属下思之,吾等可许以钱粮,将其分化离间,若能说其为我所用,极人便可视为无物,日内便可轻下向城!”
无骇听完大喜说道:“即有良策,芩父何不速行之?”
费芩父面露难色回道:“属下数与戎狄交战,吾若前去恐不能成事!”
“如此何人可往?”无骇问道。
费芩父起身拱手应道:“此行非将军莫属!帐下之人皆未识得戎主葛里疾,仅有将军与其有过一面之缘,将军若能成行,此计定成!然身入敌营,则有性命之虞,大军成行,主将万不可有失,由是属下未敢轻言!”
待其说完,无骇一阵爽朗大笑,随后说道:“若如此,老夫去趟戎营有何难哉?军旅之事,芩父犹胜于老夫,老夫离营之日,尔可领吾将事,监领全军!”
无骇如是一说,众将领皆是一惊,当即跪行于地言道:“此事万万不可,军中不可一日无将!”
费芩父更是大声言道:“众将所言极是,将军乃军中顶梁之柱,万不可有失,吾等另寻他策便是,再不济我等舍命强攻,早晚拿下极城!”
无骇面对诸将怒道:“老夫性命便性命,尔等性命便不是性命?此事就此定了,老夫将令,自即日起,令费芩父代老夫之职,三军皆得听其号令,如有不从者,斩!”
无骇颁下将令,众将无法,只得依令行事,费芩父暂领主将之职权领三军。
是夜,司空无骇领随行护卫十骑密行前往戎狄营区,到得辕门之前遭狄戎哨兵拦下。
哨楼小将问道:“来者何人?”
无骇护卫什长回道:“此乃鲁军司空无骇,于尔主故交,今特来拜会,敢快通报!”
哨楼小将听闻鲁将前来,下得哨楼令兵士将其团团围住不得有失,随即翻身上马直奔葛里疾营帐。
时过一刻,戎营哨兵策马奔出辕门,马上喊道:“戎主大帐等候,列位请随我来!”说罢,调转马头奔向营区。
无骇及随从紧随其后,转眼便到戎营中军帐前。
众人下马,由戎兵指引走进帐中。
只见戎主插腰抚案坐于将台之后,未等无骇开口,戎主葛里疾抢先说道:“两军交战,夜入敌营,咱家一声令下便可叫尔等命丧于此,汝就不怕?”
无骇大笑说道:“先不说你我故交,轻易不动杀念。只怕戎主近日祈盼吾等前来拜会亦不好说!”
葛里疾正身问道:“此话何从说来?”
无骇亦收殓面容正色回道:“老夫所知,近来数年间,中原各邦均视戎兵为敌,以秦为首,晋、齐侧应,戎兵孤军无援一路北退,急于寻求盟邦相助,而戎主数入中原寻求无果。今有极人求助,戎主视为契机,出兵中原,至前日首战获胜,庆功宴上极候成救星,戎兵则寸攻未获,极候所许之物亦未奉上,更籍借此获罪强鲁,得不偿失!由此观之,极人于戎主眼中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葛里疾起身来回渡步,听其说完问道:“司空大人深夜拜访,定有良策解之,快快说来!”
无骇从容应道:“此局不难解,难在戎主做何抉择!”
葛里疾申手请道:“能解此窘境,咱家无有不从,司空大人但说无妨!”
无骇当下接道:“戎主愿舍道义,便近鲁反极,若守前盟便与极人同亡!”
葛里疾听完大声笑道:“中原各邦相互攻伐不断,道义二字早已名存实亡。咱家乃外邦族人,中原此套于咱家无用!只是如此于咱家何益!”
无骇细细说来:“鲁乃强邦,极人弱旅,即便戎主相助,极城陷落亦是早晚之事,其时戎主便无中原盟邦,秦、晋、齐三军北上,戎兵虽狠,独臂又能撑持几时?若是戎主反极助鲁则不然,鲁立诸侯百年,势倾中原,若戎主能与吾邦成盟,不强过得一极人弱旅数倍!”
听完,葛里疾为其言语动心,然心中仍有疑惑,于是问道:“仅凭司空大人一己之言,咱家怎知鲁公能应允此次与盟?前者咱家遣人求盟遭拒,咱家可不得不防?”
待其说完,无骇抚掌三下,帐在随从抬进一只榆木大箱,无骇点头示意下翻开箱盖,只见箱中满载金银珠宝珍贵之物,紧接着无骇说道:“此箱珠宝可值黄金千镒,愿献戎主,会盟之事,老夫一人说之不足与信,然老夫可保有生之年,鲁人绝不与戎人为敌,更有老夫可借此戎主助吾攻极一事,极力劝说吾主与之会盟。不知如此可否让戎主安心?”
葛里疾眼盯木箱应道:“有司空一诺,咱家亦可放心,明天咱家便引兵与司空大人合兵一处?”
无骇连连遥手说道:“戎主切不可如此,老夫自有妙计,如戎主信任,便由由老夫差遣如何?”
葛里疾得盟鲁人,又获珠宝重礼物,心中无比兴奋连声应好,叫上酒菜桌案,两方对饮,席间商定排兵要领,饮至五更方散。
东方渐露鱼肚白,司空无骇方才归营,一进军帐便叫鸣鼓聚将。
不多时,以费芩父为首分两列站立,施以军礼,而后两边坐定。
无骇开口说道:“老夫夜入戎营,成功策反戎兵助鲁,午后便可发兵极城。”
众将皆起,同声应道:“愿听将令!”
无骇起身宣道:“老夫将令,费芩父领左军老弱步兵一千首战出击,此战只可败不可胜,务必牵引敌追击百里,老夫引右军于此列阵待敌!其时城内空虚,戎主葛里疾将助老夫一举拿下极城。”
众将齐声应道:“谨遵将令,将军妙计,此战必胜!”
排兵布阵以后,诸将领命而出,各自点兵出营。
时至午后,费芩父引一千残兵列阵极城脚下。
极生于城墙之上观之,随之大笑说道:“无骇匹夫,数百残兵便想攻我城池,孤便叫尔有来无回!”
经上次大胜鲁军,心中便认定鲁军不过如此,此次见来敌尽是老弱残旅,更是没将其放进眼里。
走下城墙,披挂上马领军倾巢而出,并无交代联系戎营出兵侧应。
出城列阵完毕,极候极生提矛勒马阵前喊道:“大胆狂徒,如此弱旅,竟来送死!”
费芩父亦不示弱,战刀前指喊道:“特来取尔性命!”说罢,拍马舞道冲出阵去,身后兵士亦随之冲出。
极生亦不答话挺矛便上前交战。
战不多时,鲁军渐显疲意抵敌不住,费芩父见时机成熟,杀出一条血路,领兵后撤。
极生一时杀红眼,领军一路狂追,追得八十余里。
放眼望去,只见远处无骇领大军直扑过来。
鲁军以逸待劳,极军追敌八十余里体力已是不佳,现见敌军大举扑上,顿时军心涣散士气萎靡。
此时极生方知中计,连忙领军后撤,一路被鲁兵杀死冲散无数。
到得城下,随行兵士已不过百人,此时已被鲁军团团围住,抬头望去,城头遍插戎军旌旗。
极生心知不妙,贴身护卫连连大喊:“极候归来,速开城门!”
良久,葛里疾方从旗后转出身来冲着城下喊道:“极生无义之徒,枉咱家冒死护城,到头寸功未有,所许之物亦未守诺,今咱家顺势而为,已取尔城池多时!”说罢,大手一挥,戎兵短弓朝向城下一顿疾射。
可怜极候极生年少英雄,一朝死于乱箭之下。
极城陷落,极人转归鲁人,先世功业毁于一旦,其后历史便由鲁人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