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承庆朝司功参军崔简挥挥手,示意可以开宴了。
崔简连忙安排人端菜上酒,架火炉子。
今天的宴会主打荤菜暖锅:桌子中央架上一个泥炭炉子,炉中木炭烧得通红,不多时就将锅中高汤烧得开花翻滚,裹挟着高汤中的配料时隐时现,任意夹起一片肉入汤左右刷一下,稍作停顿即可便熟,抄出沾点蘸水入口,再喝一口小酒;又或沾了蘸水包在青菜叶子咬上一口,再喝一口小酒,那滋味不要太爽。士子们打心底感觉喝酒打暖锅在冬季真是一种说不上来的享受。
每张桌子上都摆了四大盘肉食,鹿肉、羊肉、兔子肉与鱼肉,肉切成了薄片,堆在盘中似小山一般,想涮哪种就夹哪种,量不够可以招呼人再添加;酒不够招呼一下就会有人再捧上未开的新酒。不得不说,几个士子读书之余来上一顿暖锅,推杯换盏之间交流最近所学,真心不错。这文会宴真是既能滋补身体、改善生活,又能相互交流学问,惬意得很。
准备这样一桌荤菜暖锅要比一桌宴席要简单省事儿的多,他不需要繁杂的食材备料;也不需要顶级调膳师出手,只要熟稔厨艺的杂工学徒上手就足够了。东家只需要准备新鲜的鹿肉、羊肉和鱼肉以及吊高汤用的鸡,杂工学徒们吊好鸡汤,再将鹿肉、羊肉和鱼肉切成薄片上装到盆里待用。
要知道大唐的主要肉食是羊肉,这放在寻常百姓家一年难得吃不上几顿,像八大世家这样的家族也不是天天能够食用的,都督府今天羊肉食用不尽,再加上堆积如山的鹿肉、兔子肉与新鲜蔬菜,都督府这次的宴会不算是慢待学子。
场中的诸位士子吃得也是相当酣畅淋漓,学问也交流相当尽兴,无人因为坚持己见发生争执,整个院子中的气氛越来越是高涨,最是得意处还有站出来放声纵歌,至于宴会开始前,李元婴和八大家族之间那点小摩擦都被忘记了,抛之脑后。
李元婴、卢承庆和洪州宿老名士一众人边吃边聊,尽兴之处大家举杯共饮,言谈举止恪守礼节。
只有八大家族和廖兰一桌的气氛有些低沉,八大家族的当家人都闷不做声地吃喝,没有人交谈,偶尔有人看向别人,打算说几句,对方也是别过头去不想搭理。
廖兰在一旁看到他们的模样心里乐得不行,你们做得出初一,就不要怪别人做十五。她是武学高手,除了正常练功打熬身体,对于食物的摄入要求比较高,以达到增强气血需求的目的。今天她懒得跟八大家族的拉扯,也不去管其他八个人到底什么态度,看到桌上的食材想吃什么了伸筷子就夹,想喝酒了端起酒碗就饮,别看她给人柔弱妩媚的感觉,吃喝起来那是相当的豪爽。
总体来说,宴会毫无波澜顺利地走向尾声。
酒足饭饱后,士子们都面露满意之色,他们所有人在崔简的引导下来转场到都督府第二层院子。院子里摆满了文人墨客常用的条桌条凳,桌子摆成扇形,围着中央十多张桌上,每张桌子上备有瓜果酒水,桌子旁又安排专人煮茶,宴席完毕,文会要开始了。
李元婴走上前:“洪州城的各位宿老名士,洪州辖区的各位族长以及各位士子请了,某家李元婴,陇右人氏,初入洪州宝地,忝列都督一职,今日特宴请诸位儒林士子共襄儒林要事。经过某家与卢长史日夜商议,又征得江右宿老名士支持,永徽四年开始,洪州辖区的儒林将要有如下三项举措。”
说到这里,李元婴顿了顿,目光扫了一圈在场的人,场中的人鸦雀无声,都兴趣盎然地看向他。
李元婴收回目光,缓声说道:“其一,洪州选士在保留新制的基础上任然沿用旧制,也就是说,除了都督府在辖区择优推荐入朝应试为官之外,各州县的幕僚官属增大自行选用士子为官的比例;且州县为官政绩突出者可以由都督府推荐入朝为官,为我们洪州苦读的士子广开入仕门路。”
李元婴话音刚落,全场一片哗然,场中的士子交相弹冠相庆。大唐士子们早起晚睡,寒窗苦读多年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学而优则仕嘛!为了远赴长安入朝为官嘛!
要知道,科考一事儿自杨隋一朝至当下几十年的发展,朝堂内外科考入仕已经蔚然成风,成为唐人最看重的盛事儿之一,大唐士子们也以科考入仕为荣,尤其近些年,不管是世家大族子弟还是寒门士子对科考入仕趋之若鹜,并且朝廷对科举入仕的官员也颇受重视,无形之中他们的仕途相对畅通得多。诸般光环荣誉下的科考的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不是随便哪个人读几年书、能识文断字就能科考成功的。洪州的推出这一举措既鼓舞了士子们的士气,又切实给予读书人更多机会。这立刻引得多位士子争相站出来高声称赞。
在场家族的当家跟熟知人对视一眼,也满眼火热,增设职位也就意味着他们操纵职位的机会增多了。
宿老名士们也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频频称赞李元婴新推出的举措益处。
卢承庆坐在桌子后面端着茶碗喝了两口茶,放下茶碗,望着场中兴奋的士子们也是有些感慨,读书人听到这种举措多么感激涕零。忽然,他心中一动:江北、蜀中是大唐正州,朝廷的根据地,新政推行地;江南、岭南、十万大山以及西域都是羁縻州,考虑当地的传统与习俗会推行有别于正州的一些旧制,洪州处于羁縻州与正州的过度地带,新制进行的也是相当顺利,再经过若干的年的发展与巩固,羁縻州变成正州,李元婴这时候选择支持旧制选官,无疑是在倒行逆施,其中的利害关系他不是不清楚,难道他这样做是别有用心?又或者用这件吸引人关注?”
看着士子们的热情持续高涨,卢承庆突然想到一种可能,李元婴到任的这些天他们都很忙,他没有深入思考这个事情,只是依照惯性思维简单想了一下,从廖氏商行回衙门的路上李元婴开玩笑的话语让他隐隐感觉有所指,再结合李元婴推出第一个举措后士子们的激烈反应,他想到大汉王朝的推恩令,推恩令一出大汉王朝王侯将相家一片乱象。史学家评价推恩令是古今往来第一阳谋,有效巩固了朝廷统治。李元婴这一手不就是将官位这块肥肉扔到洪州士子们中去,让他们去争抢。无声地告诉他们想要吗?想要就自己来拿!这样一来,洪州辖区的士子都拼尽所能争取职位。他这是要推动洪州士子内斗?想到这,卢承庆禁不住出了一身冷汗。
别人想不到吗?别人也能想得到,只是没有卢承庆这么快!等到别人想到的时候,洪州士子们争夺之势已然大成,变成势不可挡的局面,那个时候,八大世家一样的大家族也不敢直面其樱。
这个李元婴竟然恐怖如斯?
场中声音稍低后,李元婴继续说道:“其二,科举之外,洪州都督府也相应朝廷号召,鼓励一些士子参加书学、算学、律学诸科科举,为朝廷网罗人才。我作为洪州都督,将会以蝴蝶商会的名义出资成立一个画学书院,招收画学士子进行培养。并且每年在辖区众位士子选取十名资质好、家境贫寒的人,免除束脩入学宫学习,一切生活由书院负担。这些士子学成后,可以由洪州府推荐入朝为吏,可以入匠作府供职;也可自谋出路。”
“滕王殿下高义,老朽替洪州士子谢过滕王殿下。”德高望重的宿老闻言激动地站出来,紧走几步转到李元婴身前,一揖到地。
一般来说,各地宿老名士不是穷苦人家,也不是世家大族,又经历过读书的苦楚,更加明白寒门士子的难处,也能看到有志之人扪心入世家大族做幕僚的无奈,更能能够真切看到科举、门荫报国无门的悲惨境地。李元婴这一手助推流外之官的举措,那怕只是表面文章,他们都会感恩不尽,何况他还将自己套牢办学。要知道大唐亲王李元婴的画学造诣可是享誉大唐南北的,他断然不会拿自己的名声开玩笑。
学而优则仕,植根于士子们心底最深处的这一执念,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说起容易,真正做起来那可就是千难万难了,激流中诸般独木舟竞渡,真正能上岸的人在整个儒林中只有很少的一小撮人。
世人只看到科考揭榜之后,长安城朱雀大街上跨马游街的人意气风发,尽情地享受着人们的热情,一时风光无比,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关注到路两边人群中那些学而不优的人何去何从?他们落榜不第无职位可安排,来年再战无望的人只好另寻出路。家境富裕的人尚不为谋生而发愁!那些家境贫寒之人呢?读书十几年下来,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吃不上朝廷的俸禄,他靠什么谋生?他们能做什么?
那个说回家教书办学堂。不及第的人那么多,人人都能办学堂?显然不可能。长此以往,日积月累、落第读书人的谋生成了很多地方官府的一大难题。李元婴这一举措也是相当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问题。洪州士子们的热情更是高涨。
“其三嘛!可是正儿八经地事关科考。我,洪州府大都督,李元婴是打心底希望咱们洪州辖区的士子能够多多科举入仕。”说到这,李元婴故意停顿下来,目光再次扫过诸位士子,看见场中士子各个屏气凝神看向他,目光中闪烁着熊熊火焰,期待着李元婴能公布更好的举措。
李元婴突然微微一笑:“自永徽四年始,朝廷将启用《五经正义》为科考蓝本,明年朝廷就会在各州道大力推广,到时候朝廷会根据道府州不同情制定书籍分发的数额,经过我与卢长史再三商量,洪州都督府决定在朝廷既有的数额基础上,增刊一部分用以奖励官学优秀者与乡贡突出者,借以激励士子读书治学。不但如此,都督府还决定:所有州县官学宫门口立柱雕刻《五经正义》,供天下士子学习抄写。总之一句话,我李元婴和卢长史在任一天,就要保证洪州士子有书可读。另外还有,”讲到这里,李元婴又是一个的停顿,提高嗓音再次说道,“另外还有一个教学相长的小举措,卢长史再三建议添加的,都督府号召诸位学子效仿圣人聚徒讲学,通过官府安排定期去乡村公开讲学,辅助官府广开民智,祛除愚昧,届时都督府会根据讲学多寡分发相应俸禄。”
此言落地,场中的士子们彻底沸腾了,他们纷纷站起身离座,一拥而上,团团围到李元婴跟前来,这可忙坏了司兵参军马骁,指挥士兵阻拦士子激奋围堵,可是士子热情似火拦都拦不住。
在普通老百姓中普遍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穷学文、富学武”。
这句话说的是人要能够安身立命,穷人家的孩子多学文,勒紧裤腰带学出成绩了能出人头地,入朝为官;富家子弟多学武,家里有钱有势,能够请到名师指导,能够有足够的银子支持专心练武,习武有成、上阵杀敌搏取军功。
这句话不全对,也不全错,大部分是对的:现实中习文练武穷富人都有,大势是读书人的人群穷人家占比是绝对的高;再加上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江南之地变成富庶之地,老百姓的生活较之北方人稳定富裕了许多,“仓廪实而知礼节”,普通老百姓希望自家能出读书人,耕读致仕,但是穷人家读书面临的问题也多,较为显著有三:一日三餐;纸笔和有书可读。为了读书出人头地可以一日两餐、一日一餐;买不起纸笔可以用沙、用树枝替代;可是没有书籍就无法替代了,书店里的书只卖不借,找别人借阅?为了前途竞争出人头地又有多少人肯借、愿意借?好多人巴不得读书人越少越好。这样一来,穷人家及第的事情就变得少之又少。有人说穷人家成为名士的人不在少数,比如东汉豫章县名士徐孺子,那可是享誉南北的名士,他尊师重道,辞不就官的故事广为人知。只是纵观历朝历代,如徐孺子一样成功的穷苦士子又有几人?毫不客气地说,屈指可数!
李元婴增刊书籍,立柱刻书无形之中就为读不起书的士子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无形之中扩大了寒门士子的队伍。附加举措又为寒门士子持续读书提供了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寒门士子依然不能出人头地,那只能说尊驾确实是不适合走读书的路子。